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門前雪”說起
作者:高擁軍
一場厚厚的瑞雪,在為人們的來年帶來豐收和希望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及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清晨,許多單位的員工及小區的居民都自發地走出戶外,用各種除雪工具清掃各自門前的積雪,人們干得十分賣勁。但也有個別的單位或居民毫無動靜,他們甚至連自己門前的積雪都不去清掃。
記得有句專門譏諷那些自私自利、不關心別人的俗語:人人各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但我卻認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各掃門前雪的話,那人們的工作及出行就一定會便利很多。然而,連門前雪都不去掃的人和單位卻大有人在。
近聞,某商店一負責人在自己的店門口不慎滑倒,被摔成骨折,這就是一起典型的因不掃門前雪所造成的惡果。據悉,僅石家莊市區,近幾天因路滑而摔傷者已不計其數。
如果說,因不掃門前雪而摔傷還有藥可醫的話,那么,思想上的“門前雪”不掃,那可就無法醫治了。
思想上掃“門前雪”,就是指領導干部要經常對自己身邊的妻子、兒女及工作人員進行反腐敗教育,不要等到“摔跤”時后悔莫及。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貪官站在被告席上聲淚俱下地把自己貪污受賄、行為腐敗的原因推脫為“夫人惹的禍”、“子女惹的禍”甚至是“秘書惹的禍”。難道自己沒責任嗎?如果自己真是一身正氣的話,誰還敢給你惹禍呢?你也絕不會被“門前雪”滑倒的。
“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這一說法原本是貶義,但近些年來所發生的某些冷漠現象卻讓我們看到,有些人過于關注別人的“瓦上霜”,而忽視自己的“門前雪”;平時批評別人冷漠,但自己面對別人的危難時,卻又一心想著防止被訛,讓內心的道德“積雪成堆”。
記得農夫與蛇的故事:
農夫救活凍僵了的蛇,蛇卻露出了殘忍的本性,給了農夫致命的傷害。農夫臨死之前說:“我竟然去救可憐的毒蛇,就應該受到這種報應啊。”
這則故事還被選入小學課文,教育孩子做人要分清善惡,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我們曾經對此深信不疑。
其實,農夫與蛇的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
一個學者從車轍里救起一條快被壓死的蝎子,但蝎子轉頭就在學者胳膊上狠命蜇了一下。別人都說學者太傻了,明知蝎子有毒,還要出手相救。學者卻淡淡地回答說,蜇人是蝎子作為動物的天性,我救它則是出于我作為人的道德本性。
兩則故事放在一起,引人深思。
對性本惡劣的人,不能出手相救,甚至還要“痛打落水狗”,這似乎沒錯。但關鍵是,這給道德預設了一個很不確定的前提。善良無法寫在臉上。
從表面上,我們不能斷定被扶后反訛詐的老太和卡死在欄桿無人扶的老太,誰更性惡;這時如果需要做一個選擇,應該如何取舍?
在道德面前,一個十分正確的選擇:那就是不在道德面前預設標準。
我們沒有辦法判斷別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但我們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好人。
門前積雪要清掃,思想上的“門前雪”更要經常“打掃”。
作者簡介
高擁軍,男,1959年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期刊編輯,石家莊人,大學文化(河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筆名:高軍、高仁。(網名:高山大海)
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會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
散文集《美麗的回憶》,書信體散文集《羽高家書》,散文集《笑對人生》,游記散文集《足行山河》及詩集,詞集《夢歌暢吟》,科普集《龜舟搏楫》等。
曾任報刊社編輯,期刊主編,國企宣教處長,學院國學教研員等職。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