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軍旗升起的地方(外三篇)

軍旗升起的地方(外三篇)

 

作者:高擁軍

 

每逢“八一”,我就會想起軍旗,想起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

2004年11月11日,公司組織優秀復轉軍人到南昌參觀“軍旗升起的地方”和“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我作為“源泉”報的隨行記者,再一次去了南昌。

南昌,我曾去過兩次了,記得幾年前第一次去時,那是七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天氣悶熱,我在“南昌起義紀念館”門前的臺階旁,等待著開館。我的腦海中不由地映現出關于南昌起義的一切。早在讀小學、中學時我就學習過有關“八一”南昌起義的篇章,特別是看了“南昌起義”的電影后,我心中更是有一種強烈的渴望,要親眼看一看南昌起義的史跡,看一看“軍旗升起的地方”。盡管我這是第三次來這里了,但每次我都有新的感受。

紀念館門首懸掛著陳毅手書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鎏金橫匾,在烈日映照下閃著熠熠光彩。從門口向里望去,紀念館的主建筑呈“山”字形地聳立著,顯得莊重肅穆。在樓頂的旗桿上,高高飄揚著一面紅底金星、繡有“八一”兩字的軍旗。

這座號稱五層樓的建筑(四層樓加屋頂的小樓),在如今看來平常得很,但在南昌起義當年卻是南昌城里最高大、雄偉的建筑了,當時叫“江西大旅社”,本是政客名人商賈云集之處。1927年7月下旬,起義部隊到南昌,包租下這個旅社,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為委員的中國共產黨前敵委員會。江西大旅社成為領導起義的指揮中心。8月1日凌晨2時,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南昌起義爆發了,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近萬人,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南昌起義的一聲槍響,使這里成了中國革命軍隊的誕生地,成了“軍旗升起的地方”。

當我走在紅漆的樓梯上時,心里升起一種異樣激動的心情,我仿佛覺得自己是在踏著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惲代英、澎湃等英雄的腳步向上走去。大樓的二三層,辟為四個陳列室和一個題詞紀念室,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圖表、照片、文物以及參加南昌起義的老同志題詞,生動地再現了南昌起義的光輝歷史篇章。

在這里,我看到了恢復原貌的南昌起義時的會議大廳、南昌起義總指揮周恩來的辦公室和軍事參謀團辦公室等,還看到了起義時朱德使用過的駁殼槍,那槍上還刻著“朱德自用”的字樣,看到了南昌起義時賀龍使用過的金色懷表,看到了南昌起義軍的軍帽、軍服和紅領帶,看到了南昌起義軍使用的馬燈、手電筒和夜戰識別標記的白毛巾……還有很多舊照片,把敵我雙方的駐軍之處,激烈爭奪的重要據點等等都還了歷史的本來面目。我仿佛看到了英雄們躍馬橫槍的英武形象,仿佛聽到了清脆的槍聲在暗夜中響起,仿佛感覺到了大地的震動和歷史的回音……

我又來到雄偉的南昌起義紀念塔前瞻仰,紀念塔為長方體,近五十米高。正面是葉劍英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九個銅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義簡介”花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義”、“攻打敵營”、“歡呼勝利”三幅大型花崗巖石雕。塔身兩側各有一排翼墻,嵌有青松和萬年青環抱的中國工農紅軍旗徽浮雕。塔頂由直立的花崗石雕步槍和用紅色花崗石拼貼的“八一”軍旗組成。

1927年8月1日,人民軍隊從這天起,就將自己置身于黨的領導之下,將“人民”兩個大字寫在自己的旗幟上。77年來,人民軍隊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準則。戰爭年代,人民軍隊在黨的領導下,不怕犧牲,前赴后繼,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為創建人民共和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軍隊在黨的領導下,勝利地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和多次邊境防御作戰,捍衛了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尊嚴。在新的歷史時期,人民軍隊又不斷加強自身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出色地履行著保衛人民的和平,維護國家安全統一,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重要保障的歷史使命。

是的,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一個鞏固的國防,一支強大的軍隊,始終是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寧幸福的可靠保證。

每當我站在這紀念塔前,我都會熱血沸騰的,當年英雄們的英姿像電影一樣在我的眼前飛掠而過,激勵著我們繼承先輩的革命志向,去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巍巍井岡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兒時我就讀過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詩詞,老師與父輩們告訴我,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燎原的星星之火,是革命的圣地,我從小就向往井岡山。

