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糕
作者:李沖
我8歲的時候,奶奶生病了。印象中奶奶病的不輕,總見到父親把奶奶從醫院接回家的那陣子,經常偷偷地抹眼淚。
奶奶呢,一開始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嚴重,讓她臥床休息總是不聽,還是幫著爺爺織布做著紡紗的活兒,只要一見到我,總是笑癟了嘴的樣子。
我每次放學回家,大老遠奶奶就能聽到我放學回家的步子聲了,奶奶總是樂呵呵地站在門口等我,也總會把她中午省吃的飯菜給我熱熱吃,每次吃上奶奶熱的飯菜,那種香甜的味道彌漫了整個屋子;我總會坐在奶奶的腿上,告訴奶奶好吃,這時候的奶奶應該是最開心的時候了。
放學回家的“奶奶餐”是奶奶給我養成的習慣,她總是把我最喜歡吃的飯菜省下來留給我吃。
奶奶生病的那段日子,我漸漸發現每次回家她省下來的飯菜越來越多了,吃的時候也總會夾點好吃的塞到奶奶的口里,奶奶呢,總是笑著讓我多吃些。
因為奶奶生病,左鄰右舍家里親眷來看她的人越來越多了,家里的糕點也就多了起來,奶奶總是把這些糕點裝在提籃里,用一塊藍布罩上,掛在天井的屋檐下,這樣可以防止蟲咬霉變;奶奶是舍不得吃這些糕點的,總是給我留著。
記得有一天下午放學回家,我沒有看到門口等著我的奶奶,我忙走進屋里,見到奶奶躺在床上,爺爺拿著提籃里的雞蛋糕給奶奶吃;奶奶見我到家了,把她舍不得吃的雞蛋糕遞給我,要我吃下去。
爺爺皺了皺眉頭對我說,你奶奶這些天胃口不好,吃不下飯,這些糕點呢,她總是說留給你吃,這雞蛋糕你吃了吧。
接過奶奶遞給我的松軟、香甜的雞蛋糕,我開心地蹦了起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完全陶醉在雞蛋糕的香味里了。
奶奶見我開心的吃相笑了起來,要我慢點吃不要噎著。
雞蛋糕應該是我小時候記憶中最好吃也最愛吃的糕點了。
那段日子,只要一放學,我總是第一個沖出教室,奔著回家看奶奶,吃奶奶給我的雞蛋糕。
有一天放學回家,記得是個下雨天,全身淋濕了的我,好想到家奶奶像往常一樣,給我換上一套干凈的衣服啊!
可一到家看到的是,奶奶的床前圍了很多人,床前的父親見到我,急忙叫我過去看奶奶。
我沖進人群來到奶奶的床前,我突然發現這時候的奶奶已經認不出我了,我拉著奶奶的手,嘴里不停地喊著奶奶,看著奶奶痛苦地略含微笑著閉上了眼睛。
當我看到奶奶枕邊留著的雞蛋糕,我忍不住大聲哭了起來。
我知道,我握著的奶奶的手里,再也沒有給我的雞蛋糕了。
從那時起,我就一直惦念著雞蛋糕,對雞蛋糕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愫;只要一吃到雞蛋糕,便會想到奶奶,因為雞蛋糕里有奶奶疼我愛我的味道!
作者介紹:李沖,出生江蘇南通,新聞專業高級職稱,現在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工作。
同時兼任中國紫砂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江蘇省收藏家協會紫砂鑒賞委員會主任。
在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福建日報》工作期間多次參加全國“兩會”采訪;先后采訪了胡錦濤、李鵬、劉華清、賈慶林、習近平、阿沛阿旺晉美、馬萬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采訪胡錦濤、阿沛阿旺晉美的《究竟是誰踐踏了西藏人權?又是誰保護了西藏人權?》、采訪李鵬的《農民向總理表心聲》、采訪馬萬祺的《今年心情不錯》獲得地方和部隊各項新聞獎,撰寫的報告文學《江山如此多嬌》被三聯書店出版社收錄慶祝建國60周年《60個瞬間》文選,《江山如此多嬌》還被選入湘教版第11冊語文課本。因新聞工作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被授予“九五期間福建對外宣傳先進個人”稱號,2021年11月,獲得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授予“從事新聞工作三十年"榮譽證書和榮譽證章。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