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接納生命的不完美
作者:黃春曉
一位哲人說,我們的人生由兩部分組成,一半是對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對殘缺的接納。
年少的時候,我們總覺得人生是美好的,即使生活清苦,我們也對未來充滿憧憬。如今年過三十,人生的上半場已經結束,我們沒有迎來詩和遠方,卻迎來了父母日漸老去,子女頑劣成長,事業險阻,走近了看,生活仿佛一地雞毛。
人生下半場來得猝不及防,我們沒有任何準備。慢慢體會到生活的辛酸苦辣。婚姻生活和未來世界都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浪漫和美好,才明白人生原來是一場修行。 如何過好這一生,答案其實很簡單,看到生活的不完美,理解生活的不完美,接納生活的不完美。
每個人都想爭取一個完美的人生,但是自古至今,海內國外,一個百分之百圓滿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整才是人生。
何為接納生命的不完美?首先我們要接納出生的不完美。有的人出生于豪門貴族,有的人出生于布衣寒門,小時候總是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家這么拮據,父母沒什么本事,長大后卻發現自己跟曾經的父母一樣,為了這個家已經竭盡綿薄。
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我們要接受相貌的不完美。有些人不接受自己的長相,選擇無止境的整容,卻發現永遠都沒有一張百分百完美的臉。我的女兒皮膚稍黑,兩歲時候眼睛受傷,做了一次小手術,眼皮上有一道明顯的疤痕,但全家人依然認為她漂亮可愛。我有時候也在想,我的女兒像白雪公主一樣皮膚雪白,面容精致多好呀?但是這個世界上的美有一萬種形態,有時候我的女兒會問我,媽媽,我還能再漂亮一點嗎?我都會告訴她,美是沒有標準的,你就是獨一無二的,尤其你笑起來的樣子,就是最美的!
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我們要接納伴侶的不完美。我們小時候總是幻想自己的伴侶英俊瀟灑、溫柔體貼。殊不知童話故事里公主和王子在一起就是結局,可是現實生活中卻是人生的開始。我的老公婚前也是英俊瀟灑,符合我對伴侶的一切幻想,生活在一起才發現脾氣急躁,固執己見。我也曾經糾結痛苦,后來我看了一篇文章《你不能獨享這個世間所有的好處》,才明白自己也并不是完美無缺。于是理解了丈夫的不完美,接納了他的不完美,并跟他一起修行成為更好的人。
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我們要接納父母的日漸蒼老。“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小時候我們總覺得父母會永遠年輕,永遠在那里保護著我們。我們肆意的成長,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忘記了在身后望著背影,看著我們漸行漸遠的父母。當有一天驀然回首才發現,父母已經有些佝僂的身軀和衰老的容顏。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總有一天,我們要獨立面對這個世界,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望著辛苦養育大的子女漸行漸遠。接納父母的衰老,是讓我們接納生命的生老病死,接納命運一次又一次的別離。離別是為了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珍惜與父母子女這一世的緣分,因為來世,不一定能再遇到。
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我們要接納我們和子女或許一輩子只是平凡人。在當今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我們生怕自己輸給他人,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不知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佼佼者也永遠是鳳毛麟角,大部分的人生來會度過自己平凡的一生。我們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卻不要以愛的名義,逼迫孩子必須功成名就。小時候我問爸爸,什么樣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爸爸說,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就是成功的人生。小時候的我并不理解,覺得成功的人生不是應該當明星,當大官嗎?如今的我才明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到不平凡,就是成功。
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我們要接納生命的變幻無常。疫情期間,我們每天躲在家里,看著新聞上驚心動魄的數字,一個又一個同胞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一個又一個家庭破碎,一個又一個父母永遠失去子女,孩子永遠沒有了爸爸媽媽,我們心痛、恐懼,面對天災人禍,卻又無能為力。中年過后,聽到看到我們身邊多少人,因疾病或意外離開了這個世界。才看清命運的殘酷與決絕。
接納命運這一切的不完美,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八個字“懂得感恩,珍惜當下”。只有我們懂得了人生本是殘缺,才不再去貪婪地索取,而感恩當下的擁有。只有我們知曉明天的不完美,生命的變幻無常,才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活在當下。
不夠完美又何妨,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天地本不全,月有陰晴圓缺,我們生而不完美,只有接納這一點,才能不跟自己較勁,不跟他人較勁,真正享受人生,擁有圓滿幸福的人生。
作者簡介:黃春曉,山東臨沂人,90后創業大學生,“玥尋美詩”品牌創始人。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