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笑對每一個如期到來的春天

笑對每一個如期到來的春天

——師出滑門”之崔琳琳

 

作者:劉萬慶

 

她有一位令人敬仰的父親:1942年參加八路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曾在中央警衛團擔任營副教導員,親耳聆聽過毛主席的講話。她還有一位令人羨慕的母親:天津機車車輛廠技校語文老師,文史兼修,蘭心蕙質。

崔琳琳,1957年桃紅鋪滿前程的季節,她出生在保定的軍區大院。8歲,隨家遷至北運河畔就學、成長,幾經搖曳生姿,便長成了才女佳人。高中畢業后的前22年,輾轉不同單位司職醫務;后10年,停薪留職經營廣告公司。最近17年,是北運河的暮色帶動著光陰——先后侍候了病重臥床的3位至親,也先后淚灑父親、母親、弟弟的靈堂——對于崔琳琳來說,命運算不得苦厄多舛,但人生的下半場可謂凄戚澹淡。

所幸還有一幕幕的文學鏡頭,未曾被歲月風化。

 

1、閨蜜婚變,踩進咫尺“滑門”

 

1984年,區政府所在地的果園北道是頗讓人仰視的:道南是商業局、文化館,掌管著緊俏商品票證,聚集著文化藝術名人;道北是衛生院、廣播站,手握著聽診器、病假條和金話筒、大喇叭。

那日,閨蜜找到崔琳琳,哭訴被負心郎騙感情、騙錢財,直呼要通過媒體出口惡氣。聽罷,崔琳琳沒脫白大褂轉身找到隔壁廣播站長劉萬友求助。劉站說,我還真不方便幫這個忙,你找文化館滑富強準成。著名作家滑富強?崔琳琳雖未謀面,但心卻諳熟:3年前,父親先幫著鄭明遠由南開一工廠調入北郊區法院,鄭明遠又于去年推薦滑富強調進北郊文化館。如此說來,自家與這位滑老師還真有些追根溯源的緣分。也罷,她又穿著白大褂走進對門的文化館。不巧,滑老師不在。創作組的穆雙喜說,滑老師肯定忙,你先寫個初稿,再讓滑老師修改處置才好。

趕在周日,崔琳琳鋪開條格紙奮筆疾書。日頭偏西收尾時,已然洋洋灑灑寫就三千多言。稿子交給滑老師讀罷,滑老師說,寫的不錯,既有情節情感,又有文采觀點。北郊文學社正招兵買馬呢,希望你以后多寫。經由老師隱去真名真姓,潤色了個別文字,加了《癡情女淚灑“喜”字門》的文題,便以“報告文學”的體裁刊發在當年第2期的《北郊創作》上。

處女作的一炮走紅,令崔琳琳陡生“搖落星辰”之感,也讓她走進了文學,邁入了“滑門”。 

彼時,正值鄉鎮企業方興未艾,滑老師便組織弟子們以專輯《來自鄉鎮企業的報告》為之擂鼓助威搖旗吶喊。以寫人物見長的崔琳琳不遑多讓參與其中,與滑老師合作了《霹靂火——記韓盛莊磚瓦廠廠長劉仁昌》,3個小標題分別是一、“霹靂火”走馬上任,“大能人”力挽狂瀾;二、“天鵝下蛋”一廠變多廠,“老牛奮蹄”廠興村也旺;三、學無止境“霹靂火”尊重科學,干在實處“高姿態”發揚風格。

接踵而來,崔琳琳又相繼在《北斗星》發表了《頭雁之歌》《迎風鼓帆》《從北辰走向全國》等多篇采寫區籍鄉鎮企業家的報告文學作品。

1988年,秋風耳語落葉的時節,《今晚報》副刊編輯李佩瑤老師向崔琳琳推薦天津八大家之一、以錢莊煤礦引鹽富甲一方的李家后裔、時任天津市政協常委、工商聯婦委會主任等職的李慎之。通過采訪,將李慎之抗日戰爭時期援助八路軍傷病員,解放初投資辦教育,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捐資近百萬,又無私捐贈支持天津舊城區平房改造,受到李瑞環市長題詞“人民感念,宅屋蘊情”等感人情節,寫成紀實散文《津沽一芙蓉》發在1989年《沽北文學》第1期上。

