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潤似玉 柔情若絲
——側記中共漢壽縣委原書記周立民
作者 楊遠新
中共漢壽縣委原書記周立民
縱觀古今長壽之星,或如江水,越深越澄澈,或似山巒,越高越峻秀,或像青松,越直越挺拔。今年93歲的中共漢壽縣委原書記周立民,不僅人生壽命之長,也是在任上時間最長的,因而他有水的碧澄,有峰的峻秀,有松的挺拔,有玉的溫潤。浮躁的人走近他,會變得安靜,狂妄的人走近他,會變得虛心。周立民擔任縣委書記時,特別的關心他人,往往到了心細若絲,溫暖如陽的程度。對上如此,對下亦然。
時間回到1979年12月22日10時50分,中顧委委員、中紀委常委、中組部顧問帥孟奇乘坐一輛乳白色的面包車,抵達漢壽縣委機關縣委常委樓前的水泥場坪上,車門拉開,秘書陳雙璧和省委接待處的柳女士攙扶她下車。此時,陰沉的天空突下小雨,周立民似乎早有觀察和準備,他撐開手中的雨傘迎上前,對帥孟奇說:“帥媽媽,歡迎您回家鄉!”
帥孟奇說:“到了老家,不要歡迎得。”
周立民拉著她的手問:“就請您住在縣委機關,您看要得啵?”
帥孟奇連聲說:“蠻好!蠻好!”
于是,周立民把帥孟奇扶進縣委常委樓第一層的一間房子里。他與縣委一班人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安排,主要考慮到她眼睛不好,腿也不利索,住在縣委機關里面,既安靜,又方便,更安全。陳雙璧也被安排住在隔壁的房間。
這時,周立民又對帥孟奇說:“給您老弄點野鴨兒燉蘿卜吃。這個菜,北京不容易吃到。”
帥孟奇說:“那好!那好!這個菜我喜歡。”
陳雙璧接話道:“帥媽媽最喜歡吃野鴨兒燉蘿卜。”
第二天9時30分,周立民陪同帥孟奇,給她的入黨介紹人詹樂貧掃墓。她踏上兩級石階,登上烈士墓,從左側輕輕地走到碑文前,極力睜大眼睛貼上去,想看清上面的內容。周立民知道她的眼睛被國民黨反動派折磨壞了,左眼失明,右眼僅剩零點四的視力,連忙對她說:“帥媽媽,這就是您在黨的七大會議上寫的那篇紀念詹樂貧同志的文章,曾在1958年黨的生日那天的《漢壽報》上頭版頭條發表。”“哦!三十多年噠。”她又往前湊了湊。周立民又連忙說:“我念給您老聽吧!”帥孟奇連連點頭:“好!好!”周立民滿懷深情地念道:“詹樂貧同志從小到犧牲的緊要關頭,都是替群眾說話,替群眾辦事。被押送到刑場時,反動派將砂石塞在他口內,用牛皮帶捆著。他用死力撐開發出最后一句呼聲:‘共產黨萬歲!’未到刑場,頭就被砍掉了。當頭懸掛在五門時,那兩只眼睛還鼓得大大的,作最后對統治者的憤恨!”
