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集錦(十六)
作者:徐業君
一、逝去的舒適時光
那時候,日子似乎過得特別舒服,簡單而純粹。每當夏日的傍晚,微風輕拂,空氣中帶著一絲絲涼意,我們坐在屋前的場地上,享受著自然的饋贈。沒有空調,只有自然的微風,卻足以驅散一天的疲憊。
那時的我們,總是容易感到滿足。即使是一碗簡單的涼面,也能讓我們吃得津津有味,滿足感油然而生。而如今,面對琳瑯滿目的美食,我們卻往往難以找到那份簡單的快樂。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似乎變得越來越復雜。我們追求更多的物質享受,卻往往忽略了內心的需求。空調、WiFi、智能手機……這些現代化的設備,雖然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卻也讓我們逐漸失去了與自然的聯系。
現在的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舒適的環境,卻忘記了什么是真正的舒適。空調的冷風雖然可以驅趕炎熱,但卻無法替代自然的微風帶給我們的那份寧靜與愜意。
我們總是在忙碌中追求更多的舒適與便利,卻忽略了生活中最簡單、最美好的部分。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心靈上的寧靜與滿足。
回想起那時候的日子,我深感現在的我們似乎失去了什么。或許,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物質享受,而是那份簡單、純粹的生活態度。讓我們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找回那份逝去的舒適時光。
二、時光之泣
夜深人靜,我獨自一人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的明月,聽著遠處的蛙鳴。忽然,一陣蚊子的嗡嗡聲打破了夜的寧靜,讓我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小時候的夏天,蚊子總是特別多。每當夜幕降臨,蚊子們便如同惡魔般圍攻而來,讓人無法安寧。那時候,我們家并沒有現在這么先進的驅蚊設備,只有幾盤蚊香和一些傳統的驅蚊方法。
然而,即使面對蚊子的圍攻,我們一家三口卻總是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記得那時候,爸爸和媽媽總會在地壩上鋪上一張涼席,然后點上幾盤蚊香,一家三口便躺在涼席上,享受著夏日的涼爽和寧靜。
每當這時,我總是被安排在爸爸和媽媽的中間,就像是被他們呵護在掌心的小寶貝。他們的手總是輕輕地搭在我的身上,讓我感到無比的安心和溫暖。而蚊香的味道,也似乎成了那個夏天最獨特的記憶。
那時候的我,總是天真爛漫,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和期待。我總是想象著自己長大后的模樣,想象著未來的生活會是怎樣的美好。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發現,生活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和美好。
如今的我,已經長大成人,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切。然而,每當我回想起那個夏天,那個被蚊香包圍的夜晚,那個被父母呵護在掌心的我,我的心中總是充滿了無盡的感慨和淚水。
我想,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愿意放棄現在的一切,回到那個簡單而美好的夏天。我愿意再次躺在涼席上,聽著父母的呼吸聲,感受著他們的溫暖和呵護。我愿意再次被蚊子圍攻,只為能再次感受到那個夏天獨特的味道和記憶。
然而,時光如流水般匆匆而過,那個夏天已經成為了永遠的回憶。我只能在夢中再次回到那個時光,再次感受那份溫暖和美好。每當夢醒時分,我總會淚流滿面,心中充滿了無盡的遺憾和思念。
或許,這就是生活吧。總是在不斷地失去和懷念中前行,不斷地追尋和珍惜那些已經逝去的時光。而我,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祈禱,希望那些美好的回憶能夠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成為我前行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三、逝去的時光與無法找回的寧靜
每當夜深人靜,我時常會想起小時候的日子。那時候,沒有如今的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只有那寧靜的村落,和新鮮的空氣。每當夜幕降臨,天空仿佛被潑灑上了深藍色的墨水,星星點點的繁星點綴其間,仿佛是大自然為我們精心布置的一場視覺盛宴。
那時的我,常常和奶奶坐在院子里,聽著大人們聊天。他們的聲音,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沉悠揚,仿佛是一首首古老的詩篇,讓我沉醉其中。而我,則和小伙伴們在院子里追逐玩鬧,歡聲笑語回蕩在夜空中,那時的我們,仿佛擁有整個世界。
那時候的日子,雖然過得簡單,但卻無憂無慮。我們沒有如今琳瑯滿目的玩具,沒有電子游戲機的誘惑,只有大自然的饋贈和純真的心靈。我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著風的輕拂,聽著鳥的歌唱,品味著季節的更迭。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吃的穿的都比以前好上許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市的夜景也愈發璀璨奪目。然而,我卻時常感到一種莫名的失落。那種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那種無憂無慮的歡笑,似乎都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行漸遠。
我時常會懷念起小時候的那個院子,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我懷念那里的空氣,那里的夜色,更懷念那里的時光。我知道,那些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再也回不去了。然而,我仍然愿意在記憶的深處,尋找那一絲絲的溫暖和美好。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或許無法再回到那個簡單純真的年代。但我們可以嘗試去尋找那份寧靜,那份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感覺。或許,在某一個安靜的夜晚,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時,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那份寧靜與美好。
逝去的時光無法找回,但我們可以珍惜當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尋找那份寧靜與美好,讓心靈得到真正的放松。
四、回首無憂的童年
你是否曾停下腳步,靜靜地思考過,為什么那么多人渴望回到小時候?為什么我們總是對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念念不忘?