2004年11月11日,我隨公司優秀復轉軍人去井岡山參觀。當我真正踏上這片紅色而古老的土地,第一次與革命搖籃、革命圣地面對面地接觸時,我內心留戀的不止是她迷人的自然風光,更多的是被她深重的歷史淵源所折服,為曾經在這里的戰斗過的革命先烈所鑄就的井岡山精神而震撼。

我們是開車從石家莊上高速公路向南行駛的。汽車奔馳在綿延的高速公路上,透過車窗,我深切地感到了江西紅土地的清爽和神奇。仿佛空氣中也摻上了甜香的分子,這不是單純的松香,不是單一的闊葉林的青色葉片散發出的氣息,也不是滿山碧透的竹林的清香,是所有植物葉子散出的香甜氣息的有機融合。

這時,有人輕聲吟起了毛主席1965年重上井岡山時寫下的《水調歌頭》中的詞句:“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井岡山的山不知被多少文人墨客贊美過,而井岡山的水卻默默無聞,其實,這兒的清泉瀑布隨處可見,如絲如帶,繚繞林間,常常是和飄泊的煙云結伴同行。特別是井岡山有名的五龍潭,掩映在峽谷叢林之間,下不見底、上入云端,五龍潭的五大瀑布中尤以青龍飛瀑最為壯觀,白龍瀑最為秀麗。五條瀑布如丈丈白緞飄舞,聲貌動人,聲如珠落玉盤、或如戰鼓隆隆,或淙淙、或叮咚,貌如婀娜多姿的少女、或如迸發四濺的珍珠,如綢緞、如彩虹。流水撞擊在巖石上,薄霧彌散,人沐浴在霏霏雨霧中,頓覺清涼,又如同籠上了清澄透明的面紗。

在黃洋界觀云海,可謂既奇又壯。碰上陰雨天氣,可觀數十里的大云海。有時茫茫無際,猶如波濤萬里的大海;有時云霧在山頭繚繞,在山谷中翻騰,座座峰巒,似星島,又似航船;有時云霧蜂擁而至,又突然跌落深谷,形成洶涌的瀑布云;有時朵朵白云輕輕飄拂,仿佛孤帆遠影。這些變幻莫測的奇景,非身臨其境不能領略其奧妙。

井岡山不僅地勢險峻,崖路崎嶇,而且溪流密布。這些溪流有的急湍而下,有的依山縈繞,有的卻飛流成瀑,給壯麗的井岡山增添了無限風光。這里林竹茂密,花木繁多,不僅有千山樹,萬山水,走路不見天的片片山林,漫山遍野還有郁郁蒼蒼的井岡翠竹和杜鵑,為多姿的井岡更添風采。

正是井岡山獨特的自然條件成就了光輝的革命歷史,形成了崇高的井岡山精神。在毛主席故居,我們重溫了那段歷史,在革命最黑暗的時刻,有些同志開始動搖了,對革命的前途有點懷疑了:革命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在這種關系到革命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毛澤東同志力挽狂瀾,憤然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名篇,用自己那堅定的信念來感染革命戰士、來保存革命火種。

這種信念對當時的革命是寶,對當今來說也同樣是寶。在知識已成為經濟的當今,我們每個人都在為獲取更多的知識而努力,都深知一旦與當今日新月異的知識相脫軌,就會落伍,就會被淘汰。然而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一旦我們喪失了學習的精神,庸俗了做人的信念,我們受到的就不只是落伍和下崗,而是墮落與迷茫。

一個人的信念問題,說到底就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我們要想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就必須擁有堅定的信念,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日趨激烈的時期,社會的誘惑也對我們青年來講實在太大,但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樹立正確的信念,在自己的崗位,兢兢業業、努力工作。

在井岡山,無論是哪一處革命遺跡都可以見到刻有井岡山精神的碑文,“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井岡山精神不僅是革命勝利的保證,也是新時代精神的延續。

通過這次參觀,我們的思想受到了的洗禮,大家深深體會到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鋒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偉大的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航天精神...... 所有這些都使我們更加堅定了努力學習,自動自發地工作及報效祖國的決心。

井岡山有永不消退的記憶,井岡山有著永不磨滅的情感,從叱詫風云的成人到肩披紅領巾的少年,從征戰沙場的將軍到剛剛穿上軍裝的士兵,都曾千百次的在井岡山尋根。因此,“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應該代代相傳。

 

言忠信,行篤敬

 

曾看過一篇文章,很有意思,文章中有這么幾句:

問:“人為什么會長兩只眼睛?