帥孟奇移動手中黃澄澄的拐杖,從墓后緩步移到墓前,接連三鞠躬。周立民及時遞上一把黑漆方凳,央求帥老坐下。這時的帥孟奇已經是82歲高齡的人了,年老體弱,1932年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南京監獄,她受盡老虎杠、辣椒水、南竹簽的折磨,雙腿、雙眼、雙乳,均遭嚴重摧殘。周立民理解他對烈士的情感之深,料定短時間內不舍得離去,所以事先早有預備。
當時我作為現場采訪者,親眼目睹了這些細節,既感動,又欽佩。覺得他與別的縣委書記比起來有所不同,有的似火,有的如鋼,有的像鐵,但他卻溫潤似玉,柔情若絲。
然而,也有人不這么認為,而且是他最親近、最尊重、最關心的人。我曾親耳聽到了對他的批評和抱怨。那是1982年9月中旬的一天,我隨他到毛家灘公社調研農村專業戶、萬元戶的發展狀況,他忙里抽空,領著我一起上門看望他的姑姑。老人的住處十分簡陋。他放下手中的禮品,自己拉把木椅,坐在姑姑一旁,問長問短。離開時,我當然是走在他的后面,他的姑姑拉著我的手說:“他這個人很孝順,可就是死板,寧可照顧別人,也不照顧俺周家屋里的人,這些年,他沒有把周家的人搞出去一個,只有他自己的官越做越大。”
在我看來,他對革命前輩帥孟奇,和對自己姑姑的那種細致入微的關愛,都是發自內心的,也是誠懇的。帥孟奇曾在十分正規的場合,而且是在周立民無形中受到冤屈,人生處于低谷之際,對他當眾夸贊:“周立民是個好人,是個值得信賴的人!”但是,他的姑姑卻私底下對他滿是埋怨。我想,正是姑姑對他的這種埋怨,表現出了作為縣委書記的他,心中盛得下天,裝得下地,唯獨容不下特權的存在。正因為有他這樣的縣委書記以身作則治理一方,我黨百年征途中,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帶領人民站起來、富起來,過上美好的生活。
也就是那次跟隨他下鄉調研,我對他有了更多地了解,他一身儒雅之氣,對下屬連重話都很少說一句,但他柔中有剛,說一不二,雷厲風行。他起床十分迅速,吃飯特別快,喊休息就休息,干起工作來不要命,也絕不允許下屬馬虎對待。他如果對誰不滿意,不像有的人動怒,瞪大眼睛盯著你,恰恰相反,他是把眼皮低下去,根本不看你。全縣干部都曉得他這個特點。所以他部署的工作,大家都盡力按他的要求去完成,不讓他在自己面前低下眼皮。如果他對誰低了眼皮,誰的前程就會大打折扣。
那年當我們調研到坡頭公社坡頭大隊那天,所發生的感人一幕,至今令我難忘。大隊秘書楊長喜的堂客在1972年被雷打死了,留下全家8口人,他既當爹,又當媽,已有十年之久。
周立民見面就批評他說:“早就要你接個內當家,好幫你調排理事,你都50歲的人了,這個任務為什么還不完成?”
楊長喜笑嘻嘻地對他說:“這些年您一直關心著我。我很感謝。”他轉對我們幾個隨行人員說:“你們都不曉得吧?我跟著周書記在安鄉縣搞社教期間,他是團長兼隊長,帶一幫大學生哥哥,農民只有兩個,我是其中一個。當地一些人評價周書記,他一天到晚不做聲,這人只怕蠻狠羅。周書記跟隊上的一些婦女撿棉花,那些女的快活得很,找他開玩笑,他橫直不做聲,只埋到腦殼撿。那些女的問我:這個人是搞么得的呀?那時候是不準公開職務的。我說,不曉得他是搞么得的,跟我一樣的,都是做工的。”
周立民嘿嘿直笑,說:“那些事你都還記得。”接著轉入調研話題。他問:“老楊!依你看,在你們大隊搞么得副業最賺錢?”
楊長喜回答:“養豬、養鵝、養蜂、養蠶,還有養魚,在俺這里最賺錢。這幾項被人們通通認識了,嘗到甜頭了。其次是做磚,群眾還是相信手板的磚,耐用,結實。這幾項搞好了,人平毛收入至少500元。就拿我家來說,養兩桶蜂,不出門追花,一年四季都在自己家里,一桶蜂收入80元,如果哪里花季,就把蜂運到哪里去,每桶蜂收入至少200多元。我家還養了幾十只鴨,收入也還不錯。你要俺領頭做萬元戶,俺會照你講的做。我過去聽你的,工作沒有出過錯;如今聽你的,工作起來更加不會出錯。”
周立民說:“我交代的有一件事,你就一直沒有做呀!”
楊長喜連聲說:“我做!我做!我向你保證,今年一定把老伴找好,結婚了過年。你看要得啵?”
