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擎天一柱景州塔(外一篇)

擎天一柱景州塔(外一篇)

 

作者:高擁軍

 

我雖生于石家莊,但我的祖籍是河北景縣的。

景縣隸屬于河北省衡水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東部,緊鄰山東省德州市,大運河西岸,地處環京津、環渤海經濟開發地區和京津、石家莊、濟南三角經濟中心地帶,總面積118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50萬左右。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在北京某雜志社做主編時,在一次會議上,我認識了衡水市農工部的耿長,當他得知我是景縣人時,約我一定要回去看看。

那年的秋天,我真的去了衡水、去了景縣,去景縣當要看景州塔了。

景州塔是一座歷史悠久,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建筑物,位于景縣城內,原名“釋迦文舍利寶塔”,簡稱舍利塔,因景縣為原景州所在地,所以,人們通常稱為景州塔。

舍利,佛教稱釋迦牟尼遺體焚燒之后結成珠狀的東西,后來也指德行較高的和尚死后燒剩的骨頭,也叫舍利子。相傳釋迦牟尼火化后,一些國家的國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此塔既名“釋迦文舍利寶塔”,想必與供奉佛舍利有關,可惜沒有文字東西可供考察。

古人曾用“孑然一柱把天擎”來形容景州塔之高大,或站在塔下仰視,或站在塔外遠觀,此塔真如一尊巨柱拔地而起,直插云天,極其宏偉壯觀。

傳說建造此塔時,采用土屯法,塔壘多高,土堆多高,塔建成后,再將屯土運走。

據介紹:景州塔高13層,外形為八面棱錐體,通高63.85米,底層周長50.5米,是一座由磚石結構而成的密檐樓閣式的古塔。塔基由堅固的巨形青石鋪成,塔基下有一深井,實際是地宮,供藏佛骨、佛經、佛像及金銀珠寶之用。

塔體由青磚砌成,塔內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階梯數百階,登階盤旋而上,可達極頂。塔內各層東西南北均有洞戶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繞行于廊內,可通過洞戶遠眺四方。塔頂成葫蘆形,由銅鑄就,高2.05米,葫蘆下有鐵絲網罩,高3.3米。鐵絲網罩與洞戶被天風鼓蕩,作水濤聲,故有“古塔風濤”之稱。須晴日,登至塔頂四望,近在腳下的縣城全貌,遠在三四十里的郊野村莊,均歷歷在目。前人曾有詩說,“絕頂靜觀真景象,卻也身疑在蓬瀛”。

景州塔究竟創建于何時,沒有確切的文字參考。據《景縣志》分析,古塔上曾懸有鐵匾,匾內鑄有齊、隋重修字樣,重修既在齊、隋,其創建年代應早于此,當在北魏時代。按北魏永平年間為公元508—512年的話,此塔大約始建于公元508—512年,距今幾近1500多年。

經歷了千年之久的景州古塔,由于飽經風雨侵蝕,墻檐剝損嚴重,歷代曾數次重修,可見此塔歷史位置之重,文物價值之高。也正由于重修次數繁多,今日高聳之塔,已非當初之貌。從現存的建筑特點、藝術造型及磚石結構等情況分析,此塔應為北宋時代建筑。

景州塔在國內享有盛名,與滄州鐵獅子、趙州大石橋、正定縣隆興寺大銅菩薩齊名,被譽為河北古代四寶之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人合一”話“董子”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廣川(河北景縣廣川鎮大董故莊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

董仲舒出生后的十幾年,漢王朝廢除了秦朝私藏詩書滅門的法令。一些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為了追求功名利祿,于是又埋頭鉆研先秦的諸子學說,進而形成一時的風尚。董仲舒家有大量藏書,因此他從小就潛心鉆研儒家學說。他學習十分刻苦專心,而且一直保持這種精神。

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詔征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主張為武帝所采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后辭職回家,著書寫作。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議,皇帝即會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歷經四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約75歲。

