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萬象皆深
作者:何瑩
不得不承認,我是因為喜歡蔣老師,所以才看了《遼闊大地》的。真心感謝這樣的因緣,否則我八成是不會主動去讀這本書的,主要是對故事本身失去了好奇心。而《遼闊大地》給予我的閱讀體驗恰是非常寶貴的,讓我意識到自己在閱讀中的偏見有多么牢固——因為不知道,所以當做不存在或者不認同。因此,面對一本書,首先一定是要有顆恭敬心的,然后才能打開對閱讀本身的能見度。我想閱讀和寫作一樣,需要去發現、去尊重、去欣賞、去熱愛,然后做出最真實的回應!
紀實傳記類的作品難寫,再冠以如此崇高的榮譽和重大的意義,更難寫,需要作者的筆能高高舉起還能輕輕落下。要想打開時空之門,去細數歷經半個世紀的往事,更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抽絲剝繭,穿針引線。情深,萬象皆深。蔣老師用她細膩的筆觸和真摯的語言作為催化劑,成功地鍛造了一把打開這扇愛的時空之門的鑰匙。同時,作為連通時空之門的作家,是要完全出自一種強烈的、振奮人心的熱情,才能夠在“硬梆梆”的資料閱讀中,剔除出很多“光環效應”或“刻板印象”的影響,然后,再空心走進真實的生活影像中,把“腦木更”這個陌生的地名、把“都貴瑪額吉”這個溫熱的稱呼化進心里,“化成無限的蔚藍、化作海一樣的深情”,最后在筆端噴薄而出。
我理解的寫作之精神,應包含著激起閱讀者善意和良知的強烈愿望。這本書從“人民楷模”這個光榮的身份、“三千孤兒入內蒙”的宏大敘事中把我們拉近了草原牧民的平凡生活。時代是背景,草原人民淳樸真摯的情感是底色,都貴瑪和“上海孤兒”們的故事,是在時光流轉中上演的一段生動感人的影像。一章章時空中的穿梭跳躍,一段段日常閑聊的對話,彌漫于字里行間的是讓眼窩濕潤、內心溫熱的動人氣息。
當初年僅19歲的牧區女孩子,義無反顧的承擔了照顧28個孤兒的任務,是因為“只有草才知道草的滋味”,是命運之手安排下的偶然之中的必然。吃飯、穿衣、睡覺三件事,是都貴瑪作為“臨時額吉”20天里最重要的頭等大事:籌劃安排喂奶喂飯的時間次序,學會給娃娃們穿衣和換洗縫補衣服,觀照留意孩子們的健康……20天的交集,之后就是半個世紀的牽掛。同樣,對于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上海孤兒”只是一個概念而已,所以,他們和其他草原上的孩子一樣,留在童年記憶中的是打狼放羊、逐草而居的生活,唱的是草原上的歌,想念的是奶茶的味道,還有永遠的“都貴瑪額吉”!扎拉嘎木吉、小豆丁、阿毛、小宇、小梅……女兒查干朝魯、孫輩寶德她們的故事,這些零散的信息,就如閃耀在內蒙古大草原的一朵朵盛開的格桑花,只因為一位作家的關心和對母愛的深刻理解,用一支筆編出了一個美麗的花環!
《遼闊大地》的副標題是“一個母親和她的28個孩子”,但卻蘊含了無數個阿爸額吉和無數個草原孩子的故事,這些感人故事的發生,就像有土的地方就有草,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家,就像太陽會照耀所有的生命一樣,自然而然。
都貴瑪做好了自己,蔣雨含寫好了都貴瑪,也當屬自然。
祝福湖水平靜、鴻雁平安!
2023年11月3日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