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走近五岳寨(外二篇)

走近五岳寨(外二篇)

 

作者:高擁軍

 

三山五岳是我國的名山大川,三山指: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五岳則是:泰山、衡山、華山、恒山和嵩山。

“五岳歸來不看山”。五岳被稱為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

五岳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恒山奇、嵩山和。

東岳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岳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被視為崇高、神圣的象征,故有“五岳獨尊”之說。“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載流傳。“重于泰山”、“有眼不識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實已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積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南岳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岳圣帝。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總面積640平方千米。

西岳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于華山 。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華山是中華民族的圣山。中華之"華",源于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 ,華山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祗,即西岳華山君神,華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觀日處位于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中國黃河50景"之一。

中岳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圣地。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于天”的名句。

北岳恒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其山脈祖于陰山,發脈于管涔山,止于太行山,東西綿延五百里,共有一百零八峰。恒山主峰天峰嶺位于渾源縣境內,海拔2016.1米,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被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恒山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岳。恒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

“三山五岳”在中國雖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東、西、中三岳都位于黃河岸邊,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

《詩經》中有“泰山巖巖,魯邦所瞻”、“嵩高維岳,駿極于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三山處于南方,相對于中原稍遠,繼五岳之后成名,反映了華夏民族的南向擴展和中原文化的傳播。名山不但成為中華民族成長的見證,自身也融入其中不可分割,被中國人視為家園的重要部分。

三山五岳對于我們,不但有最高的知名度,還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但是,我今天要介紹的“五岳”,雖沒有“三山五岳”那么樣有名,但在華北也小有名氣了,因為它集“五岳”特色于一體,它的名子也是因此而得,它就是太行奇峰“五岳寨”。

五岳寨,旅游區位于河北省靈壽縣西北部山區,南距省會石家莊110公里,北與佛教圣地五臺山隔山相望,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因五座山峰并列聳立,且有“五岳”之特點而得名。屬河北省漫山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含三大景區,360多個景點,高山密林,資源豐富。是集旅游觀光、健身療養、避暑消夏、尋奇涉幽、登山探險、科學考察為一體的高品位、多功能自然風景區。

在地質構造上,五岳寨屬于華北古陸太行山中段東麓,區內廣泛出露中、下元古界變質巖系,其巖性主要五岳寨景點圖為片麻巖、變粒巖、角閃片巖、斑狀花崗巖等。由于新生代喜馬拉雅運動的強烈抬升和差異斷塊活動。造成了低平的華北平原(海拔幾十米)與高聳的太行山的強烈對比,形成了一系列相對高差較大的陡峭山峰,本公園就處在由古老變質巖基礎上發育起來的斷塊中山地區,海拔1000-2150米,由于斷塊構造形成了景區內山地溝深坡陡、山勢雄奇險秀,峽谷多而幽險。

五岳寨主峰呈五峰獨立之勢,如一組巨大的盆景被太行山當胸托起。主峰1946.5米,最低峰亦1880米以上。山勢陡峻、雄險,東南側陡崖壁立,直垂谷地深達數百米。僅十幾平方米的頂峰巖石平臺,三面臨萬丈絕壁、奇險無比。站在峰頂極目四望,蒼茫中天地一色,千山萬嶺盡收眼底,讓人真正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其山形地貌奇特,猴頭峰、石駝峰、鴛鴦石、將軍石等許多山峰奇形怪狀,擬人似獸、栩栩如生。五座山峰危兀并立,高聳入云且形態各異、各具特色,在當地有“小泰山”“小華山”“小衡山”“小嵩山”“小恒山”之稱。僅十幾米的頂峰巖石平臺,三面臨萬丈絕壁,奇險無比,在這里聽松濤、觀日出都是一絕。

七女峰是五岳寨的重要景觀,位于凌霄峽內。

七座山峰一字排列,高低不一,形態各異,如金城鐵五岳寨-七女峰堡,如將軍列陣,如寶劍刺空長纓穿天,但裝扮得滿身碧翠山花星綴,又顯得婀娜多姿,嫵媚可愛。玉皇峰永遠是一幅至五岳寨高無上唯我獨尊的架勢。還有云封霧罩的神龜峰,一峰獨立的南天柱,千丈壁立的白馬崖,都是天生地造,鬼斧神工。且由于風化形成了各種造型的象形山峰,擬人擬獸、栩栩如生。天雞醒日、天馬回首、仙姑歸山、日觀臺、月觀臺等,令人百觀不厭,遐想無限。

