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父親
作者:錢緒彬
2023年歲末年初之際,我和好友鄧安一起驅車回到樂園老家,陪已是耄耋之年的父親過生日,內心格外高興。
12月19日15時整,我們到達大嫂家,也是父親居住的地方。鄧安特意給父親買的大米、米酒、草莓罐頭和紅酒等禮物,讓他笑瞇了眼。鄧安是我的娃娃朋友,老家隔得近,現居住長陽縣城。近年來,每次回老家,都和他一路同行。他雙親都在,甚是羨慕。而我只有父親健在。鄧安能經?;丶遗惆楦改?,而我因工作原因,一年難回幾次家。陪伴父母是最好的孝敬,可我卻很難做到。好在,這次回老家,總算待了半個月時間,這是我自離開家后,回去時間最長的一次,卻苦苦等待了30多年。
在老家,每天陪在父親身邊,一起吃飯,喝酒,打牌,散步,聊天等,見他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好不開心,就連鄰居見了都說“你回來后老人家的氣色好多了”。
父親畢竟是87歲高齡的人了,牙不好,吃飯慢,每次都是邊喝水邊吃,稍微快一點就會噎著。每次吃飯,我盡量坐在他旁邊,幫他夾菜、倒水等,平常,都是大嫂和侄媳婦在做。父親吃得很清淡,對原本不咸的菜,都說“好咸”。每次用湯拌飯吃時,都要加白開水。每當看見父親吃飯難以下咽的表情時,感到愛莫能助,心酸難過。
人一旦上了年紀,吃喝拉撒都不方便。父親不僅吃飯慢,上廁所也急不得,每隔幾分鐘都要偷偷地看看,生怕出意外。從我記事起,就知道父親有每天洗澡的習慣,在當地叫“洗汗”,無論春夏秋冬,不管多冷多熱,他都堅持洗熱水澡,從未間斷。他每次都是燒水用洗澡盆洗,從來不洗淋浴,而且水越燙越好。幾年前,他去宜昌我家玩,教他洗淋浴,他不愿意,只好用盆接水洗。不洗淋浴也好,怕他摔傷。這次,看見父親洗澡時瘦得皮包骨的身體時,心里不是滋味。父親每次洗完澡,都沒力氣倒水,都是大嫂和侄媳婦幫的忙。
由于我和二哥在外地成家,父親又不愿離開老家,贍養他的重任自然落在大嫂及家人肩上。大嫂和侄媳婦每天早上輪流給父親用開水沖一碗參有糖和豬油的雞蛋湯,補充營養,同時還不厭其煩地將口服藥和水遞到父親手上。正是有了她們長年累月對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才使他活到這個歲數,感謝她們的默默付出。
父親幾年沒端酒杯了,就連過年也一樣。而生日那天,他破例端起酒杯助興,久違的一幕,家人都沒想到。從此,他一喝而不可收拾,不僅在家里喝,外出吃年豬飯也喝,都只喝一點,湊熱鬧。父親本是喝酒之人,有量也有癮,突然之間,說不喝就不喝了,還有點不習慣。每次回老家,都想陪他喝點。問他咋不喝酒了?他說“喝了頭疼”,不是好現象。喝酒人每天少量飲酒,可以活血化瘀,對身體有益。父親幾年不喝酒,家里儲存了不少陳年老酒,每次回家都會親近它,可惜父親不能喝了。這次他重端酒杯,是好事。一切隨他意,喝不喝、喝多少,都由他說了算。父親是當地健在的最老的赤腳醫生,喝酒的度自然把握得好。
這次回老家,頗有口福,正趕上左鄰右舍殺年豬,包括大嫂家,先后吃了4家年豬飯。每次都是陪著精氣漸旺的父親一起前往。每到一家,都是熱情接待,客人少則10多個,多則20多個。大家圍坐在一起,邊拉家常,邊品嘗各種土家菜,男女老少舉杯暢飲,熱鬧氣氛不亞于過年。
