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
作者:高擁軍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金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是的,黃河的確是以它的英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出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偉大而又堅強!
……
那年七一前夕,我隨單位優秀黨員一道,去革命圣地延安參觀學習,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在返回的途中,我們又順路到黃河壺口瀑布進行了參觀。
我們乘車沿著黃河順勢而下,還沒到壺口時,就看到遠處水霧騰空而起,似水底冒出的滾滾濃煙,一位曾到過壺口的同事說:那就是壺口了。
我聚精會神地盯著前方,觀看著那氣勢磅礴的壯觀景象,我不由地輕聲哼唱起了“保衛黃河”: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這首著名的歌詞說的就是壺口瀑布,壺口瀑布位于黃河中游的秦晉峽谷之中,河西屬于陜西省宜川縣的壺口鄉,河東屬于山西省的吉縣所轄。
幾分鐘后,我們到了壺口瀑布。
據介紹,壺口瀑布是僅次于貴州黃果樹瀑布的我國第二大瀑布。
壺口兩岸,蒼山挾持,萬里黃河至此,河床由300多米寬突然收縮到50多米,浩淼的黃河水驟然收成一束,從30多米落差的黃河壺口飛流直下,奔泄于十里龍槽。因其形狀似一把壺的口子,故而得名。
河水濤濤,波浪層層;輕霧裊裊,冰掛條條;河槽里激流滾滾,浩浩蕩蕩,如雄獅怒吼,似猛虎長嘯,整個壺口氣勢磅礴。
面值50元人民幣的畫面上那翻江倒海,奔騰跌泄,氣勢磅礴的壯觀景象,就是令游人流連忘返的黃河壺口瀑布。
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我們中華兒女將以你為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愈靠近瀑布,愈有一種心靈上的震撼。瀑布在狂瀉,瀑布的兩旁時而水氣遮天,霧氣茫茫;時而水氣下沉,波浪滔滔。
在瀑布的岸邊,我們抓緊一切時間進行拍攝……
據工作人員介紹:壺口瀑布有許多奇特的景觀,煙從水底生,船在旱地行,未霧彩虹舞,晴空雨蒙蒙。瀑布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霧騰空而起,恰似水底冒出滾滾濃煙,十數里外便可望見。
升騰而起的水霧,經陽光折射因不同角度而形成各種彩虹,有時呈弧形,從天際插入水中,似長龍戲水;有時呈彩帶橫貫水中,猶虹橋臥波;有時在籠煙騰霧中出現錦團彩簇,瞬息萬變,飄忽不定,奇詭迷離。水底懸流激蕩,發出巨大聲響如轟天驚雷,聲傳數十里。
壺口瀑布還隨著季節變化而呈現出不同景色:
春季,冰地解凍,冰凌拋落,如山崩地裂,似炮轟雷鳴。
夏、秋季節,雨水頗多,洪水洶涌,濁浪排空,瀑布寬達百米,方圓數十里水氣遮天,氣勢磅礴。
冬季,冰封雪凍,瀑布掛滿冰凌,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
我們贊美壺口瀑布的美麗景色,我們更贊美這鬼斧神工的大自然。
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發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
壺口瀑布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據說:壺口附近的衣錦村是大禹娶妻成家的地方。
大禹治水從疏通壺口開始,劈孟門、鑿龍門,曾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現存有大禹遺址。另有孟門山、黃河大橋可供游人參觀。
沒錯,透過奔騰的黃河,我們還可以讀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化。
壺口瀑布,令人流連忘返的壺口瀑布!
作者簡介
高擁軍,男,1959年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期刊編輯,石家莊人,大學文化(河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筆名:高軍、高仁。(網名:高山大海)
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會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
散文集《美麗的回憶》,書信體散文集《羽高家書》,散文集《笑對人生》,游記散文集《足行山河》及詩集,詞集《夢歌暢吟》,科普集《龜舟搏楫》等。
曾任報刊社編輯,期刊主編,國企宣教處長,學院國學教研員等職。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