周立民說:“那當然要得呀!你定好了結婚時間,通知一聲,我就來送恭賀,喝喜酒。”
那天離開坡頭大隊,前往紅星大隊調研。這里是女革命家帥孟奇的故鄉,如今改名陳家灣村。她在此地出生、成長,使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了傳奇色彩。從1977年到1979年,周立民曾在這個大隊蹲點,與大隊黨支部書記郭學虎是老熟人。兩人見面,周立民開口就問:“聽說你生病了,搞藥了沒有?要到縣人民醫院去做個檢查,把病找準,才好服藥。你是紅星大隊的帶頭人,你要是病倒了,紅星大隊的經濟發展就會受影響,我不好向帥孟奇同志作交代。”
郭學虎說:“吃了三服中藥就好噠。周書記放心,我的體子硬得很。我要和大家一起把紅星大隊搞得像華西大隊一樣,讓群眾都過上好日子,向帥老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傍晚,我們返回坡頭公社的路上,看見雜交水稻長勢很好,都感到很興奮。周立民對坐在他身后的公社黨委書記周顯明說:“抓工作就是要有點斗勁。看到好的事情,就硬要搞,莫怕!怕么得呢!種雜交水稻今年嘗到了甜頭,明年還可以大上。縣種子公司到外頭組織雜交稻種子去噠,你跟他們聯系,多搞點。”
說話間,吉普車經過一道排水渠,渠內流水嘩嘩。周立民的神色突然變得嚴峻起來,他對周顯明問:“為什么還有這么大的水流下來呢?這是提了閘呀!這個時候還提閘搞么得嘛!嗯!天氣不熱,田里又不需要水。這水一流下來,水勢好大!你不記得子健同志在這里的時候,對水管得好緊啦!”
周立民口中的子健同志,就是前任坡頭公社黨委書記黃子健,兩年前調任縣農委主任,他向縣委推薦5個公社黨委副書記中最年輕的周顯明接任。那兩年,周立民深入坡頭公社的次數,比起到別的公社要多,他是利用一切機會對周顯明手把手地教。旁聽的我感覺到他像嚴父教子一般。
周顯明望著窗外,靜靜地聽著,連連點頭。
回到公社,周立民要我跟縣委辦秘書王利亞講,打電話問縣氣象站,看近幾天天氣怎么樣。他又對我說:“遠新你今天有空,去看看丈母娘!”
他的心好細,把這都裝在心上。我感激地說:“要得。我聽你的。”我岳父岳母家與公社機關一墻之隔。我來到岳父岳母家,我那擔任坡頭公社黨委委員、司法員的岳父在十幾里外的明星大隊蹲點,已經半個月沒有回家了,我那在坡頭公社綜合廠做縫紉的丈母娘,還在單位加班,只有11歲的小舅子在家。我沒有久留。
我回到公社招待所,吃晚飯的時間還沒有到,周立民與縣委常委兼縣計委主任王少春、縣農委主任黃子健、縣經管科科長陳福初正在玩跑符字牌。他輸了,頭上頂個枕頭。那樣子雖有幾分滑稽,但更讓人感到他親切隨和。我站在一旁觀看。周立民問:“遠新你會打跑符字啵?”我回答:“學過兩盤,只曉得一滴滴兒。”周立民邊出牌邊說:“這東西消磨時間,你不要學。”
我記住了他的話,一生從來不摸跑符字牌。
那次隨周立民調研,幾乎走遍了漢壽縣的山山水水,我不僅對他如何發展專業戶、萬元戶的思路有了清晰地了解,對他的身世也知道得更加全面。
上世紀60年代的漢壽縣委書記詹順初,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周立民近影,前者現已94歲高齡,曾長期擔任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后者現已93歲高齡,曾長期擔任中共漢壽縣委書記
他1932年1月10日出生于漢壽縣毛家灘鄉牛路村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1952年10月1日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在而立之年就創造出了驚人的業績。那是1959年到1963年10月,他擔任漢壽縣洲口公社黨委書記的四年里,大多數時間扎根在小港大隊十三生產隊蹲點,和農民朋友天天吃住在一起,交知心朋友,創造出全新的管理經驗,在全公社進行推廣,使得全社連續幾年獲得糧食大豐收。他總結這個隊的管理經驗,向上匯報,引起各級領導重視,相繼作出推廣小港十三隊經營管理經驗的決定。