死后得武帝眷顧,被賜葬于長安下馬陵。

 

人物生平

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后辭職回家。

此后,居家著書,朝廷每有大議,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問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詔征求治國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主張。董仲舒認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應該是統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維護了漢武帝的集權統治,為當時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一時的貢獻。

 

董子祠遺址

大董故莊村村東北現有始建于唐朝的董子祠遺址,宋、元、明、清等各朝代名士曾在董子祠留有詩作。1948年,董子祠被拆除。后群眾自發重建了約14平方米的董子祠,遺有《景州重修董子書院記》碑首、龜座殘件等。

2005年10月,來自浙江、山西、河南、廣東、江蘇、福建等省市的數十名董氏后裔共聚廣川鎮,參加董仲舒思想暨董氏淵源研討會,并在董子祠舉行了董氏后裔祭祖儀式。

 

董子文化園

董子文化園包括董子宗祠、董子書院、董子舊宅、董子典故園、董子研究會館、董氏宗親會館、碑林等。董子宗祠正殿、時空臺、董子舍園遺址和董仲舒衣冠冢已完成建設或修繕。

董子文化園采用的是漢式建筑風格,由九部分、七進院組成,全園整體布置為坐北朝南,董子故居、應詔對策、下帷講學、三不窺園、相事驕王、德主刑輔、董子祠--鴻儒殿七進院落構成文化園的主體。該建設項目已被列為省重點文化建設項目。

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統治階級在他的家鄉立祠雕像,從山西運來巨石,聘請丁名工匠。相傳,石頭運到河北棗強縣舊縣村就是運不動了,人們以此當作董子故里,在此建了董子廟,雕刻了一尊石像安放于廟中。

石像位于舊縣村西幾十米處。坐式,雙手捧一笏板,高2.5米,重約4噸。像前左右各有一聾男啞女守侍,廟前有一石碑。像背后刻有:“明萬歷三十六年十月舊縣村施財弟子管正尊韓安輔妻姚氏”。

946年土改時,廟被拆除,石像置于露天。“文革”中“批林批孔”,又被推倒,鼻面和笏板多處被損壞,石碑移到他處。

1982年9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項目。

 

以董子的“大一統”思想為設計理念,以董子文化為底蘊,強力打造融合交通、環境、山水、文化、藝術于一體的現代中式公園,該園綠地面積11.92公頃,綠地率76.74%,綠化覆蓋率77.67%,園內種植雪松、黑松、法桐和榆葉等植被。該園以兩軸、一心、一環、一帶、十個景點的景觀格局,塑造出軸線景觀區、中心廣場娛樂區、動感休閑區、自然山水區、生態森林區五大功能版塊,彰顯穩定的山水格局、積淀的文化印記、藝術的語言表達、活力的動感畫卷、生態的恬靜森林五個設計愿景。該園的設計靈感來自于中國傳統的風水格局“陰陽平衡”。其中“陰”應的是湖面與平地,“陽”則是隆起的山體與林帶。活動場地與水體聚合,人與自然互動,印證董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論。

 

作者簡介:高擁軍,男,1959年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期刊編輯,石家莊人,大學文化(河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筆名:高軍、高仁。(網名:高山大海)

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會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

散文集《美麗的回憶》,書信體散文集《羽高家書》,散文集《笑對人生》,游記散文集《足行山河》及詩集,詞集《夢歌暢吟》,科普集《龜舟搏楫》等。

曾任報刊社編輯,期刊主編,國企宣教處長,學院國學教研員等職。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新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88av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看|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在线看| 国产桃色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爱看精品福利视频观看| 欧美11一12周岁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你懂的免费在线| 有没有毛片网站| 国产国产在线播放你懂的| 久久午夜电影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国| 成人福利小视频|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poren黑人| 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欧美| www.爱爱视频|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av| 知乎的小说哪里可以免费|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xxxcom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五月蜜桃|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在线天堂新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