位于凌霄峽內的五曲溪,因坡度較小水流非常溫順,加之水源豐沛,蜿蜒曲折,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潭。潭水清澈見底,最好看的便是五個龍潭,姿態不一,形狀多變,雅靜至極。另外還有錦繡瀑、玉簾瀑、琴臺瀑、秀發瀑、龍涎瀑、相思瀑等和洗子潭、積玉潭等諸多清池。

在五岳寨通岳峽內,一條瀑布自峽谷的頂部流淌而下,全長2000余米,分七級八疊,每級有數十米的落差,還有道道彩虹環繞,艷麗非常。該峽谷因直通五岳寨而得名,是沿大斷層裂隙形成的障谷,全長2000米。300米高的懸崖橫空而立,使得峽谷內終日不見陽光,即使悶熱難耐的暑季,中午溫度也超不過19℃,置身其中仿佛進入初春時節。峽谷內除連天飛瀑、洞天險窗、一線天等引人入勝的景觀外,“六月冰”堪稱一絕。冬季全峽封冰,厚盈數米,高達數丈,陽歷6月消蛹未盡。

到了秋天,這里的落葉松、油松比比皆是,觸手可摸。林中還長著杜鵑花、錦袋花、燈籠花、百合花、丁香花、山藥花等灌木,把松海裝點得絢麗多彩。

到五岳寨一游,真的不虛此行。

 

危峰高瞰駝梁山

 

駝梁山,位于山西省五臺及河北省平山、阜平、靈壽四縣的交界處,距石家莊約150公里。駝梁山北距佛教圣地五臺山45公里,南距革命圣地西柏坡75公里,是西柏坡通往五臺山的一條黃金通道。

因這里的山峰造型奇特,山頂恰似駝峰而得名,其最高峰“駝峰”海拔2281米,為河北省五大高峰之一,是一座著名的避暑休閑及旅游勝地,并被命名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景區總面積約165平方公里,以涼爽的氣候而著稱,夏季平均氣溫只有19℃,而且濕度適宜,不潮不燥。由百瀑峽、三疊泉、太行風情谷和中臺山四個景區組成,共計200多個景點,以“涼、靜、野、幽、翠”等特色而著稱……

人們都說駝梁自然風景區風光優美,景色宜人,早就想去游覽,但一直沒能如愿。

夏日的周末,應朋友之邀,我終于抽出時間去游覽駝梁自然風景區了。

 

我們乘車隨旅行團從市區出發,一路向西北行駛,一個多小時后,大巴進入平山縣境界,然后汽車開始沿著崎嶇的山路行駛,大約又過了二個多小時,到達了風景優美的駝梁自然風景區山腳下。

我們在一個農家小院(即農家個體旅館)住下了。

夏日的駝梁綠茸茸,水淋淋,仿佛剛從水中撈出一樣,山含嵐氣,云帶雨露。

一眼望去,云深不見千巖秀,水漲初聞萬壑流。

各處景觀,如三疊瀑、白龍瀑、人字瀑、五指瀑等近百處瀑布,星羅棋布,飄舞在蔥蘢幽深的二十里長峽中,且飛珠濺玉,寒煙凝翠。還有冰泉、龍泉、馬趵泉等數十個清泉,也宛若串串明珠撒落峽中,晶瑩清澈,涸旱不竭,不少游人盡情暢飲。據說,每年都有許多人到這里來旅游、避暑休閑。

來駝梁旅游不僅能充分領略大自然的韻律和景致,盡情體驗典型的太行民俗風情,還可留宿山莊內賓館、高檔別墅或長壽度假村,口味特有的綠色食品莜面、烙餅、大鍋菜。

導游說,這里層巒疊翠,林海濤濤,幽峽如畫,瀑布成群,云海頻出,氣候宜人,萬千景色處處引人入勝。是舉辦居家游、情侶游、科考游、生態游和登山游等避暑覽勝的極佳去處。

晚上,我們還參加了一場篝火晚會,與當地群眾舉行了聯歡。

 

次日清晨,我們便沿著山澗峽谷中崎嶇而陡峭的小路開始登山了。

“尋云陟累榭,隨山望菌閣。”