這引起了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的重視,親臨小港十三隊,作深入細致地考察,將新的管理經驗形成書面材料,呈報給黨中央。毛澤東主席閱后立即批示:發各省、市、區黨委。并批給《人民日報》,該報頭版頭條刊登了小港十三隊的經驗材料。這對促進全國農業增產增收,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他擔任縣委書記的七年中,工作務實,成績顯著。省報及中央報刊發表多篇重頭文章予以報道,那些年贊揚之聲也多了,但他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時時處處告誡自己,越是工作成績顯著,越要謙虛謹慎,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他對自己規定了五條,即做事敢擔當,掌權不專權,凡縣里的重大事情決策,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全都通過常委會決定,決不獨斷專行;自己不經管縣里的財物,花大錢由常委會研究決定,花小錢由管財貿的副縣長一支筆審批;對干部的任免提拔由組織部考察,然后提交常委會議集體討論通過,任人唯賢,決不搞個人恩怨,任人唯親;決不收取任何個人和任何單位贈送的錢和物;嚴格財經紀律,不用公款請客送禮。他在長達七年的縣委書記生涯里,努力干好本職工作,做到上對得起領導,下對得起群眾。用他自己的話來概括,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旅程。
2016年10月6日,周立民(右二)羅延福(右三)夫婦與昔日下屬合影,前排右一周世盈(原漢壽縣委常委兼宣傳部部長)、前排左一喻平(原漢壽縣副縣長李新國遺霜、漢壽縣財政局干部)、前排左二李永翠(原漢壽縣文聯副主席陳定熙遺霜、縣血防醫院大夫),后排右起高建華(原漢劇團團長)、陳雙娥(原漢壽縣供銷社會計師)、邱鵬飛(原漢壽縣文廣新旅局局長)、楊遠新(原漢壽縣文聯專干)、田五一(原漢壽縣房產協會秘書長)
他卸任離休后的生活,充實而又平靜,重拾年青時的愛好,每天堅持撰文、書法、作畫、唱戲,修身養性,陶冶情操。迄今已出版三本畫冊,受到讀者們的喜愛。他先后受聘于縣京劇協會任名譽會會長,保健協會顧問。他多次率京劇協會代表團參加省、市京劇票友大賽,并取得各項獎杯。2009年8月他帶領3名京劇協會成員參加全國京劇票友訪臺交流活動,并參訪各集團、縣敬老院進行慰問演出活動。
如今,他自稱是90后,像年輕人一樣看書,閱覽手機上的新聞。他始終以一個老黨員的身份叮囑下一代,好好學習,不忘黨恩。他以身作則,活到老學到老,有一份熱發一份光。
他歷經近百年風雨,隨著年歲增高,變得更加豁達開朗,更加溫潤如玉。你若走近他,靈魂將受到熏陶,也會變得像他一樣純潔無瑕,成為長壽之星。(本文供圖:周立民 楊遠新)
2024年1月13日、21日于蒙特利爾18195號
2016年10月6日本文作者楊遠新與中共漢壽縣委原書記周立民合影
【作者簡介】
楊遠新,湖南漢壽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湖南省公安廳高級一級警長、三級警監。出版有18卷本880萬字《楊遠新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春柳湖》(全四部)《愛海恨涯》《紅顏貪官》《百變神探》,兒童長篇小說《歡笑的碧蓮河》《險走洞庭湖》《霧過洞庭湖》《孤膽邱克》,兒童中短篇小說集《落空的晚宴》,長篇報告文學《內地刑警與香港警方聯合大行動》《創造奇跡的人們》《奇人帥孟奇》《縣委書記的15個日日夜夜》,長篇紀實文學《生死賭注》《生死抵押》《生死游戲》。散文《我的祖母》被編入大學教材。作品曾獲國家圖書獎、公安部金盾文學獎、湖南首屆文藝創作獎、湖南首屆兒童文學獎等。《春柳湖》(全四部)入圍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