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雨夜清柔》筆記(上)
作者:安玉琦
01
題記:山東作協原副主席左建明先生1998年2月鈐印贈予一部《雨夜清柔》,愛不釋手,拜讀再三,受益匪淺。尤其后記,雖不足二百字,但字字珠璣,耐人尋味:“我身后留下長長的一串生命落葉。那些葉片并不僅僅具有時間的意義,而是生命所汲取的自然精氣、世事煙塵,以及由此而生的感悟與沉思。在那零零落落的葉片中,光彩的被我從心靈中抽取出來,存放到這本書里。”
讀著這樣精深的文字,給人一種洗心革面的感受,甚至“產生一種心被掏空的感覺。”雖然“只想把流逝的生命追回”,但也“具備真誠的品質”。于是,我在該書扉頁上寫下了心得:拜讀左老大著,文如其人。情深意長,如兄長;誨人不倦,如師長;文以載道,如“道長”……
02
開篇《雨夜清柔》,文字很清麗。我讀過三兩遍,大都好的句子都能背下來,因為“文章很耐讀”,并且教導著“寬容以做人,激情以作文”。讀著這樣的文字,“而我怎么心如止水”呢?
在我看來,這篇美文是沉浸式的:“我從南門進去,迎面望見那個小姑娘仍舊拿著書倚在一鉤彎月之上。”這不會是幻覺吧?還是于少女的迷戀呢?
在漫步中,“有個男子抱了一個極小的孩子打湖邊橋上走過,那孩子挺淘氣,執意要以足戲水。……僅此一點,便可以跟他交個朋友了。”童叟不可欺。多么溫暖的人文情懷啊!
還有更美妙的,你看“高坡的涼亭下有一對情人在竊竊私語”,烘托得“雨夜更有些浪漫”。此乃天人合一,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這清柔美妙的雨夜,本不該沉思什么。”但是,“我忽然想起一幅著名油畫——《荒漠中的耶穌》”,因此“就有了一種宗教般地真誠,就有了托爾斯泰式的寬容”,所以“雨夜使這一角清寂之地與神圣博大的宇宙息息相通了。”
哦,“雨夜這回讓我給獨占了。”多么地灑脫、逍遙!
03
在《學畫瑣記》里,先生記述了青蔥歲月經歷:停課的無奈,窯廠的磨礪,“懇尋”的羞愧,學畫的轉機,暗戀的沖動……可謂一波三折,但豐富著人生,直到“一位帶兵的人一再勸我參軍。”或許“我與繪畫有了緣分”吧?
絕非自命不凡,我也有先生類似的際遇,但我不是“帶兵的人一再勸我參軍”的,而是心心念念想去參軍的。因為我知道,在那個年代,尤其農村的小伙子,只有投身于“革命大熔爐”,才能混出個“人模狗樣”。即使按期退伍,也有個“光榮之家”的身價——正如“土耗子”說的那樣,別看你俊模俏樣的,要是當不上兵,你連個媳子也說不上——多傷人心啊!所以,我得想方設法去當兵!
那是1969年春季,成都軍區來招鐵道兵,我毫不猶豫地積極報名,并且有幸給了體檢名額,可是瘦不拉幾不夠體重被涮下來。體檢前,帶兵的朱連長把我拽到芙蓉樹下,和藹可親地對我說,你合格了,我點名要你,到連部當通訊員,愿意學開車也可以。但是我被“涮哭”了,朱連長臉色也灰暗著,他說跟武裝部溝通一下,但武裝部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確保兵員質量”。后來,我跟朱連長通過不少信,他一再鼓勵我:你一定要當兵,當兵一定當個好兵!我將朱連長的囑托當成“座右銘”牢記心里。
到了1969年冬季,海軍又來招兵,說海軍是特種兵,所以競爭十分激烈,我村只分了兩個驗兵名額,幸虧我也列入其中。體檢那天,我生怕體重不夠,早飯多吃了兩個地瓜,多喝了兩碗糊嘟,叫尿憋得很不好受也舍不得去排泄,過磅秤時我咬著牙根往下踩腳……后來武裝部杜部長告訴我,林大夫“筆下留情”(其實只有88斤,標準體重為90斤以上):“體重不足,但發育良好。”由于林大夫“開恩”,我順利完成了體檢,再經過政審,我終于收到了“入伍通知書”——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難忘最具標志性的“偉大事件”。
我之所以十分欣賞《學畫瑣記》,因為我與先生有著“異曲同工”經歷。不過,我是《凡夫沾點“書法”之光》,不妨“曝光”如下:當年,連部文書被推薦上工農兵大學,連長、指導員見我瘦兒吧唧的像個“文弱書生”,怕在班里吃不下苦,便叫我接替文書。當時我心里直打“退堂鼓”……何德何能,豈敢承擔“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兩位連首長看出了我的思想顧慮,便鼓勵我說,你的字寫的不錯……
再后來,或許還是“書法”的“行頭”,我又調到處里(師級)提了書記(排級,專門負責開證明、通行證什么的)……因此,神圣的“書法”,于我來說,不止有著藝術之美,更有著成人之美啊!
