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父親
作者:行知
今夜又無眠,本也困了,閉上眼睛卻還是睡不著。是什么折磨著我,扣問自己,不清楚,也不明白,反正是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忽然想起今早看到一篇原國家領導人吳官正追憶母親的文章,既然睡不著,便也回憶一下自己的父親吧。父親的樣子依然歷歷在目:清瘦清瘦的、高高的個子,穿著洗了不知多少遍已經泛白、皺皺巴巴的藍色中山裝,戴著一頂帽沿已折、藍色的灰土帽子,腳上穿著一雙母親做的用條紋布蒙面、納了千層底的黑色布鞋,滿臉帶著撐起一個家、為親朋好友、莊鄉兄弟爺們奔波而留下的道道紅黑色的歲月刻痕。
記憶里,我的父親總是笑著的、樂呵呵的,一雙眼晴大大的,但總伴有血絲,透著股靈氣和聰明勁兒。父親從八歲始寄養到姥爺姥姥家里,哥哥弟弟(沒有姐妹)遠在另鄉,從小養成了與人為善、打成一片卻又不失獨立的生活習慣。我家住在村東頭,由于輩分小,他見人總是喊著“三舅、四舅,三姥爺、四姥爺”等,永遠是笑呵呵的,在外很少看到他的煩惱。在家里,有的時候父親就會和母親吵架,而且吵得很兇,小的時候我們嚇得直哭。到我上初中以后,父親就很少和母親吵架了。
在父親臨去世前,他給我們說:“我走了,我想你們不會舍了你娘,我也沒什么掛念的。”實際上,父親最最掛念的就是母親,他直至去世前從未糊涂過,是個明白人。在家里的時候,父親受了村里人的委屈,也會悶悶不樂,但從未怨天尤人,也從未有過過多的情緒波動,只是給我說說。我是家里最愿意傾聽父親訴說和講述家里家外事的孩子,也是最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特別是在取得成績的時候——向父親訴說的人。現在父親走了,無論取得什么成績和進步,再也找不到人訴說了,每念于此頓覺世界暗淡無光。我想你了,父親!
今天漫無目的寫了這些,憶了這么多,緣于環境,緣于今天無比牽掛的事,緣于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更讓自己無比懷念父親勤懇勞苦卻自信快樂的一生。對父親的想念,令我不禁淚如泉涌,愿我的父親常回我的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