小時候,我們生活在一個簡單而純粹的世界里。那時的我們,無需擔憂生活的壓力,因為父母總是默默地為我們承擔起一切。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為我們筑起了一個溫馨而安全的家。我們只需快樂地成長,享受童年的歡樂和無憂。
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逐漸長大成人。父母的白發日益增多,他們的步伐也不再那么矯健。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擔起家庭的重擔,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工作的壓力、人際關系的紛擾、房貸車貸的壓迫,讓我們感到身心俱疲。
更讓我們痛心的是,身邊的親人逐漸離我們而去。爺爺奶奶的慈愛、媽媽的溫柔,這些曾經陪伴我們成長的身影,如今已漸行漸遠。他們的離去,讓我們更加珍惜與親人相處的時光,也讓我們更加渴望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在這個喧囂而繁忙的世界里,我們時常感到疲憊和迷茫。我們渴望找到一個寧靜的角落,讓自己的心靈得到片刻的安寧。當我們看到那些安靜的場景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我們想起了小時候在爺爺奶奶身邊嬉戲的時光,想起了媽媽還年輕時那溫暖的懷抱。那些美好的回憶,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我們干涸的心靈。
我們懷念小時候,并不是因為那時的生活有多么美好,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沒有任何負擔和壓力。我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享受每一個當下。而現在,我們卻被各種瑣事和煩惱所牽絆,無法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然而,生活總是充滿了挑戰和變化。我們不能總是停留在過去的美好回憶中,而應該勇敢地面對現實,迎接未來的挑戰。讓我們學會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寧靜,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滋養。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活出自己的價值。
回首無憂的童年,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的時光。讓我們學會放下過去的遺憾和傷痛,勇敢地面對未來的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五、月亮下的讀書時光
在記憶的深處,有那么一段時光,如清泉般流淌在我心間。那是小學五年級的一個清晨,同學的一聲呼喚,喚醒了我沉睡中的夢。那時,沒有手機的提醒,沒有手表的滴答,只有那輪明亮而圓潤的月亮,靜靜地掛在天空,為我們指引著方向。
“起床讀書啦!”同學的聲音,透過窗戶,輕輕地傳入我的耳中。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望向窗外,只見月光如水,灑滿了整個大地。我迅速起床,與同學在月光的照耀下,踏上了通往學校的路。
那時的我們,心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我們穿過村莊,走過田野,一路上,只有那輪明亮的月亮陪伴著我們。我們談論著課本上的知識,分享著彼此的夢想,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我們腳下展開。
走到學校時,天還未亮。校園的大門緊閉著,只有那盞孤獨的路燈發出微弱的光芒。我們相視一笑,知道我們已經早早地開始了新的一天。走進教室,我們打開書本,開始朗讀。那朗朗的讀書聲,在清晨的校園里回蕩,如同最美妙的樂章。
如今,回想起那段時光,心中仍充滿了感慨。那時的我們,雖然沒有現代的科技產品來提醒我們時間,但我們卻能夠憑借那輪明月,準時地起床、準時地到達學校。那時的我們,雖然生活簡單,但內心卻充滿了對知識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
月亮,它如同一位慈祥的老師,默默地照亮我們的路,引領我們走向知識的殿堂。它見證了我們的成長,見證了我們的努力。每當我想起那輪明月,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對過去時光的懷念,也是對未來的憧憬。
如今,我們已經長大成人,生活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手機、手表等科技產品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我心中,那輪明月仍然是最美的風景,它提醒著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讓我們珍惜那些美好的回憶,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前行。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抬頭看看那輪明月,讓它照亮我們的路,引領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六、鄉土的記憶與夜晚的蟋蟀