沿途,我們順著山澗向上攀登。望著山澗下那清澈的小溪,心中產生了絲絲愜意。幽靜的峽谷兩側長滿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據說小溪中那潺潺的清泉水勝似瓊漿,因山間水量充足,各種植物十分茂盛,有挺拔的冷杉,有罕見的白樺林、紅樺林,還有郁郁蔥蔥的馬纓丹、石蒜及玉簪等優質品種。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著這幽靜而美麗的景色,贊嘆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景。

據導游介紹:駝梁山二十里長峽中飄舞著數百條瀑布。正是因駝梁有“一山蒼翠,百溪亂渡,萬瀑齊飛”之譽才在北方景區中獨領風騷。駝梁無處不飛瀑,從谷底到山巔,大大小小的瀑布,如條條白絹飄舞在滿目翠綠的幽峽中。

駝梁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駝梁,盤旋蜿蜒的山徑與水溪相依相伴,游人沿路迤邐而行,潺潺流水聲在山谷中回蕩,不絕于耳,令人振奮。如果喝一口純凈的山泉水,頓覺渾身爽透。尤其是云頂草原的“馬刨泉”,旱不竭,澇不溢,實屬人間稀有。駝梁的水養育了駝梁的綠,駝梁的綠塑了駝梁的水,水中駝梁綠茸茸,水淋淋,濕漉漉,云嵐含雨,風也濕潤,勝過南國水鄉。

 

駝梁山千山披翠,萬瀑齊飛,密林中飄舞著數百條瀑布,千姿百態,飛珠濺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連綿不斷的瀑布構成景區最具特色的景觀。

導游說:在三萬多畝蒼蒼莽莽的原始森林中,林中飛禽鳴叫,野獸出沒,為駝梁平添了不少自然野趣,更為游人提供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駝梁山有680多種植物和100多種野生動物。

云頂草原為平山駝梁山景區獨有,草碧花香,云霧縹緲;茂密的原始森林,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著眾多的野生動物在此棲息。有草兔、蒙古兔、松鼠和其它鼠類28種,此外還有山羊、狗子、野豬、獾、狐貍、狼等野獸。有蒼鷹、山斑鳩、夜鶯、山雀等80多種鳥類。

我們經過近二個小時的跋涉,穿過了道道山澗與溝壑,終于爬上了海拔2000多米“云頂草原”。看到“空中草原”那漫山遍野的花草、馬纓丹及玉簪花時,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眼前剎時一亮,真有一種“云深不見千巖秀,水漲初闖萬壑流”的感覺。

穿過“云頂草原”后,我們又沿山路爬上了海拔2281米的最高峰——“駝峰”。

 

“危峰高瞰駝梁山,路在羊腸第幾盤?”

可能是山勢高、氣壓低的原因,我感到耳膜漲痛發懵,但看到山上的美景,其它的也全然不顧了。

站在高處四處眺望,我的心境赫然明朗,真是“駝梁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啊。只有這時,人們才會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什么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海拔2281米的“駝峰”石碑前面,我們也在爭先恐后地留影拍照。

下山歸來的路上,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我們沿另一條陡峭的小路不停地小跑,穿過了“三疊瀑”和“五指瀑”等景點,一股和栩的涼風撲面吹來,我們感受到了綿綿雨絲輕輕沐浴的無限愜意。每到一個景點我們都被大自然的美妙所折服,那長長的大峽谷中,飛珠濺玉,寒煙凝翠的勝景確實給我們留下了無窮的樂趣。

 

雨中行,樂無窮。正當我們意猶未盡時,卻在不知不覺中走出了峽谷景區。我們不由地駐足回頭望去,那蔥蘢幽深的峽谷、那婷婷玉立的駝峰、那飛流直瀉的瀑布群、以及那開闊的云頂草原,我們有些戀戀不舍了……

 

太行奇山嶂石巖

 

位于太行山中段東麓的嶂石巖,明代剛剛被人發現,很快就被歷史的煙云遮面了,直到近年中國旅游業興起,它才被揭去面紗。

1972年,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郭康,在太行山考察中發現了一種氣勢壯闊的紅崖長墻砂巖地貌,后經多年考察研究,正式將該地貌命名為嶂石巖地貌。

“嶂石巖地貌”有五大特點:丹崖長墻連續不斷、階梯狀陡崖貫穿全境、“Ω”形嶂谷相連成套、棱角鮮明的塊狀結構、溝谷垂直自始至終,并蘊藏著大量奇特的地質、地貌景觀和與之相關的“天人合一”的歷史與地方文化景觀。它與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有本質上的區別。

