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羽真情
作者:常耀宗
(一)
假期,知你愉快的青海之行,我心海泛起陣陣欣喜的漣漪。是呵,人生能有幾次回歸自然?由人及已,我深切地理解了許多人不同境遇中的相同心境。
無風處起風,無雨處落雨,而我,總是在風中向往雨中思念,關于你的記憶從未有過閑置。天涼好個秋,秋季里照樣有似火的紅葉飄落在你身邊。心有靈犀,千里之外都能感受到你纏綿的心音。無須諱言,多少次你已走在我心間,但沒有非份之想,真的。
沒有過多苛求,沒有明確目的,是否你又回到從前的陰影抑或過盡千帆皆不是?一味浸潤過去,不是上策,撫今追昔,在于體味人生,而不應央其本意。有道是“人心不古”,難怪你歷盡艱難后無所適從。不過,這絕對是我的緩兵之計,眼下最關鍵的是你需要一段時間,海上波動太久,請在此岸稍做停留——為再一次遠航積蓄能量。
(二)
感受著你信中婆娑的淚意,我的心中下起了霏霏細雨。確實,身處那種境地,哭出來就好,為那種高尚的情懷流淚是值得的,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常常在淚光中閃映出來。未到傷心處,不下千行淚,有淚就該流,只是淚過以后,要學著去認識世界。
跋涉了萬水千山,總想找個停泊的港灣,可就是放不開自己。顯然,你已不再天真,但離成熟也還遙遠。你說的我們這一時期不少同齡人的心態和軌跡,我確信那已是這個時代的特征了。但,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你說呢?
還是把心放寬一些把眼光放遠一些,走過自己,尋找結局之外的結局。別問我該怎么辦了吧?無奈之中,一種凝思成為永遠。于是,你終會明白果子沒有成熟千萬不要采摘的道理。
(三)
幾度春風秋雨,幾番花開花落,對于我你是比較了解的。雖已涉世,但真正“身在此山中”。有時,只憑著一點熱情和勇氣為別人講處世之“道”,實際上,我自己本沒得出過什么“道”。我嘆世事多變幻,世事望我卻依然。為人全以坦誠相視,處事唯恐隱昧著良心。
不大多想未來的事,因為未來是建立在現在的基礎上。我總覺得,身為五尺男兒,與國,不能建功立業;與家,不能添磚加瓦;與父母,不能分憂解難;與自己,不能風風火火,實上愧皇天下愧厚土中愧為人也。人總是向上的,在這種精神、這種向往、這種追求的促使下,我所要所能做的只有加速前行的步伐。
別人的話是別人的,它并不能代表我個人的用意。在我,不該說的話絕不會從唇上滑落。這不只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自重,況且,天知道,像我很難去摘一朵玫瑰,也很難被一朵玫瑰所鐘情。
畢竟,我們還年輕。多年以后,你會驀然驚覺:“天涯走遍,難得我一片冰心在玉壺!”走出來吧,面對現實才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穿越時空伸出手,大家做個朋友不好嗎?今天天氣真好,感覺像春天……
(四)
停電以后……
小屋里,我對著燭光。
你的遭遇喲,宛如電影般,幕幕浮現在眼前。狂風卷巨瀾,心湖難恬靜,欲挽當勢不能,欲勸摯友無用,只說一句“感謝友對我的信賴”,即我心自可喻于不言中。
古人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固有其為人之道,并無其為人之情,區區五尺男兒,不能為至交做出許多,難道不能為至交承受更多?若大世界,你不想給予,他不愿付出,試問其真情何在,其摯愛又何存呢?人們啊,莫為桎梏所困擾,沖出去,窺探人與人的網絡,捕捉真情與實愛呵!
這世界真美!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