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精神疾病與心理咨詢

精神疾病與心理咨詢

 

作者:婁炳成

 

據哈爾濱某權威心理咨詢中心調查統計,在患有精神疾病的特殊人群中,有一些人后來成了心理咨詢師或精神疾病治療工作者,在心理學領域頗有建樹;同時,確實有一些心理咨詢師、心理醫生,甚至心理研究專家,本身又變成了精神疾病患者,成了不可救藥之人。

 

心之魔變成了心之佛,心之佛又變成了心之魔,到底是誰在拯救誰?

 

許多人是因為自己心理上有了問題,才去當心理咨詢師的。隨著接觸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不斷增多,被問到的心理方面的問題也日積月累,難免與自己的心理問題發生碰撞、重合、相似,自己的心理問題也會逐漸增多、加深、加重,從而被“感染”上精神疾病。尤其是,如同許多普通的精神疾病患者一樣,這些深諳精神問題病理產生原因的專家們,也不承認或不敢正視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而且還會以精神疾病患者的“獨特”眼光,看誰都有病!

 

心理大師阿德勒于一八七零年出生于維也納郊區一個中產階級猶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條件并沒有給他的童年帶來快樂。在他的記憶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與多災多難的。他自己曾說他的童年生活籠罩著對死的恐懼和對自己的虛弱而感到的憤怒。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長相既矮又丑,幼年時患軟骨病,身體活動不便。他四歲才會走路;又患佝僂病,無法進行體育活動。在身體健康的哥哥面前他總感到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又小有丑,樣樣不如別人。他還被汽車軋傷過兩次。五歲時,他患了嚴重的肺炎,甚至連他的家庭醫生也對他絕望了。然而,幾天后病情卻意外地好轉。從此他想當一名醫生。在后來的回憶中,他曾說自己的生活目標就是要克服兒童時期對死亡的恐懼。

 

一九一零年,在弗洛伊德的推薦下,他成為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第一任主席,并負責該協會會刊的編務。但是,兩人之間的關系其實在一開始就潛伏著有朝一日會裂隙的危機。阿德勒從一開始就不是弗洛伊德的忠實信徒,兩人之間也從未建立親密的個人關系。正如著名心理學史家墨菲所指出的那樣,阿德勒顯然一開始就認為自己是弗洛伊德這位大師的年輕同事而不是弟子,而弗洛伊德則把阿德勒看作自己的信徒和門生,他不能容忍他心目中的弟子對他的學說有任何懷疑和偏離。一九零七年,阿德勒發表了一篇論述由身體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補償的論文并獲得了很大的聲譽,此時弗洛伊德還認為阿德勒的觀點為對精神分析學的一大貢獻。    

 

另一位心理學大師馬斯洛,也是猶太人,他童年生活痛苦,從未得到過母親的關愛。母親去世時,他拒絕參加葬禮,可見其母子關系之惡劣。他童年時體驗了許多的孤獨和痛苦。不僅如此,作為猶太人,他們住在一個非猶太人的街區,上學后又是學校少有的幾個猶太人之一,這一切使馬斯洛成為一個害羞、敏感并且神經質的孩子,為了尋求安慰,他把書籍當成避難所。后來當他回憶同年時,他說道:“我十分孤獨不幸。我是在圖書館的書籍中長大的,幾乎沒有任何朋友。”

 

但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依然是心理學研究人的屬性的理論支撐。一、生理需求:對食物、水、空氣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這類需求的級別最低,人們在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之前,總是盡力滿足這類需求。二、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樣,在安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之前,人們唯一關心的就是這種需求。三、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系的需求。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后,社交需求就會突顯出來,進而產生激勵作用。四、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五、自我實現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的目標是自我實現,或是發揮潛能。

 

還有一位女性心理大師,名叫凱倫·丹尼爾塞,一八八五年出于德國漢堡,她的父親是一位船長,母親是這個船長的第二個妻子。她從很小就面臨不公正和不被人接受的對待,因為她是一個在男人世界里努力反抗的女人。她的父親是一個嚴厲的獨裁者,他用圣經的詩句來推行他的男人至上的觀點。凱倫的大哥本特有權上大學讀法律,而她的父親認為女孩子沒這個必要。對此,凱倫的反應是發誓要在小學里保持班里第一。十二歲的時候,她決心以后有一天要進醫學院。

 

一九一五年她獲得了柏林大學的醫學學位,成為為數不多的幾個招收女生的大學中寥若晨星的女生之一。她研究了精神分析理論,把它作為壓抑的反抗。有報告說她有一次企圖自殺,是她的丈夫救了她。她有嚴重的抑郁癥,對精神分析持懷疑態度,由于個人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她的丈夫沒有身份地位,極其普通,婚姻關系名存實亡。她遇到了一個藍顏知己,并與之斷斷續續有過兩年的曖昧關系,從中感受到了她生平在自己丈夫那里從未感受過的關愛、性愛和幸福的感覺,以至于她產生了逆反心理,對情人的關愛有一種莫名的排斥,只要情人對她一有關愛的行動,哪怕只是一句關愛的語言,她都會表現得歇斯底里,視為仇人!她最終離了婚,于一九三四年到紐約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孤老終身。

