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
作者:李春嫻
智能手機緊跟網(wǎng)絡快速發(fā)展步伐,其功能主動滿足人們各種需求。換言之,智能手機在工作和生活中均占據(jù)重要地位,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極大方便了現(xiàn)代人,與現(xiàn)代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相適應。
智能手機就像每個人的親密合作伙伴,如果失去智能手機,則與時代脫軌,與家庭脫軌,與社會脫軌,與人類脫軌,已然跟不上時代前進步伐。
老年人因自身需求選擇老年機外,健康個體和健康群體應該順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需求使用智能手機。這是時代的進步,社會的進步,網(wǎng)絡科技的進步。
剛開始使用智能手機時,不到中年的我也像一個外星人,接受新鮮事物總是要慢半拍,但短期內對基本使用功能,諸如網(wǎng)上繳納費用、網(wǎng)上購物、網(wǎng)上聽課等等基本掌握。讓我切身感受到它的方便快捷,切身感受到它帶帶給我的各種益處。
我們在使用智能手機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智能手機不是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全部,需要理性對待。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智能手機并不是時時不能離手,不能影響正常生活和作息時間,尤其是未成年人更要有節(jié)制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自覺行為尤為重要,學校和家庭的正確引導至關重要。
智能手機上安裝的網(wǎng)絡游戲只可用于個人適當調節(jié),權當是一種放松,自律到卸載很是需要勇氣和決心。不同年齡要有不同人生規(guī)劃,目標必須明確,身心健康須放在首位。
智能手機對于老年人無疑是非常有益的,拋棄老人機學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雖然接受速度比較慢,但能讓老人生活不那么單調,不那么枯燥。在本人看來,是件非常好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有次我和遠方親人正在視頻通話,母親無意看到心生好奇:“咋能看到對方呢?還能說話?”她忽然感覺智能手機是那么神奇,不出家門就能和千里之外的親人像聊家常一樣聊天,立即萌生出使用智能手機的想法,在家人的鼓勵和幫助下開始學習并使用。
母親在使用智能手機半年后,強烈要求非常古董的老父親也必須使用。無奈父親大人拋棄使用多年的老人機,開始使用智能手機,充分享受其帶來的樂趣。
老年人時間相對較多,智能手機很大程度豐富了他們的老年生活,每天定時聽聽新聞、音樂,看看《今日頭條》,在家里就能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國家大事,不斷接受新知識,重要的是還能和兒女、老朋友、遠方親戚通話視頻。
所謂山再高擋不住親情友情,水再深擋不住相思鄉(xiāng)愁。很多老人出趟遠門,隨年齡增長已是不易,或許這樣的交流方式更直接有效。
可以說,智能手機帶給老人的心身安慰是不可低估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老年人一般都會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無須擔心他們會把大量時間花在上面。對于老年人來講既是一種消遣,也不同程度排遣了孤獨。
許多有心的兒女還在自己手機和老人家里安了監(jiān)控。既是一種放心,換一個角度剖析也是更深層面的另一種孝順。
青年人和中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的頻率相對大些,許多工作需要在智能手機上完成,就像如今不會基本的電腦操作,工作寸步難行是一個道理。只要有節(jié)制,智能手機讓每個人受益。
成年人的世界,不能把手機當作生活的全部,不能因此忽略身邊最親近的人。有句話說得非常好:“成年人的世界不需要教育”。合理使用智能手機,在時間掌控上應該學會適時拒絕。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非常大,生活壓力如同重山壓在身上,在這個時候智能手機并不能完全代表親情。一家人面對面好好說話好好吃飯,已經(jīng)成為一些家庭的奢侈。請不要因為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而讓家人感覺到屋檐下的空無。
智能手機已成為自己生活和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但肯定不會是我生活的全部。在與時俱進的網(wǎng)絡時代,智能手機早已不離我左右。
作者簡介:李春嫻,筆名三月春暖,六盤水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瀘州人,現(xiàn)居貴州六盤水。詩觀:用手中的筆,寫出心靈的田園。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