這次吃年豬飯有兩戶曾經是貧困戶,但從飯菜質量上看,沒啥區別,都過上了好日子。每家每戶通過蒸、煮、炒、煎、炸、拌等烹飪方式,做出來的各種菜,色香味齊全,看了就嘴饞。葷菜有:豬肉、羊肉、牛肉、魚、雞等,素材是:白菜、香菜、土豆、蘿卜、魔芋、花生等,葷素食材大多是自家現成的,隨便一做就是10多個菜,鮮美味道不遜色于餐館和酒店。
年豬飯最后一戶是大嫂家,也是最熱鬧的一次,日期特定在元旦,上班族和學生都能參加,除周圍鄰居外,還有從宜昌、長陽等地趕回家的子孫們,共有34人,先后坐了三桌,比過年人還多。
大嫂家的三頭豬和一只羊是頭天晚上殺的,殺豬佬太忙了,天上掛著一輪殘月,還聽見豬的慘叫聲。大嫂家還是第一次晚上殺豬,忙得她腰酸背疼,父親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累得哼個不停,我也覺得比前幾天劈柴還累。
多年沒在大嫂家吃年豬飯了,熱鬧程度出乎意料。由于客人多,請人幫忙的人也多。大家歡聚在一起,共同做菜,一起分享,其樂融融。寧靜的村莊,各種菜香味鉆出廚房,擠出門窗,浮在村莊空氣里。那氣味穿堂過戶,傳遞著入冬進臘的消息。
吃年豬飯另一大收獲是,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老同學、老朋友和老熟人等,倍感親切,格外開心,都有說不完的話,總體感受是,都在漸漸變老,歲月不饒人。為家鄉這種和諧的風俗習慣點贊。
陪伴父親并不容易,因為他不僅視力、聽力不好,而且腿腳也無力,說話費勁,走路費力,看東西也模糊,找不到好的陪伴方式——最想和他聊聊天。陪他打牌最開心,但必須三人,也不可能天天有人陪。有時候,叫來幺叔和姑爹陪他玩牌,打到深夜,還不愿散場。元旦那天,陪父親玩牌的人多,從早笑到晚。很多時候,我都是靜靜地陪坐在父親身邊,只要他好好地,心里就踏實。有一天,我請鄧安幫他理發,可能是我幫他洗頭時著涼了,幾天吃不下飯,哼聲不斷,讓人擔心。
父親煙癮大,每天至少抽一兩包,他的衣服,除新買的外,都有大小不等的若干個窟窿,都是被燒的。人老了,僅有的喜好,不忍心讓他戒,也戒不掉。每次看見父親叼著躍躍欲墜的煙灰時,就提醒他彈一下,算是無聲的反抗。也不怪父親,都這把年紀了,每天除抽煙外,沒其他事可做,成天干坐著,很無聊。
父親還喜歡打花牌(十七個)。打牌人都知道,花牌一般是3個人打,每人起25張牌,莊家起26張出牌。由于手拿的牌多,父親已無法把牌捋好拿整齊,不是重牌,就是拿得太散太松,一抽牌牌就掉落了。說白了,他已不適合打牌。為了陪他玩,便改為刷刁子,即出牌人起5張,其他人起4張,兩人以上都可以打,人越多越好。就連這幾張牌,父親還會出錯,好心提醒他,還不耐煩,都是陪他開心,沒人計較。
幾十年沒在老家慶元旦迎新年了,既新鮮,又難得。陪父親等家人圍坐在火爐前,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新年賀詞,別有一番感受,一句“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的溫暖話語,道出了老百姓的心聲,祝福家鄉父老2024年越來越好!
陪伴父親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有事又要離開。希望下次陪伴的時間更長些,讓他安享晚年。
作者簡介:錢緒彬,湖北長陽人,中國鐵路作協會員,宜昌市作協會員。作品散見于各類報刊、網站和微信平臺。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