小時候的家鄉,仿佛是一幅水墨畫,淡雅而寧靜。每當夏日的晚風拂過,稻田中泛起了金色的波紋,那份淳樸的鄉土氣息便撲面而來。那時的我們,與大自然為伴,與季節共舞,每一天都充滿了無盡的歡樂與好奇。
家鄉的那片土地,見證了我童年的歡笑與淚水。每當黃昏降臨,家家戶戶的煙囪里冒起了縷縷白煙,那是晚飯的香氣,也是家的溫暖。我和奶奶坐在院子里,聽著大人們圍坐一圈,聊著家常,時而傳來陣陣笑聲。而我,則與小伙伴們追逐玩鬧,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那時的夜晚,是如此的寧靜而美麗。天空中的星星閃爍著晶瑩的光芒,仿佛是在向我們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而地上的蟋蟀,也不甘示弱,它們鳴叫著,與星星的閃爍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美妙的夜晚交響樂。
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當我再次回到家鄉時,眼前的景象已讓我恍若隔世。那些熟悉的田野和稻田,已被高樓大廈所替代,鄉土的氣息也漸行漸遠。我不禁感嘆,時光真的是一把無情的刀,它改變了家鄉的容貌,也改變了我們的心境。
盡管如此,每當夜幕降臨,我仍然能夠感受到那份熟悉的寧靜。那是因為,無論家鄉如何變遷,那些夜晚的蟋蟀聲,仍然如舊。它們鳴叫著,仿佛在告訴我,那些美好的記憶,永遠不會消失。
我站在窗前,靜靜地聆聽著這熟悉而又遙遠的蟋蟀聲。它們似乎在訴說著一個古老而永恒的故事,那是關于鄉土、關于童年、關于時光的故事。我閉上眼睛,任由自己沉浸在這美妙的音樂之中,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家鄉的變遷,是時代的必然。而那些夜晚的蟋蟀聲,卻是我心中永遠的鄉愁。它們提醒著我,無論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和源。那些美好的記憶和時光,將永遠伴隨著我,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如今的我,已經遠離了家鄉,但每當夜晚來臨,我仍然能夠感受到那份熟悉的寧靜和美好。那是因為,在我心中,永遠有一個屬于家鄉的位置,那里充滿了愛與溫暖,也充滿了無盡的回憶與思念。
讓我們珍惜這份寶貴的回憶吧,讓它在心中生根發芽,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和支撐。無論未來的路有多么坎坷和曲折,只要我們心中有家、有愛、有鄉愁,就永遠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七、夜之孤獨
黑夜降臨,世界仿佛被一層神秘的幕布所覆蓋。風,輕輕吹過,帶來了絲絲清涼,仿佛是大自然最溫柔的撫慰。河水在夜色中靜靜流淌,發出低沉而悠揚的聲響,那是大地最動聽的低吟。夜色如此美好,星星點點,猶如灑落在人間的寶石,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然而,在這美好的夜晚,我卻是孤獨的。我獨自站在河邊,感受著風的輕撫,聆聽著河水的低吟,仰望著璀璨的星空。周圍的一切仿佛都在與我對話,卻又似乎都與我無關。我像是被隔絕在一個透明的罩子里,能夠清晰地感知到外界的一切,卻無法融入其中。
這種孤獨感并非來自于身體上的孤立,而是心靈上的疏離。在這個喧囂而繁忙的世界里,我常常感到自己像是一個旁觀者,靜靜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卻無法真正地參與其中。我渴望與人交流,渴望能夠找到那個能夠與我心靈相通的人,但似乎總是難以如愿。
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吧。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失去了那份純真的無邪,開始面對越來越多的復雜和繁瑣。我們開始承擔起各種責任和義務,開始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得不學會獨處,學會面對自己的內心。
然而,即使是這樣,我仍然渴望能夠找到那份心靈的慰藉。我渴望能夠找到一個能夠讓我放下所有防備和偽裝的地方,一個能夠讓我真正放松和自在的地方。我渴望能夠找到那個能夠與我共度黑夜、分享孤獨的人。
我知道,這樣的渴望或許有些不切實際。在這個現實而殘酷的世界里,真正的理解和共鳴并不容易找到。但我仍然愿意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找到那個能夠與我心靈相通的人,我們會一起走過黑夜,迎接黎明的到來。
在這個孤獨的夜晚,我仍然愿意相信,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我相信風的力量,相信河水的堅韌,相信星空的深邃。我也相信,即使在這孤獨的夜晚,我依然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芒。