水流石則鳴。早在1984年,僅有14名醫務人員的集賢社區衛生院轉制為北郊區康復醫院,與擁有幾百號員工的兩所區屬三甲醫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1990年初,天津市衛生局組織撰寫一本“以文學藝術的語言歌頌榜樣,贊美先進”的報告文學集《閃光的足跡》,擬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為此,全市各大醫院摩拳擦掌,紛紛聘請名家撰稿志在必得。剛調入“康復”不久的崔琳琳就近采寫了她的院長楊萱,以《天職》作題,以第一炮“上任”,帶領全院職工學習毛主席著作“老三篇”;第二炮“把關”,嚴防死守不正之風醫療腐?。坏谌凇芭实恰?,發展特色醫療服務路徑為結構形式,無縫鏈接了時任國家衛生部部長陳敏章作《序》的結語:“我衷心希望《閃光的足跡》的出版,能夠讓更多的人從中受到啟迪,使崇高醫德、精湛醫術不僅是響亮的口號,而且真正變為醫務人員的自覺行動和行業作風。”出乎意料的是,崔琳琳的《天職》,成為北郊醫療單位在其中的唯一入選。

就這樣,在改革開放的淺水灣,崔琳琳把各行各業的典型人物寫進了自己文學的年輪。

 當然,也有一些詩歌落入她的眼瞼眉梢,也有一些散文從月落走到日升—— 《秋色情四首》,以五言的小巧靈動,讓讀者神往心馳:其一“小溪唱金秋,鴛鴦戲水忙。舉目遠眺處,誰家娶新娘?”其三“橋上一片情,河中數叢葦。踱步郊野外,方知秋色美”(《北斗星》1994年第2期)。

《常青藤》,以其擬人思情的優美語言,呼喚著讀者的歡喜與期待:“桃心形的葉片成雙入對的開出八節,夾著乳白色的花紋翹首相望,望得那般脈脈含情,像極一首愛情詩章……”(《沽北文學》1990年第1期)。

 

2、攝影愛好,喊醒了一地的草長鶯飛

 

作為父母的掌上明珠,8歲的崔琳琳一如大多小朋友背著書包上學堂,與眾不同的是,她的書包里多了一個驚艷四座的掌上幻燈機,被同學們稱之為“小電影”,配置的彩膠底片正是北京故宮建筑。由此,她對影像的興趣與感悟也一天天長大。   

 1975年上班后領了第一個月薪,她添錢買回一臺海鷗120相機。后來,當她的“詩和遠方”尚在遠方時,已然趕著時髦購置了專業單反相機,玩兒起了彩色膠卷。

1985年盛夏,受滑老師之邀,著名作家、國家民委《民族團結》雜志社副編審包佳俊來北郊與文學社作者互動座談?;蠋熥尨蘖樟肇撠煍z影。此前,文學社有名家名人的活動,都是專請文化館的攝影老師幫忙拍照留念。初來文學社的崔琳琳此番挎著相機一路跟拍,彰顯了才藝雙全的格調。當年的《北郊創作》還是鉛字印刷,發刊的3張照片也是黑白效果?;蠋煾杏X有點虧了她的彩卷,又讓她補寫了一篇隨筆《佳峻同志在北郊》:“……繁花似錦,在盛夏的陽光下五彩繽紛。包老師和我們談笑風生,步入集賢公園。彩蝶圍繞翩翩起舞,一朵朵花兒便綻開了笑臉?;廊烁溃瑒尤说膱雒嬖醪涣钊诵淖?。隨著“咔咔”快門聲,相機便拍下了文朋詩友們的一張張笑靨,一串串笑聲也在花叢間蕩漾”。  

 此后,挎相機的崔琳琳不僅用筆,而且用鏡頭感恩歲月的風情,不負每一次的遇見:跟著滑老師拜訪拍攝方紀、石堅等大作家、市領導,其中,袁靜的平易近人熱情好客;柳溪家居的簡樸、藏書的豐厚、水仙花的高潔,均給她留下優雅的大家風采和印象。尤其第一次見梁斌老,讓她激動緊張得不行,起身告辭時,方怯怯請梁老題字。梁老接過鋼筆,在她本子上題了“風華正茂”。稍一思忖又說,下次你再來,我給你用毛筆寫。再去梁老家拜訪時,梁老果然用毛筆隸書了“風華正茂”的四尺橫軸。