 

還有一位心理大師叫埃里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他在一生中充滿了自我認同感問題,沒有人在這方面比他的問題更多。埃里克森在回憶自已早期的生活經歷時說:“這種早期生活預示著一個人將經歷嚴重的自我認同感危機。的確,埃里克森對自我認同感危機的抗爭導致他后來出現了許多介于神經癥和精神病患者之間的行為。然而,這種抗爭也使他能夠深入地了解與自我認同感有關的一問題,尤其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期面臨的這類問題。

 

埃里克森的生理特征,使他的自我認同非常混亂。他生活在一個猶太家庭里,但他保留了他的斯堪地那那維亞父親的許多生理特點——高個子金發藍眼。埃里克森寫到:“在我父親的教堂里,他們叫我“異邦人”,而在同學中間,他們叫我“猶太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埃里克森正處在青少年前期,大戰造成這個男孩的感情崩潰:他不知道該忠誠于德國還是忠誠于他的祖國丹麥。

 

埃里克森從公立學校畢業后結識了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她也是一個著名的精神分析家。除了獲得蒙臺梭利教學證書外,他從安娜那里接受的精神分析培訓是他離開家鄉后接受的唯一正規教育。在這幾年中,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埃里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這明顯反映出他的自我認同感的改變。埃里克森為逃避納粹迫害,在美國波士頓定居。他在許多大學任教,包括哈佛、耶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賓西法尼亞大學等。他的第一部著作《兒童期與社會》就像他描述的成熟的成年人那樣,在后來的年月里,他的人格和專業一直沒有改變。

 

還有一位大師是弗洛伊德的同學和好友卡爾·榮格,他關于人格的想法怎樣來自他對自己的內省和體驗。榮格一八七五年出生于瑞士的一個小鎮克斯維爾,他是一個非常內省的孩子,對外界比較封閉,因為他認為沒人能理解人固有的內在體驗和思想。榮格幼年時花了很多時間思考他做過的夢的含義和超自然的東西。十歲時,他雕刻了一個二英寸的木人像。他把這個人像收藏起來,獨自一人時,他對人像講話,有時用密碼給它寫信。

 

榮格渴望了解人格,這一愿望把他領入新興的精神病領域。榮格說,在這些年里,有各種人世間物和形象造訪了他。逐漸地,這些人物成為構成集體無意識的角色。榮格確信,在他的頭腦之外存在著這些東西,例如,他詳細描述了他與菲力芒(榮格虛構的人物)的談話,他寫到:“我與他進行了談話,他說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在我的意識里從沒有想到過。我清楚地注意到,說話的是他,而不是我……我和他繼續走著,來到了花園。對我來說,他就是印度人稱作宗教領袖的人物。”

 

日本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森田療法的創建者。他出生于日本高知縣一個鄉村家庭,因患肺炎逝于日本東京。七歲時,森田偶在日本寺廟里看到了彩色地獄壁畫,立即感到毛骨悚然。他看到圖中人死后下地獄的慘狀,有的在上刀山,有的在下火坑,有的在進血池等等。這些可怕的場面在森田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直在他腦海里盤旋。自那以后,他便時常受到死亡恐怖的襲擊。這就是后來森田理論中關于“死的恐怖”一說的來源。讀初中的時候,曾陷入與此有關的求仙問佛、追求神秘奇跡之類空幻的憧憬之中,沉緬于各種迷信活動。

 

森田自幼體弱且有神經質傾向,十二歲時仍為夜尿癥而苦惱,十六歲時患頭痛病常常出現心動過速,容易疲勞,總是擔心自己的病。幼年時患夜尿癥為了不弄濕被褥,總是鋪著草席睡覺,卻常有大人以此打趣他,后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寫到“不要譴責孩子的夜尿癥,越是譴責挖苦孩子,就會越惡化”。森田因有夜尿癥而深感自卑,后來聽說當地很有名望的板本龍馬先生小時候也得過這種病,這才聊以自慰,心情稍微好了一點。在高中和大學初期,他經常神經衰弱,東京大學內科診斷為神經衰弱和腳氣病,經常服藥治療,大學一年級時,父母因農忙,兩個月忘記了給森田寄生活費,森田誤以為是父母不支持他上學,感到很氣憤,甚至想到當著父母的面自殺,于是暗下決心拼命地學習,要干出個樣子來讓家里人看看,在這時期什么藥也不吃了,放棄一切冶療,只顧學習,考完試后,取得了想不到的好成績,而他的腳氣病和神經衰弱等癥狀不知不覺也消失了。這時家中也寄錢來了,原來是因為忙于突擊蠶桑忘記了寄錢,自那以后,連頭痛也不再復發。這些個人經歷,導致他后來提倡的神經質的本質論,包括疑病素質論。

 