答:那是要平衡景深,看清楚遠近層次。”

又問:“人為什么有一對耳朵?

答:用以聆聽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

……

沒錯,人用兩條腿走路,一雙手臂交替性地擺動,是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一旦失衡,便禍事叢生;人只有一個腦袋,很容易偏向一面,失去客觀;人只有一張嘴,說話也常表達一個觀點,正因為如此,所以必須慎言。

有人喜歡饒舌,但也有人習慣于慎言。饒舌的人常常會吃虧;慎言的人,不容易受到傷害。

漢語言是所有語言中最豐富的語言,有嘮叨,有危言,有狡辯,有貧嘴,有妄言,有綺語,有惡口,有胡說,有冷語,有爭議……

現實生活中,許多因詞不達意、語言尖刻抑或“刀子嘴豆腐心”而惹人生厭者比比皆是。正所謂“片言之誤,可以啟萬口之譏”。激昂慷慨,言人所不敢言,對方自會發生辛辣的反應;陳義晦澀,言辭拙訥,對方自會發生苦澀反應;一味訴苦,到處乞憐,對方自會發生寒酸反應;好放冷箭,傷人為愉,傷人越甚,越以為快,對方自會發生創痛的反應。有人把語言形容成刀劍一樣,所以,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上,人們不得不處處慎言。

據記載:孔子是一個非常慎言的人,他待人誠懇恭謙,看起來好像不擅言辭,但在公開場合里,他說話又非常的能言善辯。所以,孔子一直在陳說一個道理:“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語言,通常是說給別人聽的,所以,話一說出來就要對別人甚至對社會產生影響。因此,佛教倡導的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我國的儒家學說和西方的基督教教義中,都有很詳細的論述。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家語》中所說的金人了,他的嘴巴上粘著三道封條,因此,被孔子贊為:“此古之慎言人也”。

思想須經深思熟慮方能深邃,語言須經千錘百煉方能驚人。語言是表達思想和意愿的工具,但有些人卻因為口無遮欄而變得淺薄。而淺薄之人,思想必多平庸,語言亦必寡味。賈島驢背上的“推”“敲”,之所以能成為文史上的佳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經過了深思熟慮。

當然,一般人言語不慎,其影響還不致太大,但是如果負有一定的責任,甚或負有領導一個地區和部門的大責任,說話就應該更加謹慎,做到三思而后言了。因說話不慎而誤國誤民,甚至遭滅國之禍的事例,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亂之所生,則言語以為階。”這話早在《周易》上就寫得明明白白。須知“一言成屙”,話既說出來,要挽回是很難的。

言語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流露。俗話說,什么人說什么話,這是一點不錯的。有些人為了把他的內心世界掩蓋起來,說話時確實經過了反復的盤算,但是絕難做到一點不露痕跡。所以要做到慎言,必須首先要做到心地純正,胸懷坦蕩,實事求是,與人為善,這是很不容易的,按佛教的要求,這是要經過長時間的修學才能完成的。一個以損人為目的的小人,是永遠也無法做得到的,因為如果做到了,他就必然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而遠離小人的劣質了。

當然,我們所說的慎言也并非要像孔子要求的那樣,在嘴巴上粘上三道封條,真要是那樣,就是無言了。無言之人,或者言語極少之人,也許能使人一時的感到莫測高深,但反映一個人本質的東西,雖然要察其言,但更重要的還是要觀其行。

所以,時間長了,就是你真能做到一言不發,但總不能一事不做,你的學識的深淺、人品的優劣,還是要從你的所作所為中暴露出來的。妙論精言,雖然不以多為貴,但只要言得其宜,雖萬言又有何妨!

然而,盡管如此,我認為還是慎言為好。在談論正事時,要言簡意賅,在逸興閑談時,切忌蜚短流長。正如荀子所說:“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訴、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我認為:能做到慎言的人,必是一個有理性的人、有道德的人、受人稱贊和尊敬的人。

 

采菊東籬下

 

清風、朗月、琴聲、溪流。綠色濃濃,愛意悠悠。腳步不在孤寂里徘徊,微笑不在沉默里凝固。著一身淡色的衣裳,盤踞在竹林深處。夜色與詩歌對峙,歌聲與琴聲共柔。一曲探戈在大自然的舞臺上揮灑自如,美妙的音符讓花草樹木俯首,優美的舞姿讓日月星晨讓路。