1986年,天津市政府倡導組織“振興中華,修我長城”活動??⒐c典后,崔琳琳拍攝了薊北要塞《黃崖關》,滑老師為之配詩“金戈鐵馬的交響,化作古松的年輪。綿亙萬里的長城,彌漫著歷史的煙云……一磚一石,都是歷史的承載;一碟一堡,都是不屈的民族之魂”,一體發在1986年12月21日的《開封日報》上。1987年晚秋,崔琳琳在北倉苗圃偶見一棵枝干直來直去不打彎的楸樹,有如自己的脾氣秉性,便拍了一張《光棍樹》。時任《今晚報》副刊部主任王樹人配詩曰,“你光光的樹干,光光的枝丫,無須綠葉遮掩,不帶艷冶的鮮花,坦坦蕩蕩——矗立在光天化日之下……外丑內美根基牢,內丑外美最可怕”,一并發在11月15日的《天津日報?星期專版》。

1990年盛夏,北辰區籍著名歌唱家張振富由京回家看望老娘,邀約滑老師、徐潔民在劉園舊居晤談,崔琳琳攝影兼私家車司機一同前往。在其屋前的老槐樹下,拍下了他們3人的合影,連同與潔民合寫的隨筆《土窩窩飛出金鳳凰》一起發在《天津日報》。張振富返京前日,兀然到康復醫院找到崔琳琳。一個大明星出現在一個小醫院,立馬引起不大不小的轟動。與崔琳琳見面得知,張振富久聞家鄉農民畫的聲名,想著參觀開開眼界。崔琳琳便帶著張振富來到文化館,參觀了農民畫的展室,聽了有關介紹,與陪同的滑老師等在一幅幅畫作前、在崔琳琳的鏡頭里,留下了興致勃勃和笑語歡聲。我于近年執行主編《天津市北辰區房地產志》時,又將那幅彌足珍貴的彩照和“隨文附”《與張振富在其舊居前合影》,一同載入志書,遂使“名人舊居”的章節蓬蓽生輝。

自1990年代《北斗星》彩印封面后,崔琳琳成為編委,也幾乎成為《北斗星》文學雜志的專職攝影。有關區文聯、區作協的各種會議、活動,藝術家的表演,書畫家的作品照片,可謂連篇累牘,美不勝收。許多文學筆會、采風活動畫面中“群賢畢至”,唯獨或缺了攝影師本人,她便自嘲說,看你們一個個美的,別忘了底片的版權可在我手里哈!

 1994年,梁斌文學研究會在津成立,并發起面向全國的“梁斌杯”校園征文大賽。翌年3月8日,評選頒獎大會在天津109中學禮堂舉行,81歲高齡的梁斌老親自出席。劉航鷹、宋安娜、李希凡等著名作家評論家及眾多新聞媒體濟濟一堂。滑老師是“梁研會”秘書長,他主編的《北斗星》是協辦發稿報刊之一,同坐主席臺上。我因女兒的征文《我愛腳下的土地》榮獲一等獎,受邀陪同參加。崔琳琳照例負責攝影,看著她亮麗專業化的身影,許多記者打問:您是哪家報社的?以前怎么沒見過?她笑道,我是《北斗星》雜志的(甘肅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唐宏當年以《心中有一條河》亦獲一等獎。會后,我與滑老師等曾邀他及四川的陳敏、內蒙古的王恒、云南的普世雄等外地學子來家里做客座談,《北斗星》亦陸續發過他們的來稿。此為花絮贅筆)。

 

3、舉手之勞,“新聞”塞滿了口袋行囊

 

初入滑門的崔琳琳,以“才女”享譽全區醫療衛生系統后,又有北郊醫院的好友給她報料,72歲的張大千弟子笪小山遷居北郊授徒作畫。崔琳琳立馬前去采訪,得知笪小山先生系清乾隆書畫大家笪從光后裔,20歲入職民國中央銀行,后師從一代宗師張大千。大師亦曾贈小山明代陳老年的人物畫作。小山不僅向大師學畫,更兼學習做人。1950年初,小山在香港思豪飯店遞了門生帖子,補辦了隆重的拜師儀式。大千即席作二四尺墨筆《荷花》課徒志念。完成采訪后她與滑老師合作了笪小山的人物專訪《梅開二度又逢春》投《長壽》雙月刊,告知排在當年8月發表。為此,又寫了一條消息《報國不懈掛甲后》及時發于4月11日《今晚報》——這是崔琳琳第一次接觸新聞。

