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老院子情思

老院子情思

 

作者:盧月文

 

二零二一年農歷十月十六日,是我同學康全生母親三周年忌日。祭奠結束后的下午,送走在外地工作的他們兄弟幾家踏上返程后,我依然久久地在這個院子的大門外徘徊。這個坐落在雙龍村的農家院落,雖然不是我老家的老院子,但卻與我有著深深的情緣。而今,隨著全生父母的先后駕鶴西歸,這個曾經在我最艱難時刻給了我希望,喚起我自信的老院子顯現出的寂寥,叫我有一種說不清的留戀,一種道不明的失落,似是看不夠,又好像和什么訣別,心緒雜陳著五味難以名狀。

我點燃一支香煙,掃視著院落,思緒隨著煙霧在逝去的時空里穿越!    

一九七八年料峭的春天,注定是倒春寒。農業社的連年欠收,使我本就貧窮的家猶如雪上加霜。在父兄的嚴令下,高中還沒畢業的我便被迫輟學。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一方面是共和國恢復高考的前景,另一方面是步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后塵。本想在家里忍饑挨餓復習幾個月考中專,以期改變命運。但沒出過文化人的小村落充斥著的愚昧,一畝三分地的收成禁錮著的思想,家人的白眼冷語,村人無端的惡言相向,發小們紛紛輟學做小買賣養家的反襯,居然叫我支不起一個可供復習的二尺見方的小木箱,逝者如斯居然也給不了我復習需要的三個多月。我陷入了愚昧世俗的圍城,這圍堵叫我的一絲希望變成了妄想,無奈之下我不得不棄筆從匠。

遠在千里之外的異地他鄉,我苦悶彷徨,仿佛大海里的一葉扁舟,不知哪里才是希望的港灣,好像被生活拋棄了一般。正當我希望破滅之際,康全生一連五六封信催我回來,于是,我走進了這個院子,走進了這個家。令我深感意外的是,在我第二天告別的時候,二位老人叫住我,老父親非常莊重但很誠懇地告訴我,讓我回家打個招呼后就住到他們家來復習,什么也不要考慮。老母親和藹地說,東房已經收拾好了,你們弟兄們復習,我給你們做飯。這簡單的話語,這真誠的挽留,這與我的境遇的巨大的反差令我百感交集,特別是物質非常匱乏又是春夏之交青黃不接之際,無端平添一個人吃飯而不要求什么,這怎不叫我震撼?!在這個家復習的一個月,沒要我掏一分錢,沒讓我拿一粒糧,他們給了我莫大的關愛。在我初涉人世便進退維谷的時刻,這關愛,不僅喚起了我的希望,而且在我迷茫之際撥正了我人生的航船。一九八零年八月初,我懷揣錄取通知書前往報喜,老父老母高興的程度決不亞于自己的親生兒子考上。從此,這個老院子多了我的身影,也是我幾十年來每每探親必回的家。

我擰滅了煙,目光在老院子游離。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院落,老式的土坯房,老式的門窗。院子不是很大,但干凈整潔。一排三間正房,靠西邊是老父親老母親居住,中間是全生大哥家,東邊是一間不大的小屋。這間小屋,就是全生父母專門收拾好供我們復習專用。就是這間小屋,成了我們成長的搖籃。當年,這個小屋子里,擠著全生、我和十來個復習的同學,就是這個小屋,成就了包括全生兄弟和我及我們十幾個同學的夢想。從這間小屋走出,我們走向了考場,接受了共和國的選拔;從這個院子起步,我們走進了大中專院校,畢業后,分別在十幾個城市立業成家。這個普通的院子,這個普通的家,超越了一般農村院落的范疇,從這個院子里走出來的我們,分別進入了國有大中型企業和黨政機關,融入了國家工作人員的行列。而今,徘徊在這個老院子大門外的我,真切地感受到家與國聯系的緊密,也釋然了兩個字:“國、家”!

身后一聲“叔叔”的招呼,喚回了我的思緒,是全生的大嫂和侄子回來了。隨著他們的邀請,我再次走進了這個家。      

家里的陳設沒變, 緊挨著土炕的紅堂柜散發著熟悉的氣場。柜的中央擺放著老父老母的遺像。我凝視著二老的遺像,仍然感到那么溫馨那么親切,怎么也與仙逝聯系不上,仿佛還是坐在炕上噓寒問暖,笑瞇瞇地和你攀談。這一刻,我理解了什么叫音容笑貌猶在,這一刻,我在這個家這個院子的種種往事在我的眼前回放。