“嶂石巖地貌”建立了一套獨特的形成與演化模式,豐富了地貌學的內容,開拓了應用地貌學研究領域。

嶂石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與國家地質公園,也是中國地理學家郭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現的。嶂石巖地貌為中國三大旅游砂巖地貌,即:丹崖地貌、張家界地貌與嶂石巖地貌。

嶂石巖地貌是太行山雄險、壯美的典型代表地段。區內高達600多米的三級紅色砂巖大斷崖構成的丹崖絕壁,在嶂石巖一帶南北伸展20多公里,并遠遠延伸而去。

在此大背景下,發育了眾多幽谷深淵、奇峰怪石,獨特的“Ω”型嶂谷——“天下最大的回音壁”入選基尼斯世界記錄。

明代詩人喬宇是這樣贊美嶂石巖的:

“巖半花宮千仞余,遙觀疑是掛空虛。

丹崖翠壁相輝映,縱有王維畫不如。”

明末進士沂水劉應賓則為嶂石巖題字:

“一方絕勝”。

 

盡管嶂石巖就在家門口,卻一直沒有機會去看它的“廬山真貌”。直到2016年秋的一天有外地朋友來石出差,想去附近山里玩玩,這我才有機會帶他們前去,并一睹嶂石巖的風采。

我們是開車去的,路上到了許多高低不同的山峰,千姿百態、形狀各異。

到了嶂石巖,我們乘坐索道,打算先爬主峰。

坐在索道上,看著近在眼前的山峰,真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驚嘆,它和普通的石頭山不同,好像是一層一層砌起來的。

導游說: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大海退去后,就形成了現在的這種結構。

再往遠處看,看到了主峰對面的九女峰,真像被孫悟空施了定身術的九個仙女,我想她們看到眼前的美景,即使孫大圣解了定身術,她們也不想走了吧。

我們下了索道來到半山腰,決定爬上山頂,走了一段兒路,還算平整,我們來到一個小亭子,看見了幾位老人在那休息,老人們說:他們是剛從山頂上下來的,要爬到山頂,還得一個多小時呢,而且,山路很險,很陡峭。

我們開始爬山,這山路還真像老人們所說的那樣,非常陡峭,就像是在懸崖峭壁上鑿了幾個坑,讓你踩著坑往上爬,我們非常享受這刺激的感覺。

終于爬到山頂,向下看去,真是云霧繚繞,簡直是人間仙境,朋友大喊了兩聲,只聽見回聲連綿不斷,太好玩了!

嶂石巖景區主要有黃庵垴(主峰)景區、回音壁景區、凍凌背景區和九女峰景區四部分。嶂石巖是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中部著名的景點回音壁高110米,弧長300余米,弧度255度,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現已載入吉尼斯記錄。

嶂石巖景觀眾主要為“丹崖、碧嶺、奇峰、幽谷”。雄偉的嶂巖三疊,奇秀的九女峰使人嘆為觀止;一線天、三秀峽、槐泉峪、乳泉洞、大天梯等一串串的自然景點令人神往。千年古剎槐泉寺、三棧勝境玉皇廟暨千佛碑、大王臺、義軍寨等人文景觀是尋古探幽的佳地。

1999年12月,建成的中國最大澳門回歸長城紀念碑林,全長1000米,鑲嵌999塊碑,又為景區增添了一大人文景觀。

嶂石巖自然生態良好,山麓、棧頂皆被喬、灌、藤、草所覆蓋。植物計98科654種,是華北地區保護最好、品種最全的“天然植物園”。春日,山桃花、杜鵑花、丁香、玫瑰、山丹、繡線菊滿山滿坡,展蕊怒放;盛夏,郁郁蔥蔥,到處流泉飛瀑,云海、佛光奇異壯美;金秋,層林盡染,五彩繽紛,如火如荼;朔冬,霧松樹掛,玉柯瓊枝,冰柱擎天。

嶂石巖景區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降水量747毫米,平均氣溫11.5°C,最熱月平均氣溫軾22.1°C,暑天至此,既無暑燥之煩,又無蚊叮之苦,盡享清涼爽愉之樂,實為休閑,避暑勝地。