接著,是她所供職的新村衛生院“5個月治愈86名痔瘺患者”,為此,與劉萬友合作寫成消息,發在當年5月4日《天氣日報?農村版》,并在天津廣播電臺播出。從此,她的花樣妙筆,鼓蕩著文學與新聞的雙槳,給青春的年華留下斑斕的劃痕。

初秋時節,“實行定人員、定任務、定質量、定消耗……嚴格執行國家收費標準,不準開大方大劑……改變過去夜間不出診,24小時隨叫隨到方便群眾”的宜興埠衛生院領導請她幫忙發消息。她頃刻寫好稿子,騎車去了《天津日報》社新聞部。責編推說,你這條消息新聞價值不高啊,我處理不了。遂仗膽找到值班主任,主任也說,24小時門診的醫院很多嘛!她爭取說:一個郊區鄉村衛生院夜間出診極少吧?結果,帶眉題的《獨立核算 自負盈虧 宜興埠衛生院晝夜24小時門診》刊發在9月18日的《天津日報》上。

崔琳琳的“業余新聞”活動終于驚動了區委宣傳部,便將她的“上稿量”納入常規統計。1990年前后,“北郊新村衛生院開設骨刺門診,3個月接待患者5000人次,治愈率達95%”;《澳大利亞代表團訪問北郊文化館》;“北郊區康復醫院治愈半身不遂”;《北郊康復醫院與科研生產單位協作  蛇毒治心腦血管療效佳》;《一婦女輕生喝安眠藥   眾人相助送醫院脫險》以及《叫賣生飯的女人》等等篇目屢屢見于報端,也一篇篇講述著北辰的故事。

1994年初冬雪霽,天空露出了笑臉。天津廣播電臺“友好之聲”欄目采訪市群藝館的學院派青年畫家王永陽。作為嘉賓的崔琳琳借機推介北辰區青光村農民、潑彩油畫創始者朱廣興。電臺便委托她和王永陽代為采訪。那是她第一次背著錄音設備、手執話筒客串電臺記者。錄制結束,她的胳膊整個全麻。檢聽效果時鴉雀無聲,才發現話筒開關未打開只得重新錄制。好在她采寫的稿子一次過關,播出效果良好,部主任夸說,像你這樣的“通訊員”多稱職多省心,新畢業的大學生根本做不到。

  生活的戲劇化在于,天津電視臺知情后又聯系她,也要采錄朱廣興,乃與朱廣興定了采訪時間。那是1994年最后一天的下午,電視臺錄制組一行已然開著新聞車前來北辰,而朱廣興一早急急去了北京參加美術交流活動,竟忘記了打招呼。情急之下她又推介與滑老師同齡的鄉土詩人王春普,也便有了我在《躁動于早春的詩圃豐收了四季——“師出滑門”之王春普一文中的“中途斷電,秉燭錄制專題片”的情景和情調。

 

4、跳進商海,泛起生命的五色漣漪

 

1997年,崔琳琳來到不惑的人生驛站,然那一年的春天,卻有了另一副模樣:20多歲的弟弟不幸患上了精神疾病。為了多掙些錢厚積弟弟的生活保障,也為了證明自己干事的能力,她在完全沒有深入市場考察調研的情況下,只憑著報紙一則《轉讓廣告》,毅然停薪留職,投資50萬元接盤了市內一家“藍云廣告工貿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在北辰開業的第一家廣告企業。雖然經營服務范圍涵蓋禮儀慶典、營銷促銷、廣告設計策劃發布等,但當面對第一單最普通不過的“印制名片”業務時,還是心有不逮力有不逮了。好在有文字語言、新聞寫作的歷練,有說干就干不畏艱難的闖勁,初期下海初涉廣告的陌生與茫然,很快被一一克服。

彼時,民營廣告業還不為社會所認知,廣告創意的社會價值、知識產值也不為人們所認可。那年北辰雙街鎮的清水園種養植基地建成,其綠色有機蔬菜要設計商標。談好的設計費1000元,結算時,有關負責人卻說商標樣本是完全按我方的意圖設計的,你們只是畫成了圖形,減半給500吧。