對不住了《學畫瑣記》,跟著說了這么多“不著調”的話,貽笑大方!
04
《夢天池》,“幾十年來,天池多次光顧我的夢境。”我也有著先生這樣的渴望,曾在《坐著專列去北極》表露過心跡:“東北三省的省會我都去過兩三回,但最心念的是北極、滿洲里,還有長白山尤其天池。”
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先生看山看水尤其看天池慧眼洞深:“天池真是一面魔鏡,專門照射你生命中的弱質與病態。”而奔往天池的游客,帶著虔誠,帶著期望,帶著歡娛,或許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想看水怪)……而導游卻說:“天池神秘之美,非天子莫見也!京城有位大人物曾三次不辭勞頓前來目睹天池仙境,但是次次無果而歸。倒是鄧小平首次來長白山就看見了天池,于是欣然命筆,題下了‘天池’二字,現已成為網紅打卡地。”
而先生面向天池,它“在我的心靈深處留下永生難忘的神秘陰影。”這是因為,“我只能把原始森林的莊重肅穆氣氛理解為人類對天池的敬畏抑或是崇拜了,因為那氣氛絕非偶然。”是的,“——在這海拔兩千多米的高處,竟橫臥了近十平方公里的清澈之水!天池天池,真是天上之池啊!”
哇!我也來天池了。你看,天池欄桿跟前人頭攢動,烏央烏央擁擠著爭睹天池芳容。我終于瞧見了那汪湛藍無比的圣水,不過小了點,猶如放大了億萬倍的藍寶石。我寫下這樣的文字,絕無貶低天池之意,只怪筆力不支,還是先生領悟深透:“世界上錦繡山河何其多矣!而天池,你最好別去。”
“不過,不去終有一點缺憾!”
是啊,除此天池,天下何來天池?!
05
《飛越俄羅斯》,“它開始追趕太陽,這種馬拉松式的追趕將長達八個小時。而機翼下邊幾乎沒有云層。我可以從容地閱讀俄羅斯了。”
讀著這些文字,我也覺著太“從容”又太自在了。而我那年去俄羅斯旅游卻記下了《驚魂一刻》:“凱撒航班”從青島起飛才個把小時,突然傳來女播沉穩的聲音:“尊敬的各位乘客,航班需要降落首都機場,多謝合作!”一時間,乘客面面相覷,不知所言,心里自問:“航班不是直達嗎?”
我正好靠窗,又接近機翼,當飛機飛抵河北宣化山區時,排煙管里噴射出濃濃的黑煙,聽鄰座說,是在排泄汽油,載油過量不宜飛機降落。因此,飛機在這里環繞飛行了好多圈,最后安全降落首都機場。后來聽說導航雷達有點故障,但最終有驚無險。不過,航班延遲了近八個小時,雖然每人補了200元錢,還吃了一頓免費餐,但仍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啊!
當“凱撒航班”從首都機場再次起飛,朝著莫斯科飛行,飛行……而我一夜無眠,眼睛緊盯著航線屏幕,跟著飛機遨游夜空——其實呢,“飛機已經十分疲憊了。……它知道怎么也追不上前面的太陽。”所以,在凌晨三點別無選擇地降落在莫斯科機場。我們坐上大巴,俄羅斯八天之旅從此開始了。
不過,“我一直向往有一天能從滿洲里坐火車橫越西伯利亞,那才是真正的旅行”呢!
我期待著……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