鳥雀生恨,天地嫉妒。

人生在世,免不了有無奈和苦悶彷徨的時刻,智者的應對是達于知命,而凡人則是深陷泥潭,不能自拔。無謂的傷感如同荒漠里的沙礫,一待大風刮起,漫天飛舞,遮天蔽日,而使心無所寧。

經過種種人生經驗之后,有人會對生活有了一種新的理解,不以為兢兢業業、過分認真、全部投入,是一種聰明的人生方式,反而去追求一種超然的人生,活得更輕松一點。所謂超然,大概是事事不要卷得太深,而要站得遠一點的,這樣大概能夠避免很多人生的瑣碎,更多地保留一些自我。

困惑于社會功利化的物質生活,一方面我們極度向往,一方面又常常迷失自我,生命的意義究竟在何方?無數先知哲人給過我們明確的回答,那就是超然和達觀。超然于物外,不必將心神耗盡在爾虞我詐、爭名奪利的循環往復之中,大自然的真諦就是珍愛生命。熱愛生命,這不是一句空話。和諧安寧,與世無爭,才能真切的感悟人生,造就一片心靈的凈土。

現代社會的構建,是以詩畫山水、田園生活的逝去為代價的。人們的欲望無窮,生存的節奏好似陀螺,每個人的心態都在躁動,不同階層的人都在不同地忙碌著,人們難得一絲安靜。不論達官貴人、巨賈富豪、鴻儒學子,還是工匠藝人、販夫走卒、平頭布衣,或是為名忙乎,或是為利忙碌,或是為了生活在四處奔波……如能在不安靜中覓得一分安靜,那該是一種難得的超然,是一種難得的領悟和境界。

超然是一種獨立的氣度,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加入人事糾紛的小圈子,不在背后評頭論足別人的是非功過,不熱衷于傳送和打聽小道消息,都是超然人生的表現。人的生命又有多長呢?整天把自己糾纏在復雜的人際關系和蠅頭小利之中,如何能活得瀟灑和愉快呢?又如何能成就自己的事業呢?與其糾纏不休,不如處之超然。

相對于喧嘩浮躁,平靜更多的在于心態。古有隱者,仕途失意,塊壘在胸,遁身山林,試圖黃燈青卷,向往暮鼓晨鐘。說來心底不靜,眷戀廟堂江湖,哪怕就是側眼觀望世事風云,心中恐也難免翻江倒海。這讓我更感到“大隱隱于市”的難得和不易,那不僅是一層“鳥鳴山更幽,蟬噪林愈靜”的美意,更是一種自在的狀態,一種超拔的境界。

在靜謐的深山有哲人的財富,在寂寞的大海能提煉思想的珍珠。泰戈爾的詩是入靜的,八大山人的繪畫是恬靜的,尼釆的哲學是寧靜的,達爾文寫《物種起源》,從倫敦躲到鄉下是心靜的,董仲舒三年不窺園,齊白石暮年謀求變法閉門謝客十載亦是如此。在寂寞的斗室中,在心靈的閑適上,有李太白獨對敬亭山、柳子厚獨釣寒江雪的寂寞,而陸放翁詠嘆的“寂寞開無主”和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也是一種精神上的超拔。

人生最大的成功不在于你的官做的多大、你能掙多少錢、你有沒有洋房、有沒有名車等等,而在于你的心能否超然,一種寵辱不驚的心態,一種寧靜平和的生活,一種將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等置之度外的精神境界。

也許只有這樣才能活得灑脫,活得輕松,才能真正領悟到人生的最大快樂……

 

作者簡介:

高擁軍,中共黨員,男,石家莊人,大學文化,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美麗的回憶》、《羽高家書》等散文、隨筆集。曾在報刊社做過攝影記者、編輯、副主編。

30多年來,先后在全國數十家報刊上發表了上百萬字的文學作品及攝影圖片,文種有:散文、隨筆、雜文,詩歌等。另有許多攝影圖片被作為雜志封面刊用。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新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小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变态调教视频国产九色| 1000部禁片黄的免费看| 成年轻人网站色免费看|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中国人xxxxx69免费视频| 欧美一级美片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爽爽试看5分钟| 五月婷婷激情网|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激情五月综合网| 四虎免费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女网址www女高清中国|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四虎在线精品观看免费| 亚洲娇小性xxxx|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久久99热精品这里久久精品| 欧美影院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的a级毛片的网站|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中国|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