心理學研究的宗師佛洛伊德,收集了一百個病例,均是被他肯定為是具有性病原的歇斯底里病癥,同時他又創了許多新名詞,如宣泄法、精神發泄法、原來欲……等。于是,他在一八九五年出版了《論歇斯底里病》一書(當時佛洛伊德自己尚沒有名氣,故此該書是與另外一位比他有名氣的醫生朋友合作出版的)。佛洛伊德本人以為,《論歇斯底里病》一書替醫學界開創一個新紀元,他的新發現和新技術會被他的醫學同仁接受和采用。可是,事實正好相反,該書的出版竟使他變成被社會唾棄的人。

 

他被精神病及神經病醫學會邀請去演講,他選擇以歇斯底里病的病原論為該天的講題。他在演講詞內提到嬰兒性的存在:嬰兒在出生時已經有了整套的性欲本能,幾乎在一出娘胎的那一際,這些潛藏著的性本能便顯現。他強調,這一切均是證據,是他把一個又一個的病人的記憶帶回到孩童時代,把一直壓抑著的性記憶從其潛意識里過濾出來的。跟著,他不顧眾多的反對和警告,把演講詞在很有名望的《維也納臨床醫學論壇》中分期連載刊出。一場兇猛的攻擊颶風就此刮起。維也納的社會人士認為佛洛伊德的嬰兒性論不但玷污了小孩子的純潔,而且褻瀆了神圣的母道與父道;他們把佛洛伊德唾罵為:“頭腦骯臟”、“好色狂”、“色情迷”、“販賣猥褻及色情文學的人”、“同行的恥辱”、“褻瀆人類精神的人”……

 

從筆者所列舉的這些“洋”心理大師的生平事跡可以看出,哈爾濱某權威心理咨詢中心的調查統計,在患有精神疾病的特殊人群中,有一些人后來成了從事心理咨詢師或治療工作的者,在心理學領域頗有建樹;同時,確實有一些心理咨詢師、心理醫生,甚至心理研究專家,本身又變成了精神疾病患者,成了不可救藥之人。——這個結論是可信的。

 

另一個問題是,為什么世界上許多心理大師都是猶太人?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猶太人是沒有祖國的,“國格”的缺失導致了“人格”的缺失,沒有國家的尊嚴,也就沒有個人的尊嚴;尤其是,猶太人是不懂的感恩的,狗咬呂洞賓,誰對他好就咬誰,是農夫懷里的蛇,東郭先生口袋里的狼。中國有句俗話說,久病成醫。他們因國籍無著、依附無著、德行不好被世人厭嫌排斥,就出現了這樣那樣的精神障礙,就成了自治的醫者。

 

但我們不能依此就否定心理學。心理學最大最顯著的特質,是它的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的“實證性”。心理學的奠基人弗洛伊德,依據自己有限的診療實踐所建立起來的心理學的一些正確的理論體系,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進步,在其后學的不斷努力下,經過近兩個世紀孜孜以求的成千上萬的科學實驗,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補充和完善,終于使之具有了完全意義上的實踐性、可操作性,具有了醫學醫藥不可替代的“療愈”功能。故而,許多大醫院,都開設了心理科,把心理學的許多理論成果,納入到了醫療臨床實際運用之中,從而為人類造福。心理學從哲學分離出來,起先只是“道”,用于臨床實踐后,才有了“術”。

 

但無論何種科學,包括心理學,都有其局限性,不是萬能的,在探究人類生命存在的種種疑惑、迷惘和意義不確定的同時,心理工作者也會陷入到疑惑、迷惘和意義的不能被正確解答、被完整地認識,不能“包治百病”的無奈和遺憾當中,尤其是深深陷入到“醫不自治”的悖論當中,難以自拔。什么是科學?用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得出結論結果,就是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都是如此。科學無止境,我們在探索的路上才走了不遠的幾步。

 

更何況,在詐騙普遍盛行、是非難辨、魔道不分的當下,在心理學這個神秘的領域里,如同其他領域的專家教授常常胡說八道、被全社會廣大民眾詬病和深惡痛絕的大背景中,一些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的所謂的心理學工作者,就像驅妖捉怪的道士一樣,搞些神神道道的富有戲劇性的游戲,譬如玩撲克,猜謎語,看圖片,誘導式詢問,所謂的量子催眠等,與古之方術何其相似,其科學性,真實性,不得不令人質疑。

 

庸醫尚是醫,就怕連庸醫都不是!

 

作者簡介:婁炳成,男,甘肅省隴南市人大常委會退休干部,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在國家級、省市級報刊雜志、文學網站發表小說、散文、戲劇、紅學評論、文藝評論等作品300萬字以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新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理论片51人人看电影| 处女的诱惑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永久地址|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最新版天堂资源网在线|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草草视频| 动漫美女和男人羞羞漫画| 三上悠亚ssni_229在线播放|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3D| 成年女人色毛片| 又硬又大又湿又紧a视频 |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亚洲影院adc|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暖暖日本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69堂|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dvd| 进击的巨人第一季动漫樱花动漫| 九九影院理论片在线观看一级|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久操视频免费观看|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无人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午夜人妻久久久久久久久| h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爽爽爽爽爽爽视频|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欧美性xxxx禁忌|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一级黄色片免费|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