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柜(外二篇)
作者:羅里寧
我的書柜,藏書不多,書籍以文學為主,也有一點政治社科類的書。我讀書,雖從文學開始,但毛主席的“五二0”聲明發表后,我對美國的政治產生了一點興趣,竟然“研究”起他們的選舉制度來,其時,我還是個初中生。以后買了尼克松一兩本書,對他的《領導人》尤其感興趣。再以后又買了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不過對文學的興趣,還是要大一些,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歐日美文學作品,占據書柜大半的空間。
書柜里還存有一點酒,也從側面印證了藏書不多的說詞。反過來說,也證明存酒不多。我存的酒,不一定是為了喝,或許還有點愛好的成分,且以性價比高為標準,百元上下,濃香醬香清香鳳香,每次買一兩瓶,不敢像某些有錢人那樣,“茅五劍”一件件的買。
我對書和酒都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合自己的口味,不合自己的,多名貴的酒在我這兒都不算什么。
有人說人要有一點高雅的興趣,否則就不值得交往。我的書柜里裝的那些東西,不知道屬不屬于高雅的東西。但愿它們屬于。
再說酒
國人愛面子,不說那許多損人的面子工程,就說酒吧,有段時間,各類酒在包裝上花盡工夫,極盡豪華,以面子作價,面子貴過里子,一瓶酒,價值全在包裝上,酒能好到那兒去?
有個朋友,每次喝酒都會帶一兩瓶那樣的酒,說是人家送領導,領導又送他的。我說你那領導懂個屁,以為包裝豪華,貴的就是好的。好在我一介草民,領導也不怪罪,更無提拔之憂。
酒和領導本就沒有什么必然的關系,但有的領導就好這一口,這一口又和色有必然的關系,于是酒色財氣就迷倒了不少領導。
酒和文人是有關系的,而且關系密切,劉伶就以酒來裝瘋賣傻,躲避領導的迫害;李白的許多好詩都是酒后作出來的;蘇軾最好的作品不是在在朝為官時寫的,而是“下放”后和朋友喝酒時寫出來的。
酒也是一面鏡子,它能折射出人性的本質,不同的人喝,會有不同的效果。有能喝出善來的,也有能喝出惡來的。
作文不好的結果
之所以要作這樣一篇小文,是因為上小學時,班里有位來自于農村的潘姓同學,是個孤兒,生活條件不好,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個“貧困戶”。三年級的那個冬天,班主任叫我捐一件冬衣給他,并在班上搞了個小小的捐贈儀式,讓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冬衣交到這位同學手上。那年代,時興樹典型和“講用”(講解如何學習和運用理論),這樣一個小小的捐贈儀式,讓我充滿榮譽感。班主任想把我樹立為做好人好事的典型,就叫我寫一篇平時怎么活學活用,怎樣做好人好事的報告,然后為同學們去“講用”,我不知道怎么寫,結果就只能一二三的列了幾點做過什么事之類的東西,展不開來寫。班主任看了以后,也不表態,“講用”和做典型這事,也就不了了之?!鞘俏掖松罱咏诳梢援斠换氐湫偷臋C會,卻因為作文不好而失去了。我記住這個教訓,之后就暗下決心,一定好好練習作文,把作文水平再提高一點點,不然再有那樣的機會還不會寫,后悔就來不及了。雖然上高中時從語文老師那兒借過一本《世界文學名著雜談》,上大學時聽過一點大學寫作課,最終還是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暇練習。
在有了一點閑暇以后,才胡亂練習寫點小東西,以彌補作文上的不足,因為這不足是始于小學,所以就不敢把這練習叫做寫作,寫作是作家的事,我不是作家,只是為了彌補作文的不足而去練習,因此就延續學生時代的叫法,把這種練習叫做作文。我的練習也簡單,就是把心里想的,學著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沒想到練習出來的這些小東西,有的竟然還能在一些地方報刊和網絡上發表,這也算是對小時候作文不好的一種彌補吧。
