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花兒開了
作者:贠靖
這幾天路邊上、園子里的花兒全開了,熱熱鬧鬧的,令人有點措不及防。
最先開放的是梅花,“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闭€寒的一片蕭瑟中,輕煙薄寒,細雨霏霏。突然看見墻頭探岀一枝紅梅來,日子便就有了幾分春的韻味。
素心若雪,笑容帶香。梅花的種類是極多的,常見的有“紫梅”、“骨里紅”、“玉蝶”等。花白略帶淺紅,輕柔素雅,香味襲人。
在中國人的骨子里素來有一縷梅花情結(jié)。
早在宋元時代,梅詩、梅文、梅書、梅畫就曾盛行一時。詩人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曾寫下流芳千古的詠梅佳句。王安石贊美它“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在《紅樓夢》里,有大段關于梅花的描寫。寧國府的會芳園里種了許多梅花。書中寫道:“因東邊寧府中花園內(nèi)梅花盛開,賈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請賈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賞花。”
還有“頭一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雪,早晨起來,寶玉看到外面非常明亮,以為天晴了。推窗一看,原來是雪反射的光芒。雪尚未停,繼續(xù)下著鵝毛大雪?!睂氂瘛按┮患焉吡_呢狐皮襖子,罩一件海龍皮小小鷹膀褂,束了腰,披了玉針蓑,帶了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向蘆雪庵出發(fā)。走到山坡之下,順著山腳剛轉(zhuǎn)過去,已聞得一股寒香拂鼻。這寒香,縈縈繞繞,浮浮動動,沁人心脾。寶玉尋香,原來是妙玉的櫳翠庵的梅花香?!笆當?shù)株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寶玉便立住,細細地賞玩一回方走”。
梅花總是與“寒香”聯(lián)系在一起,給人以冰清玉潔,留香彌久的感覺。
或許有人會說它生不逢時,本是萬花首,生在寒野中。是徹骨的嚴寒使它變得沉默寡言。
看似冰冷,不動聲色,實則內(nèi)心火熱。似千軍萬馬,如奔騰的江河。外在的寒冷阻止不了它奔向春天的腳步。
踏雪尋梅,是多少人心中的詩意遠方。錚錚傲骨在風雪中常常定格成永恒。
在我國,栽植梅花由來已久,《書經(jīng)》云:“若作和羹,爾唯鹽梅?!薄对娊?jīng)·周南》云:“摽有梅,其實七兮!”在《秦風·終南》、《曹風·鸕鳩》等詩篇中,也都提到梅。而觀賞梅花的興起,則在漢初?!段骶╇s記》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朱梅,姻脂梅。”可見,那時的梅花是多么的稀缺和討人喜愛。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看到梅花,總讓人想起那些女中豪杰,如花木蘭、梁紅玉、唐賽兒、劉胡蘭、江竹筠等。她們都是英姿颯爽的巾幗英雄,為了心中的信仰出生入死,寧死不屈,活出了如梅花般高潔的品格與氣節(jié)。
接到梅花報春的訊令,緊跟其后開放的是桃花、杏花、紅葉李,還有玉蘭花。
桃花的開放是羞怯的、艾怨的,于片片綻開的綠葉中“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p>
每年的這個季節(jié),賞花的地方倒是不少。
秦嶺山下,春風十里桃花開,王莽桃園美如畫。漫山遍野的粉色桃花,在陽光下分外嬌羞,綿延數(shù)公里,映紅了十里王莽荷塘。
也有一說,崔護的《題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北闶浅鲎源颂?。
當年崔護參加完科考,到城南游玩,正是桃花漫天遍野盛開的美好季節(jié)。日高口渴,崔護敲開一戶人家的門借水喝。開門的是一位像桃花一樣紅潤純真的姑娘,兩人情愫暗生,只不過都埋藏在心里。等到第二年崔護中了進士再來此地時,姑娘卻郁郁而終。傷心不已的詩人于是題下這首流傳千古的情詩。煮一壺春色,將往事飲盡。
難怪桃花沾雨總濕面,常叫人生出無限憂傷與感慨。而桃花并未因內(nèi)心的憂郁、孤寂、憤懣而停止綻放。寒風中它把最美的一面給了蒼天大地,一抹脂紅祭出無限春色。
相比桃花的羞怯,杏花則要熱烈得多。枝頭上有抱著骨朵打著盹兒的,有半閉半合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也有擠擠攘攘開得一片雪白的。
在三月的春風里,城南的“杏花谷”大片杏花次第盛開,白、紅、粉相間的杏花,點染得層層溝壑花香滿谷,姿態(tài)萬千。
禮泉煙霞鎮(zhèn)山底村的萬畝杏花,依山傍水,恣意鋪排,更是將春天的訊息揮灑得滿眼都是。就連流向甘河水庫的峽谷里,也溢滿了花香。萬畝湖面杏花倒影如畫,老鷹在盤旋,鸕鶿、白鷺、天鵝在水里嬉戲,呈現(xiàn)出一派湖光山色的美麗畫卷。
紅葉李花瓣瑣碎,看似不起眼,但開放起來卻有著幾分如虹的氣勢。其樹干紫灰,小枝暗紅,花瓣潔白,花心紫紅?;ㄩ_時節(jié),蕩蕩乎如“紫氣東來”。
出身“寒微”的紅葉李,雖算不上富貴品種,但適應性極強。在初春的懵懂中,路邊上、公園里、河岸上、山崖上,開得沸沸揚揚,白一片紫一片,如漫天云霧在浮動。
風一吹,便下起了“李花雨”。洋洋灑灑中,這“灰姑娘”便有了幾分“浪漫”的氣質(zhì)。
也有人贊美紅葉李:“滿樹芳菲紅葉李,疏枝密蕾遍流霞。朱濃若杏夫妻相,粉淡如桃姊妹花?!彼鼪]有杏花的溫婉大氣,桃花的嬌美動人,卻如桃似杏,有著自身的樸素、雅致,不聲不響地,于瑣屑中成就大美。
玉蘭的盛開是靜悄悄的,一樹樹挺拔的枝干上,千朵萬朵碧玉盞,紅的、白的、紫的,如點燃春天的燈盞。
它是從遠古里點亮的碧玉盞。因其“色白微碧、香味似蘭”而得名。古人將其與海棠、牡丹、桂花稱為“玉堂富貴”。其栽培歷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據(jù)史料記載:“五代時南湖中建煙雨樓,樓前玉蘭花瑩潔清麗,與翠柏相掩映,挺出樓外,亦是奇觀。”杭州萬松嶺旁有一所“可園”,園內(nèi)廣植玉蘭。西湖上的天竺庭院內(nèi)至今尚保存一株五百年以上的古玉蘭。
有著千年風華的玉蘭花期又是短暫的,一般也就十到二十天。這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在南方有進食玉蘭的習俗。屈原《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記載。據(jù)說,有人將墜落的玉蘭花瓣撿了去煲粥、浸茶吃。我是不曾嘗試過的,但想來味道一定不俗。皆因那粥茶中有春天的味道,花香的味道。
玉蘭花還被視為純潔、高貴和無瑕的象征,是男女青年心中的愛情花。難怪在玉蘭花盛開的時節(jié),常會看到一對對夫婦、戀人,并著肩或牽著手,漫步在花海里,他們時而回眸,時而仰面凝望著頭頂隱隱浮動的燈盞,眼睛里也有無數(shù)燈盞在閃動。
歲歲花開似相識,年年花開不相同。春天其實就是一場花開花落!
山河染綠,飛鳥銜翠。往事知多少,心暖花自開。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