茫茫蒼蒼,綿亙千里的太行山,突出奇構,橫空疊起三層赤壁峰屏,被地質、地理學家命名為嶂石巖地貌。

“嶂石三疊”俗稱“三棧”,為三級陡崖,每層高100—150米,人稱“萬丈紅綾”;南北向綿延達10公里,又被譽為“百里赤壁”。

在兩層陡崖之間,是坡度較緩的平臺,由易于風化的薄層砂巖、頁巖形成天然棧道。其上生有原始次生林,春夏翠綠如碧,深秋則叢林盡染。三疊崖壁,除頂層為石灰巖外,多由紅色石英巖構成。遠遠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畫,甚為壯美。

攀上一線天,峰回路轉,便到了圓通寺的遺址。明代吏部尚書喬宇曾在此題詩:“巖半花宮千仞余,遙觀疑是掛空虛。丹屏翠壁相輝映,縱有王維畫不如。”圓通寺俗稱乳泉寺。寺旁有一天然巖洞,洞頂倒垂的鐘乳石,似人體軀干,其上突出部,酷似少婦豐乳。一線細泉自“乳峰”汩汩下淌,甘甜可口,長年不絕。游人至此,無不引頸啜飲。折過大片叢林,可望極頂了。順著石灰巖的裂隙,在石壁上鑿出了一條“之”字形的梯路,有腳蹬的石砰,手摳的石凹。身懸虎崖上,向下俯瞰可見百丈深淵,向上仰望只見峰聳云天,樺林似海,滿坡野花野果。騁目四望,千峰競秀,萬壑爭流。這里又是觀云海、看日出、賞秋月、覽霧凇、尋野趣的絕妙去處。

翻山之后,可去聽崖。在嶂石巖景區的中部,有一半環形山林景觀。山上石梯蜿蜒,曲徑迂回。山腰處,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回音壁矗立其間。回音壁又稱為回音崖,它高達100米,近乎垂直。弧長300余米,弧度為250度,弧壁表面光滑。若仰天長嘯,或擊掌叩石,則即從另一端傳回酷似原聲數倍的回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仰看回音壁恰似一巨大天井,一股清流自崖頂拋灑而下,似珠落玉盤,颯颯作響,此即“云崖撒珠”。

嶂石巖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據<贊皇縣志>記載,早在宋代這里就建起了深山古剎“槐泉寺”,當時的佛教臨濟宗在此十分興盛。槐泉寺內還保留著周穆王姬滿伐犬戎的“吉日癸巳”刻石,字體蒼勁古樸為研究古文字提供了實物資料。千佛碑共刻有一千多尊佛像,形態迥異。二棧上的圓通寺遺址、三棧上的玉皇廟,清代抗清義軍山寨遺址都是游人們吊古思今的好去處。嶂石巖自然生態良好,是體現“天人合一”境界的理想之地,這里的植物多樣,共分98科654種,是華北地區植被保護最完好的地方,被譽為“燕趙植物寶庫”。

春天杜鵑怒放,漫山遍野;夏日,綠樹隨風,泉流飛濺;金秋,層林盡染,如火如荼;隆冬,玉樹冰河,銀嶺紅崖一派崢嶸氣象。動物更是豐富多樣,僅昆蟲類就達320多種,黃羊、草鹿、山豬、狐貍時常隱現于林間。

嶂石巖可以體會到“層巒疊嶂”的意義。它的山巒成三疊,每一疊都如紅色屏風,高一二百丈,廣數里,石壁光滑如磨,纖草不生,飛鳥難落,猿猴難攀。每兩疊間錯落成平臺,樹茂草豐,呈綠色環帶。春夏秋野花不斷,有野獸幽居,有山鳥筑巢,人可以自由來往,為天然棧道,當地人稱二棧、三棧、頂棧。天下大山,若用“層巒疊嶂”來形容,也許惟此最確。

嶂石巖不獨嶂石恢弘壯麗,且夏日多飛瀑流泉,云騰霧卷,可謂豐富。圓通寺舊址,云崖上有石鐘乳,極像乳頭,乳頭滴水,如露如珠,終歲不斷。最為難得的是,若在夏秋之時登上1774米的主峰,等到下午,如果山下有云霧,西天有紅日,會出現“佛光”現象,人在山頂,影入佛光,無比神奇,無比壯美。由于地形地貌特殊,嶂石巖一帶海市蜃樓現象經常出現,山下樓底村便因此得名。嶂石巖是太行山中最為雄險與靈秀的地段,它以丹立翠橫的偉魄,峻峭挺拔的雄姿,橫空出世,呈現出一派丹崖、碧嶺、奇峰、幽谷等獨特的山岳景觀。