我會繼續前行,在孤獨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答案。我會學會更加珍惜那些美好的瞬間,學會更加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也會更加珍惜那些能夠帶給我溫暖和力量的人和事。
夜色漸深,風依然清爽,河水依然流淌,星空依然璀璨。而我,也將繼續前行,在這孤獨而美好的夜晚里,尋找屬于自己的歸宿。
八、月光下的搖籃曲
奶奶家,那是一個充滿溫暖與回憶的地方。每當提及,心中總會涌現出無數溫馨的畫面。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磚一瓦,都承載著兒時的歡笑與淚水。而最令我難以忘懷的,便是與奶奶共度的那些寧靜的夜晚。
夏日的夜晚,銀白的月光灑在屋頂,宛如一層薄薄的紗帳。奶奶家的院子寬敞而涼爽,我和奶奶常常躺在涼席上,仰望星空,享受著那難得的寧靜時光。那時的我,總是被蚊子叮咬得難以入眠,而奶奶總是輕輕地揮動著手中的扇子,為我驅趕那些惱人的小東西。月光下,奶奶的臉龐顯得格外慈祥,她的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對我深深的愛意。
除了驅蚊,奶奶還會為我講述那些古老而神奇的故事。她口中的每一個字句,都仿佛是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向往。從神話故事到民間傳說,從英雄事跡到生活瑣事,奶奶總是能用她獨特的方式,將那些故事娓娓道來,讓我陶醉其中。
有時,我會在奶奶的講述中漸漸進入夢鄉。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躺在了柔軟的床上,而奶奶仍然守在我的身旁,輕輕地為我扇著風。那一刻,我心中充滿了感激與幸福,因為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始終在默默地守護著我,那就是我的奶奶。
如今,時光荏苒,我已經長大成人。但每當回想起那些在奶奶家的日子,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暖流。那月光下的涼席、那輕輕揮動的扇子、那悠揚的故事聲,都成為了我心中最珍貴的回憶。
奶奶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她的愛卻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每當我仰望星空,總會想起那些與奶奶共度的夜晚。我知道,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那些美好的回憶都將永遠伴隨著我,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如今的我,雖然已經離開了奶奶家,但每當我回到那里,總能感受到那股熟悉而溫馨的氣息。仿佛奶奶的愛仍然彌漫在空氣中,溫暖著我的心房。我知道,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心中有愛,就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幸福。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將這份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心底,讓它成為我前進的動力和支撐。同時,我也會將奶奶的愛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家的溫馨與幸福。因為我相信,愛是無價的,它可以穿越時空,跨越生死,永遠存在于我們的心中。
九、步履天山云蹬月
天山,自古以來便是詩人墨客筆下的仙境。那巍峨的山脈,如同大地的脊梁,橫亙在天際,氣勢磅礴。云蹬月,更是天山之巔的絕美景色,仿佛每一步都能觸及云端,蹬上月亮。
我懷揣著對天山的憧憬,踏上了這條通往云蹬月的道路。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讓人陶醉。撩撥星斗,似乎每一次抬頭,都能看到星星在眨眼,仿佛是在歡迎我這個遠道而來的游子。
夜色漸濃,浩夜闌珊。我行走在天山之上,感受著大自然的宏偉與壯麗。這里的山峰回環曲折,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每一步的行走,都是對心靈的洗禮,讓人忘卻塵世的煩惱。
在這浩渺的天山之巔,我等待著一個人的出現。那個人,或許是我的知己,或許是我的摯愛,或許是我內心深處最渴望的自己。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夢想,有信仰,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無論路途多么艱難,我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夜色中,我靜靜地站在天山之巔,眺望著遠方。我知道,那個人也在某個地方,和我一樣,仰望著同一片星空,期待著與我的相遇。或許,我們之間的距離還很遙遠,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勇敢前行,終有一天,我們會在天山的云蹬月之下,相擁而泣,共同慶祝這份來之不易的相遇。