練習出來的這些東西,不知道屬于什么文體,有人說是散文,有人說不是,因為沒有藝術性,應該是隨筆,或者小品文,不過好像,隨筆或者小品文,也在散文的范疇里,就算不在吧,隨筆或者小品文,就沒有藝術性嗎?那么蒙田的隨筆,那么培根的隨筆,那么魯迅的小品文,有沒有藝術性?有人又說了,你不是他們,你是沒有藝術性的那種。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只能硬著頭皮寫下去。因為沒有老師指導,只能依靠生活這位老師。生活當然是很不錯的一位老師,可我卻不是很不錯的一位學生。作文要求多讀書,我做不到,偶爾讀一點,也讀不精,背不下來。作文要求多觀察,多留心各樣的事物,多看看,不要看到一點就寫。我觀察能力有限,只能運用自己親歷的一些事物做素材。作文要求多練習,如老舍先生所說的,從記事練起天天練認真練,“用一個小本子每天記一件事,不要想一鳴驚人。比如說寫信,你寫一封信,就要讓你的朋友看得清楚、明白,看了滿意?!崩仙嵯壬@些話,對于初學寫作的人來說很有幫助。我沒有記日記的習慣,對于每天記一件事這個要求也做不到?,F在不用寫信了,有事在手機屏幕上摁摁手指就可以了,就是這么簡單的事,我也懶得去摁。多讀書、多觀察、多練習,可以說是練習作文的三個要素,這三個要素,我一個都不具備。這樣看來,我的作文與真正意義上的寫作的距離,就可想而知了。
但凡作文者,多有個模仿的過程,先學別人說話,學得多了,才會說自己的話。說自己的話,是對作文者的一個基本的要求。我們看有的文字,不論是敘事抒情,還是議論雜說,洋洋灑灑,堆砌許多華麗的辭藻,可有些字句,我們好像在哪兒見過,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就很難說作者是在說自己的話了。學會說點自己的話,要從讀別人的文章入手,學習不是為了模仿,更不是為了抄襲,趙樹理有句話說得好:“讀別人的文章說自己的話。”他說讀別人的文章,不是為了學別人說話,而是為了學會說自己的話:“譬如,小時候老師教我們讀《莊子》,我們就學到了莊子的句法;讀韓愈的文章,又學到了韓愈的筆法。各種風格的文章都學,久而久之,我們學會了讀別人的文章說自己的話。讀別人的文章固然對自己的說話有關系,可是書讀多了就不會單模仿一個人的話了?!背酥?,下筆時還要看對象,要明確是寫給誰看的,要考慮讀者懂不懂,感不感興趣的問題。趙樹理以歌劇《白毛女》中的唱詞為例:“昨晚爹爹轉回家,心中有事不說話?!边@既不是古體詩,又不是今體詩,而是一種唱詞,是為農民大眾所喜愛的。假如把這兩句話改為古風的體例:“昨宵父歸來,戚然無一語?!鞭r民對這便會感到興趣不大。如果改為洋腔:“啊,昨晚,多么令人愉快的除夕,可是我那與愉快從來沒有緣分,被苦難的命運播弄得終歲得不到慰藉的父親,竟捱到人們快要起床的時候,才無精打采地拖著沉重的腳步踱回家來。從他那死一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有象長江黃河那樣多的心事想向人傾訴,可是他竟是那么的沉默,以至使人在幾步之外,就可以聽到他的脈膊在急劇的跳動著?!边@樣的描寫,雖然沒有超出“昨晚爹爹轉回家,心中有事不說話”的范圍,寫得細致,感情也豐富,可是鄉村里的老頭老太太就聽不懂,就不感興趣。這并不是說這文章不好,而是說它不合對象。
作文不好,還要啰哩啰嗦地亂說一通,說來說去,想要表達的,就是作文這事并不是那么好玩,它甚至還很吃力,還很辛苦,不怪海明威會說,寫作是孤獨的職業呢。呦,又扯到寫作上了。趕緊打住。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