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過了臘八就是年

過了臘八就是年

 

作者:江其田

 

小的時候,在我老家豫東有一句老話,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即臘月初八。離過年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在這一段時間,家家戶戶忙著蒸饃、烀肉,要準備過年了。在老家最有意思的喝臘八粥。

我娘用黏米(老家叫黏谷),熬臘八粥時,還放幾個紅棗,娘說:“吃紅棗,圖的是個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小孩早點長大。”因為年紀小,那個時候,沒有理解娘說的意思。

娘還會講民間故事。迷迷糊糊地記得,在我六、七歲的時候,也是過臘八節,她坐在堂屋里的八仙桌前,給我講了一個有關朱元璋的故事。故事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傳說,朱元璋小時給地主放牛,常因斷炊而饑餓。有一天,他在一間小屋內發現一個洞,他伸手下去一摸,卻是個老鼠的“糧倉”!掏出來的有大米、黃豆、紅棗、栗子等物,于是他把這些五谷雜糧一齊下鍋,煮了一鍋熱粥,喝起來香極了,后朱元璋當上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膩了,想換口味。臘八這天,他忽然想起兒時從老鼠洞掏糧煮粥的事,當下傳令御廚以各色谷果煮粥進食。吃后大悅,并將此粥賜名為“臘八粥”。故事雖然好,遺憾的是我沒有記住,為啥?因為我是個不懂事小孩唄。

后來我一年比一年長大了,上小學、到上初中,乃至到上高中,我從書本上,從長輩留下的故事中,學到了或者聽到了許多有關臘八節知識、喝臘八粥的地方風俗。

我國臘八粥的來歷,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臘月節,農歷十二月,人們習慣稱為“臘月”。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下令將每年十二月改稱為“臘月”。而“臘”這一詞到漢代才正式出現。這才是真正臘八粥的來歷。

 把農歷十二月稱為“臘月”的原因:《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歷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了。

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閑的人們無事可干,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臘八粥也是臘月的一種習俗,臘八粥的來歷也由此而來了。

據說臘八粥創始者是佛教的釋迦牟尼,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兒子,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后來,發現苦行并非解脫之道,于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給他吃。吃完之后,釋迦牟尼的體力恢復,隨后,在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

在老家時,我還聽說這樣一個民間故事:相傳,在早些年,有這么一個四口之家,老兩口和兩個兒子。老兩口非常勤快,一年到頭干著地里的莊稼活。春耕夏鋤秋收,兢兢業業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樣糧食是大囤滿、小囤流。他們家院里還有棵大棗樹,老兩口精心培育,結出的棗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賣,能賣好多好多銀錢,小日子過得挺富裕。

老兩口緊緊巴巴地奔日子,就為給兩個兒子娶上媳婦。眼看兒子一天天都到了該娶媳婦的歲數了,老兩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親臨死的時候囑咐哥倆兒好好種莊稼;老母親臨死的時候囑咐哥倆兒好好保養院里的棗樹,攢錢存糧留著娶媳婦。四口之家現在光剩下哥兒倆過日子了。哥哥看到這大囤滿小囤流的糧食,對弟弟說:“咱們有這么多的糧食,夠了,今年歇一年吧!”弟弟說:“今年這棗樹也不當緊了,反正咱們也不缺棗吃。”就這樣,哥兒倆越來越懶,越來越饞。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樂,沒幾年就把糧食吃完了,院里的棗樹呢,結的棗也一年不如一年了。這年到了臘月初八,家里實在沒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辦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掃帚,弟弟拿來一個小簸箕,到先前盛糧食的大囤底、小囤縫里掃呀掃的,從這里掃來一把黃米粒,從那里尋出一把紅豆來,就這樣,雜糧五谷各湊幾把,數量不多,樣數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幾枚干紅棗,放到鍋里一齊煮了起來。煮好了,哥倆吃起這五谷雜糧湊合起來的粥,兩雙眼對望,才記起父母臨死前說的話,后悔極了。哥倆嘗到了懶的苦頭,敗子回頭,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來,像他們的.父母一樣,不幾年就又過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婦,有了孩子。為了記取懶的教訓,叫人千萬別忘了勤快節儉地過日子,從那以后,每逢農歷臘月初八那天,人們就吃用五谷雜糧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為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所以,人們都叫“臘八粥” 。