全生的老父親是供職于供銷社的公職人員。在農村,在物質非常匱乏的年代,物資集散樞紐的供銷社及其公職人員無疑備受人仰慕,因而也自帶一種優越感。但我從沒見過老人家趾高氣揚過,相反,老人家總是和顏悅色,溫文爾雅。老人家在供銷社負責農副產品的收購,他深知莊稼人的不易,因此,總是在不違背原則的基礎上,降低收購標準,略抬高收購價格使鄉人盡可能多一些收入。老人家溫和良善,每每有急難者相求,總是盡可能解囊。老母親更是寬厚仁慈,舉止端莊,和睦鄰里,樂施好善,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這個家來的人相當多,有全生舅舅家的孩子住在這個家讀書,有我們及至我們之后,又有四弟五弟的同學來東房復習。但這個家來的人又很少,不像很多公職人員家那樣,常常有官員“蒞臨”觥籌交錯,時不時的邀朋喚友四碗八碟。在我們沒有成家前的幾年里,除了正月請供銷社的同事們及親戚來時上酒外,經常出入這個家的我,從沒遇見過有官員成為這個家的座上賓。我曾經閑談時在似是不經意但卻有意中問過老人家不見官員來家吃喝的原因,老人家笑笑告訴我,人一輩子做好自己就行了,不要低三下四溜須拍馬。老人的話雖然平和簡單,但折射出了一種人品和德行,深深地影響著這個家的家風,使得這個家充滿著正能量。也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銘。

這是個有良好修養的家。

全生家是個十口之家,一般的常理,幾個十幾歲的兄弟間打打鬧鬧的事再正常不過。但從我十幾歲走進這個家到幾十年來的常常逗留,我從沒有聽到過老人對子女有一句呵斥,也從沒見過兄弟之間有半句爭吵。二位老人和藹可親,端莊慈祥,遺傳了優秀基因的兄弟之間長幼相親相敬,謙和禮讓。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個家你永遠聽不到一句臟話,永遠聽不到議論別人短長。這種良好的家風,使這個家庭的成員形成了一種言談有度,行為得體,謙恭包容的良好品德和修養。我和全生相交五十年,我從沒有聽到他有一句話有辱斯文,更令我驚嘆的是,這幾十年來,無論是金榜題名的學子,還是仍然務農的同學,不管是有地位的朋友,還是名聲有藉的發小,都誠服他的親和力,他的謙恭包容被人稱道,口碑甚佳。節假日,或幾個好友小聚,或三五同學閑談,難免對某人某事品頭論足,每每這種時候,他只是微笑傾聽,從不發表任何意見。我曾經問過他,對某人某事就沒有看法?他笑笑,“誰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毛病,忍讓一下就過去了。”包容別人的缺點毛病是一種格局,看清了不說破是一種修養。從全生的言行,這個家的家風和良好修養可見一斑,而且在傳承著。這個家,叫我明白了什么是“修身”,怎樣才能“齊家。”

溫馨和諧是這個的家基調。

隨著共和國恢復高考,這個家由單純的農民家庭轉換成了知識分子和干部之家。金榜題名的四個兄弟,分別在不同的大城市或較大城市工作,有政府官員,有國企高管。有著良好家風和受過良好教育的兄弟們,言行中的素質自不必說,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家族的另一半成員盡管來自不同的地區,成長環境,所受教育,從事的工作不同,但都和這個家的家風相得益彰。節假日老院子相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溫馨的言談中把酒,文靜的歡笑中進餐。聽不到酒后的喊叫,不會有兄弟間的指責。在這個家雖然少之又少但難免有一些矛盾,只是,這些矛盾在謙讓中消弭,在包容中化解。溫馨、和諧、快樂是這個家這個老院子永遠的主旋律。幾十年了,早已融入這個家庭的我,太多地感受這種和諧溫馨快樂,耳濡目染,我也在努力創造著這種和諧,這種溫馨,這種快樂!

幾十年了,在這個家我享受了另一種母愛。無論節假日探親,還是平時有事回鄉,我都會到這個家小住,在這個老院子盤桓。老母親總會給我燉一塊我最愛吃的農家豆腐,老父親總會提醒大哥陪我小酌。特別是春節過后返城告別時,老母親總給我備一份和全生他們一樣的年貨。有時因故來不了,每當這種情況,總會接到老母親的電話,電話里不是問“你怎不來,”而不變的“質問”是“人家都回來了,你怎不回來?”這個老院子已經成了我牽掛的家!

而今,隨著老母親三周年祭奠的結束,這個老院子斷裂了我的牽掛,只有無盡的失落。

我眷戀著這個老院子,不想離去,我還想再看看!

 

2022.7.13凌晨

 

盧月文  內蒙古包頭市昆區。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新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寂寞山村恋瘦子的床全在线阅读 |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免费视频| 久久福利资源网站免费看| 你懂的在线播放| 桃花视频性视频|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 国产无套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香港台湾日本三级纶理在线视| 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大又粗又长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足本玉蒲团在线观看|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夫妇交换性2国语在线观看|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a级片免费网站|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3p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888米奇在线视频四色|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99热在线观看| yy6080午夜一级毛片超清| 毛茸茸性XXXX毛茸茸毛茸茸|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久久精品视频网|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天天操视频夜夜|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