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拜訪【峭巖文學館】而產生的感慨
作者:劉輝(文軍)
立冬節氣的前夕,北方落雨降溫。 一路驅車趕往唐山市豐南區,【峭巖文學館】就坐落于文化大街83號“七步樓”之上。滿滿的唐山地域的文化氛圍,特有的紙墨之香氣,緊緊地環繞其左右。
由現代詩界的文學泰斗賀敬之先生題寫的【峭巖文化館】撲面而來。寬闊整潔有序的展廳,涵蓋了峭巖先生六十余年的文學創作成就。從軍旅當士兵、激情地試創短而精的短詩行起步,到新聞報道、散文寫作、報告文學、長篇詩集、話劇劇本,峭巖的文學創作一天也未曾停歇過。
記錄著一個個時代的歷史性的文著與所有詩行,在峭巖筆下不斷地凝固與升華。所有閃光的成就,在文化館里綻放光彩與深情敘說。幾乎集聚了六十年的原始手寫文稿,尤為珍貴。釋放著峭巖式微笑的紅色封面,12卷《峭巖文集》標志性地標明峭巖文學的歷史高度。
特別令人感到震撼的是,由數十個真跡展品組成的友誼篇、回眸篇、感恩篇。詳實記錄著峭巖先生一路走來,得到了多少文學前輩的提攜;也記載著峭巖先生向文學高峰不斷攀登的艱辛步履。
有往來信件、現場相片、精美書法為證。
*原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對峭巖文學創作極為關切。多次互為信件往來,書法贈與。“健筆頌雄風”——遲將軍對峭巖文學始終嚴格要求。
*文學大師們一直鼓勵并關注峭巖的文學成長。如:臧克家先生、艾青先生、冰心先生、賀敬之先生、魏巍先生、公劉先生、葉楠先生等等。
*與現代文學與詩歌大咖們的密切交往。如:鐵凝主席、王蒙前部長、詩界領導吉狄馬加、作家高玉寶、作家劉白羽、詩人李瑛、學者謝冕、詩人石祥、將軍程寶山、評論家寇宗鄂、評論家朱先樹、評論家吳思敬、詩人劉笑偉、詩人舒婷、詩人綠島、------。
跟隨峭巖老師詩文創作的足跡多年。我深深地體會到:峭巖詩歌已然是中國詩歌的高峰之作。尤其是他的“史詩三部曲”——《遵義詩筆記》、《燭火之殤--李大釗詩傳》、《跪你一千年》,“紅月三部曲”——《七月!七月!》、《八月!八月!》、《十月!十月!》(待出版),意象設置的豐滿充盈、個體情感的個性抒發、新穎別致的語言結構,均是不可逾越的詩歌巔峰。
新時代日新月異,峭巖老師不斷學習與掌握新鮮事物。
網上向詩歌愛好者組成的詩群授課、參與線上網群舉辦的大型詩歌朗誦會、多次舉辦線下的峭巖專題詩會。與眾多詩歌達人相識且相知,以最有效的途徑傳播中國精神、講述中國故事、贊頌中國英雄、傳遞文化自信。
相信峭巖文化館的將來,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精彩、越來越得到更廣泛的關注。特別希望,未來的峭巖文化館能完善與健全成為,中國乃至于世界的青少年革命傳統民族文化傳統的教育基地。
重溫詩人吉狄馬加為【峭巖文學館】的親筆題詞“詩求峭俊頓挫 文修巖石風骨”。企盼著峭巖先生,在未來的文學創作上,再立新功。
2023.11.10.于杭州.上城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