民間傳說,臘八節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岳飛死后,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民間還有傳說,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

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此來表示紀念。

在中國,民間吃“臘八粥”習俗,也比比皆是。古代民間有在冬至前后食用“赤豆粥”的習俗。早在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每逢十二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個寺院送七寶五味粥讓門徒斗飲,稱之為“臘八粥”,又稱“佛粥”。宋朝吳自牧撰《夢梁錄》卷六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此時,臘八煮粥已成民間食俗,不過,當時帝王還以此來籠絡眾臣。宋代大詩人陸游詩中說:“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也說的是臘八送粥之事。元人孫國敕作《燕都游覽志》云:“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以米果雜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循宋時故事。”《永樂大典》記述“是月八日,禪家謂之臘八日,煮經糟粥以供佛飯僧”。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里則稱“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頗有京城特色。

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將北京安定門內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每逢臘八日,在宮內萬福閣等處,用鍋煮臘八粥并請來喇嘛僧人誦經,然后將粥分給各王宮大臣,品嘗食用以度節日。《光緒順天府志》又云:“每歲臘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監視,蓋供上膳焉。”臘八粥不僅為僧侶享用,民間也很盛行。周密《武林舊事》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燕京歲時——臘八粥》記:“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燕都游覽志》也有記載,十二月八日,民間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多者為勝。作為一種民間風俗,夏歷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

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

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后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

由于各地風俗不一樣,煮臘八粥,也具有千秋。我的老家河南煮臘八粥,是用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來年五谷豐登。在我們臨近的山東,煮臘八粥是用意米仁、桂圓、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還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水果,是為點綴。這種粥專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還有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說是給孔府里當差們喝的。孰真孰假,反正我是沒有去考證的。

在我們河南省西面的山西煮臘八粥,是在臘月初四,或初五,就把糯小米用溫水泡上,待到初七,把米淘洗一遍,把備好的佐料黃豆之類的東西精揀,洗潔凈,再浸泡十幾分鐘,再把浸泡后的水倒掉,洗過就可以入鍋了。先是把洗好的佐料,放到鍋內煮,煮熟后撈出,然后再把洗好的糯小米放入其中,如水不多,可適當加點,再用溫火開頭熬,隔一會兒,要邊熬、邊把鍋向同一個方向旋轉,以免米粒兒粘鍋、燒焦,待到米熟之后,把煮好的佐料和米混合,攪拌均勻后,香噴噴的臘八粥就可以出鍋了,在選擇臘八粥的配料上,這里的人們是用小米,加以豇豆、小豆、綠豆、小棗,還有粘黃米、大米、江米等煮臘八粥的。

在陜西,臘八這一天,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選酌定。倘是午間吃,還要在粥內煮上些面條,全家人團聚共餐。吃完以后,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

還有江蘇臘八粥蘇州人,在煮臘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

天津人煮臘八粥也根據當地人的口味而定。在煮臘八粥時,加一點蓮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麥仁、粘秫米、粘黃米、云豆、綠豆、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和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具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等功效。

 由此可見,煮臘八粥真的是一門學問,看起來好像是在處理飲食的問題,其實在制作臘八粥的過程當中,也是在讓我們體會如何做事做人。吃臘八粥的意義,除了有紀念佛陀夜睹明星成道開悟的意義,還有:溫暖、圓滿、和諧、吉祥、健康、合作、營養、淡泊、方便、感恩、歡喜(以粥代茶)、結緣等意義。

現在的臘八粥的配料是依個人口味而定的,一般的有大米、花生、綠豆、紅豆、蓮子等。其他還有自選輔料的扁豆、紅棗、桂圓、山藥、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其他豆類、紅棗等煮的臘八粥。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新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放荡的女老板bd|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快点使劲舒服爽视频| 精品视频麻豆入口|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国产成人爱片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两性人xxxx高清免费| wwwxxx亚洲|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四虎成年永久免费网站|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粗大挺进朋友孕妇|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亚洲欧美乱日韩乱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里番肉本子同人全彩h| 中文字幕三级在线不卡| 免费国产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zooz人禽交免费|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北岛玲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乱子伦xxxx| 免费视频www| 国产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97性无码区免费| 久久66热这里只会有精品|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成年人在线网站| 欧美日韩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