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曲看見了樹
作者:池征遙
有朋自那曲來,告訴我他在那里看見了樹,這絕對是個好消息。
在生命極限的羌塘草原上的西藏那曲可以種樹了,讓我興奮不已,夜不能寐,因為我曾在那里工作過十一年。
這可謂是一條特大喜訊,但凡知道這個消息的人一定會奔走相告!
記得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那曲,室有一盆繡球、金錢樹、吊金鐘,庭有一株大黃植物就是非常奢侈豪華享受了。先行者絞盡腦汁多有建樹,終因條件所限未得其果。種樹成了第三代那曲人的一個夢,也是老西藏們的一個難以泯滅的心愿。如今那曲能種樹了,不是天方夜譚,已成眼前的實景圖!
那曲幅員遼闊,植樹造林,改造山河,改變生態生存環境,一舉多得,對提振民族經濟,與國與民,與你與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影響,非同一般,實乃可歌可泣!
盼綠色有樹,真的如同長久的光棍漢盼望著娶媳婦。
2009年,那曲地區懸賞10萬元號召種活一棵樹。2016年11月,在懸賞“英雄榜”出臺7年后,曾將我國八大沙漠之一庫布齊沙漠改造成世界綠色窗口的內蒙古億利資源集團揭了榜,僅用一年多時間在雪域高原那曲上演了綠色生命的傳奇。
總面積369674平方千米,人口49萬的那曲,地處藏北(西藏自治區北部)唐古拉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山脈、岡底斯山脈之間,這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高寒缺氧,綠色少見,是我國國土版圖上唯一的沒有樹木生長記載的最后一方荒野之地。面對白雪、荒原、高寒、缺氧、強風、強紫外線的藏北惡劣環境,屢創世界綠色神話的億利資源集團于2016年早春派出106名綠色先遣隊員挺進藏北,向那曲發出綠色宣戰。
一年多時間,億利這支綠色之旅想那曲所想,急那曲所急,克服各種嚴重的高原反應,以其超乎尋常的拼搏精神攻堅克難,終于讓云杉、高山柳、樟子松、白榆、圓柏、藏川楊、江孜沙棘、金露梅等11種樹木在那曲破天荒的生根吐綠。
曾經承擔該項目的副總裁,西藏指揮部總指揮方穎說,億利資源集團投資上千萬元資金在寒冷的高原那曲實施500余畝育苗示范項目和1500多畝試驗示范造林科研攻關項目獲得成功,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各個方面的幫助。
負責那曲高寒地區植樹重大科技攻關試驗的項目總經理郝偉說,之所以能夠打破世界屋脊那曲不能種樹的神話,得力于深坑育苗技術和覆膜育苗技術、日光溫室育苗技術、特制肥桶保水,保肥、保溫技術,風光互補土壤增溫技術,專用螺旋鉆植樹技術、防紫外線遮陽噴霧技術,特制容器植樹技術,精準施肥技術,防寒保溫技術以及客土換填防風技術等生物措施的科學實施與應用。
那曲終于能夠見到樹了,雖然還不多,廖若星辰,但它似一首生命之歌,以頑強的精神象征,向世人展現出一片光明美好的前景,堪稱奇觀,成為一道難得的風景線。
過去那曲人對植樹節沒有概念,為那曲無樹而興嘆。如今舊貌換新顏,信念不止,借植樹節東風,繼續大力推廣植樹造林,綠化點在增多面在延伸,改變了外地人對那曲的印象。
去那曲看樹,已經成為旅游觀光者和老西藏們新的愿望和念想。
【作者簡介】池征遙,筆名水也,男,漢族,1956年生人。有在西藏、甘肅及非洲工作經歷。退休前為《甘肅建設報》社長,現定居西安。擁有專業高級職稱。長期以來與文字為伍,尤其酷愛文學藝術,且多有文章發表在國家、地方刊物,獲得過眾多獎譽。被多個國家級媒體評聘為評論員、研究員、文化學者、文學領域優質作者,入選中國名人錄和世界文化名人名典。出版發行過專著專集。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