嶂石巖全景區120平方公里,現已開發20多平方公里。其景觀大致可概括為“三棧牽九套,四屏藏八景”。“九套”即連接三棧的九條山谷。“四屏”是指如屏似嶂的山峰隔開的四個景區。三棧四屏、九套八景縱橫相連,120個景觀連珠綴串,迤邐展開。這里是一方登山、聽崖、游壑、觀瀑的絕妙之地。

嶂石巖主峰黃庵垴,海拔1774米。出嶂石巖村,自有小路蜿蜒而上。進八角門,經魔方石,穿甲門即入一線天了。這里兩側危崖聯袂,山勢崢嶸,陡壁間夾成一條狹長的梯道。梯道長150米,垂直高度50米,計有1111級臺階,最窄處僅容一人通過,甚是險峻,是為“小天梯”。若遇云靄天氣,可見奇巖怪石、青藤古樹于云霧中沉浮。站在“小天梯”上向下看,有一種置身于仙境一般的感覺。

 

幽谷尋勝,當去凍凌背峪。山腳下“神龜探海”指路,沿山泉溯流拾級而上,遙見瀑布飛流。順窄陡石階而進,便進入一條峭壑陰森的峽谷,由三道峭壁形成的石門相隔。首道石門寬約35米,威武恢弘。向西仰望,雙峰對峙,狀如欲傾,關山深鎖;向東俯視,門戶洞開,曲谷如畫。三道門中央,是一個500平方米的天然“天井”。其四周,群峰環峙,溝谷縱橫,步換景移,令人遐思。

 

“玉瀑落湖”便是此峪一絕。一條瀑布,自800多米的崖頂以350米的落差凌空跌落,形成一條寬約3米、高為30米的水簾,而后順著十七八米高的崖壁瀉入湖中。湖面長約30米,寬約25米,湖水碧綠深邃,目不見底。水簾后有廟,廟中供有龍王。游人可至廟前,近觀瀑布,且觸手可及。泉源海拔1403米,泉水常年不涸。入冬,瀑水自崖頂結冰掛凌,不斷下垂,崖下冰柱漸長,最后連成一體,結成30米高,平均直徑5米左右的凍凌玉柱。其周圍因泉水不斷下瀉,而凝成結構奇特的無數天然冰雕,晶瑩剔透,千姿百態。

嶂石巖風景區野趣盎然。這里的植物很多:核桃、漆樹、杜鵑、蕨菜遍布山間。天麻、人參、柴胡、何首烏、刺五加等珍貴中藥材亦多有出產。黃羊、草鹿、山豬、松鼠、狐貍、雉雞、黑鸛等獸禽常隱現于林間崖頭。

我們在山頂休息了一會,朋友說要下山,說要走下去,不再座索道,要欣賞更多的美景。

走在山間的小路上,小蟲在草叢里彈奏著樂曲,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的唱著歌,路邊還有許多漂亮的小野花,還時不時的有幾只花蝴蝶在我們周圍飛來飛去,別提多美了。

下山的路也有許多驚險刺激的路段,走過后,再抬頭望去,根本看不到你走過的路。

我們一家一邊欣賞著風景,一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走下山來......

 

作者簡介

高擁軍,男,1959年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期刊編輯,石家莊人,大學文化(河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筆名:高軍、高仁。(網名:高山大海)

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會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

散文集《美麗的回憶》,書信體散文集《羽高家書》,散文集《笑對人生》,游記散文集《足行山河》及詩集,詞集《夢歌暢吟》,科普集《龜舟搏楫》等。

曾任報刊社編輯,期刊主編,國企宣教處長,學院國學教研員等職。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新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换配乱吟粗大SNS84O| 国产高清天干天天美女|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在线视频网址免费播放| 免费日本黄色片|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久久99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青青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看视频| 有坂深雪初尝黑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h在线观看免费| 特级毛片A级毛片100免费播放| 日本道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成人h在线播放| 免费看黄a级毛片| a级**毛片看久久|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AV| 91麻豆爱豆果冻天美星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日韩伦理片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啊哈~在加了一根手指|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国产精品你懂得|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日本护士69xxxx免费|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