2000年,大張莊鎮為鎮屬各村統一設立宣傳欄。在大張莊村施工混凝土基坑的公司員工態度生硬,與村委工作人員溝通不暢被趕出村。作為老板的崔琳琳趕忙前去與村支書協調。批評教育了自己的員工,協助領導選取了最佳的位置,遂使后續的立牌、焊接、裝配裝潢順利完成。村支書乃對“崔老板”說,往后你路過大張莊不進來吃飯,我可就不樂意了!借由在大張莊鎮各村設立宣傳欄的良好口碑,著名民營乳制品企業夢得集團在下殷莊的奶牛養殖基地建成,董事長于靜亦將開業慶典的策劃籌辦,交給同為女企業家的崔琳琳。繼而,小淀鎮的工業小區啟動儀式趕在冬季,她在現場查勘搭臺布景時,建議在綠化區栽種一批松木,取得了綠意嫣然的現場效果。來年夏天的小淀鎮勞動就業服務工程啟動儀式,便順理成章的交由藍云廣告策劃打理了。

邊遠鄉鎮廣告業務的成功,遂使藍云廣告的傳說向上層攀援。1999年澳門回歸后,北辰區臺辦在工人俱樂部舉辦“涉臺知識競賽決賽”。藍云廣告策劃完成的舞臺設計,以彩色亞克力刻制的祖國大陸和寶島臺灣地理圖形及九羽白色和平鴿為背景,再以投影在舞臺上的立體地圖、和平鴿被鮮花簇擁的深刻內涵、宏大創意和顛覆性的超前廣告形式,震撼了與會的市臺辦領導,當即決定天津市的涉臺知識競賽決賽照單全收。后礙于卸臺運輸裝臺的繁瑣,索性移在北辰的原裝會場舉行。

委實說,崔琳琳的藍云廣告,為家鄉北辰的長足發展,將許多汗水和理想同步融入了進程。談到經營藍云廣告的艱辛難處,她直言是人,是從未找到長聚不散的鄉音。公司員工多時達數十,但流動性大,非是工資待遇不高,也非是管理模式不近人情、不事親和,乃是作為一種新興業態,稍有學成掌握技藝要領者便放飛自我自立門戶。即或為著離家近跳槽到外地廣告公司者,一提有藍云廣告的工作經歷,便被高看錄用。彼時的藍云,被稱為廣告業界的“黃埔”。但她并不為此而耿耿于懷。她說,雖然公司的經濟效益得過且過,但帶動就業的社會效益非是金錢所能計量。我樂于成為向外輸送火種的人。

2008年的腳步似乎走到了盡頭,又似乎要掂出崔琳琳事業的重量。12月29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題寫校名的重建歷史名?!沼龑W校,在家鄉宜興埠落成,天津市領導和眾多新聞媒體共襄盛典。區政府、教育局再三權衡,仍將慶典儀式的策劃布置交由藍云廣告公司實施,也為崔琳琳的創業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而后的這些年,她在父母、弟弟的病床前盡孝道盡親情,突發的變故鋪天蓋地,瑣碎的家事堆積如山。她參加文學活動必然少了,隨著手機拍照功能的強大,攝影工作也不再依賴于她。但她的內心,或修籬或種菊,依然保持著對文學的向往和熱忱,也依然笑對著每一個如期到來的春天。她說,曾經滄海也好,靜水流深也罷,不負文學滋養的人生,定然別有一番境界。

 

2024.3.31于沽北集賢

 1

崔琳琳,1957年出生于河北保定,女,醫務工作者。文學、攝影作品散見于《長壽》《華聲報》《天津日報》《今晚報》等報刊。

 2

劉萬慶,1954年出生,天津市北辰區作家協會原主席、滑富強文學現象研究會常務會長。作品散見于《通俗小說報》《天津文學》《湛江文學》《五臺山》《延河》等文學期刊,《捧角兒》《本草》連續兩屆獲得天津市“文化杯”中篇小說一等獎,著有60萬字文集《淚竹林》。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又黄又爽一线毛片免费观看| 天天在线综合网| 动漫触手被吸乳羞羞动漫| 下樱桃视频入口在线观看|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国产二级一片内射视频播放| 亚洲综合五月天|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蜜臀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晚上差差差软件下载|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色屁屁影视大全| 日韩视频免费看| 国产免费小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免费a级午夜绝情美女视频| 丰满少妇又爽又紧又丰满在线观看|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19禁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日本人与动zozo|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第一区|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无套进入30p| 国产乱来乱子视频| 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