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生日
作者:楊遠新
作者父親楊先德50歲留影
近十年來,每逢農歷十月初七這個日子,我的心就像漲潮的大海,涌動的全是對父親的愧疚之情。按我老家西洞庭湖三千年形成的規矩,父母年滿50、60、70歲的生日,做子女的都要舉行熱熱鬧鬧的慶祝儀式,張燈結彩,大宴賓朋。除此,還有一個特別的講究,那就是祝七,不祝八。即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歲生日,必須舉行盛大的慶壽活動。但是八十歲生日則不能。那是要折壽的。其原因也沒有人能說得清。過了八十歲,每一個生日都必須慶祝。那些年,無論我家的經濟狀況,還是父親在本地的人脈,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然而,每次提出給父親舉辦慶壽活動,他都堅決不同意,總是說:“只要家里日子和順,天天都是過生日。”家里人都不贊同他的觀點,唯有我站出來,做了他的同盟軍。這樣,他的每個生日都過得平淡無奇。唯有他的兒女和他的兄弟姐妹、連襟,圍坐在一起,吃一頓生日飯。連左鄰右舍也不驚動。而我和妻子,還很少到場,因為其中有個特殊情況。我岳父是十月初四的生日。我們受上班制約,每次請兩天假,十月初四先給岳父祝賀生日,十月初五再行幾十里,給父親提前行過生日禮,就得趕回單位上班。數年均是如此。
唯有一次不同。那年,我下派寧鄉縣任職,剛進入農歷十月,霜凍比往年嚴重。我便購買了400斤優質木炭,這在洞庭湖邊是很難買到的,而在有著煤炭和木炭之鄉美譽的寧鄉,則是比較容易的。農歷十月初四岳父生日,我請了一天假,從寧鄉出發,這與從長沙出發,路程近了45公里。那天,平日里塞車十分嚴重的319國道,破例如流云一般暢通。我十點多就到了老渡口老家,父親正獨自在院子里忙碌。母親進縣城給兩個弟弟帶孩子去了,管理竹園、果園、菜園、魚池和幾畝責任田的任務,全部壓在了父親肩上。我覺得他的日子過得很孤苦,再想到他三天之后獨自過生日,于是就安慰他:“姐姐姐夫要搶收晚稻,兩個弟弟弟媳都要上班,母親也不能放下孫子不管,都不能回來與你一起過生日。你就自己做點好吃的吧!”他笑著說:“你們工作好,身體好,比我吃什么都要好。”我把200斤木炭搬下車,對他說:“伯伯,這是我和雙娥、一萌給你的生日禮物。”他沒有像往年那樣,看到花錢買的生日禮品就責怪我,而是樂呵呵地說:“有了這個就好,今年手腳就不得生凍窩子了。”他問:“給你仗人老買了嗎?”我指了指車上,對他說:“你倆都一樣,誰也不多,誰也不少。”他說:“一碗水端平。這樣就好。”我塞給他1000塊錢,他高低不肯接收,說:“你的孝心到了。我不收,比收了更高興。”他對我催促道:“看樣子,你今天是要回寧鄉的。我這里莫停久了,趕快進縣城,陪你仗人老吃中飯。”
父親歷來對自己的生日看得很平淡,而對家里人的生日,無不放在心上。他有一個專用的小紅本,上面記載著他的父母、岳父母,他的弟弟妹妹、弟媳妹夫、他的三個姨妹和三個連襟等人的生日。無論其中誰過生日,他都會及時送上祝福。這些人中,他還有突出的重點。我的大叔叔楊先權于1986年患晚期血吸蟲病,不幸英年早逝,留下嬸嬸和堂弟遠忠、堂妹遠枝、遠喜。每當他們過生日,我父親不是上門送祝福,就是電話送祝福。那年嬸嬸60歲生日,父親提前打電話到長沙,叮囑我們再忙也要擠出時間,趕到常德,給嬸嬸慶賀60大壽。
作者與父母和妻兒在老家合影
這點,我堂弟遠忠感觸最為深切。我父親去世之際,我倆一起守孝時,他眼含熱淚對我說:“我每年過生日,接到的第一個祝福電話就是伯伯的。自我從部隊轉業到地方的這二十多年里,年年如此。這是任何人都難以做到的。伯伯走了,我以后過生日,再也享受不到這個特殊待遇了。”
父親不僅對親人的生日十分看重,對生產隊里孤寡老人和五保戶的生日,無一不是放在心上。他擔任生產隊長時如此,他擔任生產隊保管員時亦如此,他上了年紀,什么職務都不擔任了,只是人民公社的一名普通社員時,仍然如此。隊上有一位被大家稱之為“大社員”的人,向來不服從管理,曾給父親出過很多難題,全隊社員都對他敬而遠之,用眾人的話說:“撿螺螄都隔他三坵田。”他也明白這一點,自嘲:“我自己喜歡自己還有多的。”他與親生父親碰破臉,也不打個招呼,視同陌生人。那是因為他年輕時,一次父母發生爭執,這本是平常事,他卻偏向母親,從父親的木工箱里拔出一把鋒利的斧頭,對準父親的右肩,手起斧落,不僅險些要了父親的性命,還把父親趕出了家門。后來,他把任勞任怨的堂客趕走了,把三個標標致致的兒子趕走了。他家那棟五柱五騎、四縫三間加橫屋的木板瓦房,就剩下他一人獨自享用。他索性把主屋賣掉,只留下橫屋,換來的錢存進農村信用社,憑利息收入過快活日子。俗話說坐吃山空,他步入老年,本錢和利息所剩無幾,日子過得很凄苦。我父親一直把他的生日放在心上,每到那天,天剛睜眼,他就會采了自家菜園的蔬菜,摘了自家果園的水果,撈了自家魚池的魚兒,搶在早飯前送上門,祝福他生日快樂。
父親離世后的這十一年間,我每每想到這些,總覺慚愧萬分。這種時候,我也寬慰自己,正因為父親從不看重自己的生日,而把他人的生日看得很重,年輕時身體多病的他,步入老年,身體反倒越來越結實,活到了86歲高齡。他的長壽,是他用德,用善,用無私換來的。
父親如果能活到今天,那該多好啊!今天是他96歲生日!
2023年11月16日于18195號
作者簡介:楊遠新,湖南漢壽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湖南省公安廳高級一級警長、三級警監。出版有18卷本《楊遠新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春柳湖》(全四部)《愛海恨涯》《紅顏貪官》《百變神探》,兒童長篇小說《歡笑的碧蓮河》《險走洞庭湖》《霧過洞庭湖》《孤膽邱克》,長篇報告文學《內地刑警與香港警方聯合大行動》《創造奇跡的人們》《奇人帥孟奇》《縣委書記的15個日日夜夜》,作品曾獲國家圖書獎、公安部金盾文學獎、湖南首屆文藝創作獎、湖南首屆兒童文學獎等。散文《我的祖母》被編入大學教材。《春柳湖》(全四部)入圍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