步履天山云蹬月,不僅是一種身體上的挑戰,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在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與珍貴。我知道,只有珍惜當下,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
所以,我會繼續前行,在天山之巔,等待著那個人的出現。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有夢想,有勇氣,那么,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能勇往直前,直到達到心中的那片圣地。
在這個美好的夜晚,我想對那個人說:無論你在哪里,無論我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我都會在天山的云蹬月之下,等待著你的到來。因為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彼此,那么,無論路途多么艱難,我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步履天山云蹬月,不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覺醒。在這里,我找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份寧靜與平和。我知道,只要我保持這份初心和信仰,那么,無論未來有多少風雨飄搖,我都能堅定地走下去,直到達到生命的彼岸。
十、靜怡不再
曾經,我向往著那種靜怡的生活:清晨的陽光輕輕灑進窗欞,微風帶著的花香和鳥鳴,一同喚醒沉睡的心靈。午后的時光,在茶香與書香的交織中悠然度過,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只剩下心靈的寧靜與滿足。
那時的我,常常坐在窗前,凝望著窗外的風景,心中涌動著對生活的感慨和思考。那時的生活,雖無太多的波瀾,卻自有其寧靜的美好。
然而,歲月流轉,時光荏苒。當我再次回望那段時光,卻發現,原來那種靜怡的生活,現在給了我,我也未必能喜歡。因為,生活早已不再是簡單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它充滿了復雜的情感和無盡的瑣事。
如今的我,雖然依舊渴望那份寧靜,但心中卻堆滿了生活的瑣碎與紛擾。有時,我會在繁忙的工作間隙,突然懷念起那段靜怡的時光,那時的我,似乎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然而,我也明白,生活總是在不斷地變化中。我們無法回到從前,也無法永遠停留在某個特定的時刻。每一刻的生活都是獨特的,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所以,我開始學會在忙碌中尋找那份寧靜,在紛擾中保持內心的平和。我開始懂得,靜怡的生活并非只是外在的寧靜,更是內心的平和與滿足。
我開始嘗試在喧囂的城市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寧靜之地。或許是在某個清晨,獨自漫步在公園的小徑上,感受著清新的空氣和微風的輕拂;或許是在某個午后,靜靜地坐在窗前,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讓心靈在文字的世界里得到放松和滋養。
我也開始學會放下過去的遺憾和不舍,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我明白,只有不斷地前行,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和滿足。
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靜怡的生活并非只是外在的寧靜和安逸,更是內心的平和與滿足。無論身處何地、無論生活如何變化,只要我們能夠保持內心的平和和滿足,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靜怡和幸福。
如今的我,雖然依舊無法回到從前的那段靜怡時光,但我卻學會了在忙碌和紛擾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滿足。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愛、有夢想、有追求,無論生活如何變化,我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靜怡和幸福。
作者簡介:徐業君,男,漢族,出生于1958年,中共黨員,大學文化,曾在《奔流》、《參花》、《散文百家》、《鴨綠江》、《長江文藝》、《速讀》等省內外50多家報刊發表文學作品。作品先后被選入多種經典讀本并獲獎。湖北省仙桃市作協會員,中國作家文學聯盟會員,中國微型小說會員,中國鄉村雜志認證作家。文學欣賞雜志副主編。世界華文作家聯合會終身理事和終身副主席。代表作中篇小說《苦菜花兒香》獲得多項獎。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