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兵(十三、十四)
作者/池征遙
(十三)參加練兵大比武之軍演
一九七二年初的大練兵大比武,延續多年,是對我軍整體素質的一次大檢閱。
那次練兵比武,軍營內外你追我趕、軍旗招展、槍聲陣陣、炮聲隆隆、戰歌嘹亮,熱血沸騰。
我團在軍體訓練中熱火朝天,如火如荼,勇拔頭籌,在比賽中屢屢摘冠。在軍事技能賽場,生龍活虎,英勇頑強,一路過關斬將,射擊、投彈、刺殺、武裝泅渡等表現出色,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受到了警備區的表彰。
當年,在警備區對刺比賽第一名的是我團的賀家寶,南京市人,身體很壯,身高約一米八零,后入選南京軍區集訓隊,多年拿冠軍。
投彈冠軍柏正采,他是我團和我同年入伍的安徽定遠人,是“南京路上好八連”的班長,在警備區比賽中無人能敵,有時500克的訓練彈能投上70多米,實彈投擲都是在空中爆炸。后來他當了營長。
我連的鄭方軍也是投彈能手。他是山東人,力大無比,一頓吃15個饅頭,每次投彈都在65米左右。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
在那次練兵比武中,我團上下立足備戰,從單兵戰術到連排的進攻防御,一切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苦練內功,大大提高了部隊的實戰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是七二年的四月,參加團里兩個月的軍體訓練比賽后回到連隊的,即從市區的聯義山莊回到了南匯農場本營十三連一排當班長。在農場一邊生產一邊軍訓。
那是七四年冬,團里舉辦了干部培訓班,主要是培養班排長干部苗子。我有幸參加這次培訓,還兼職當器械體操教員,因為經過七二年那次培訓,跳馬成了我的強項,橫馬、豎馬跳、屈腿、屈體動作輕松自如,被稱為“有一種飄起來的優美感”。
這次培訓班歷時一個半月,通過學習《進攻戰斗中的步兵班》《步兵班的防御》《步兵排的進攻與防御》和夜間訓練科目演練,還有沙盤制作和推演,收獲滿滿。
培訓結束后,我又參加團里舉辦的體育骨干培訓班,繼續擔任教員,并從上海體育學院請來兩名老師幫助指導訓練。兩個月后,參加了警備區運動會。就在這次運動會上,我團獲得體操的團體第一,個人前三名,我獲得了第二名。
這年底,上級安排農場部隊輪換,我營調回上海營地進行全訓,專門進行軍事訓練。
那天,連隊通信員通知我到連部去見營長、連長和指導員。
我立正敬禮后問道:“首長,有任務嗎?”連長說:“我們營馬上要全訓了,你們班要做全營的先訓班,也就是示范班。從隊列開始,到戰斗中的單兵動作以及土工作業,投彈、爆破、射擊、刺殺等。射擊包括一、二、三個練習,即一百米、二百米、三百米距離實彈射擊和夜間一百米的實彈射擊。”
我說:“時間短,任務重,新老兵都沒基礎,我怕完不成任務。”
營長直接命令道:“叫你干就是對你的信任,困難再多你也要去完成,從現在起你們就要行動起來!”
我立下了軍令狀。
為了練體能,我們每天早上要進行5公里越野跑。為了提高投彈距離,我們千方百計、因地制宜練臂力,如俯臥撐、倒立、舉大石頭等。還有據槍練瞄準,用磚塊掛在槍管上練臂
和耐力。我們所用時間都利用上了,包括中午晚上,大家出主意想辦法互幫互學共同提高。通過一個多月的苦練,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
那天進行實彈射擊匯報,遇上了大雨,我們想肯定要等雨后進行了,但營長命令我們“一切按計劃執行”。在狂風暴雨中,我們完成了第一練習一百米胸環靶的實彈檢驗,全班達到優秀,首長們非常滿意。
我從訓練中體會到:“全班的戰術協同非常重要,在班進攻或防御中,班長的每一個手勢或一個眼神,全班同志都能心領神會才行。強將手下無弱兵。只要班長過硬帶好頭,大家就一定會跟上。”
在進攻作戰中,步兵班處于關鍵地位,是消滅敵人的主要力量和手段,必須做到在消滅敵人時有效的保存自已。
如何在進攻戰斗中,貫徹集中兵力和近戰的思想,發揚勇敢戰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作風,迅速隱蔽地接敵,突然勇猛地發起沖擊,堅決地殲滅敵人,這是個大課題。首先要求班長必須機智勇敢,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帶領全班去完成。
七五年春節過后,我們連隊正式投入全訓。先是在營房內,后來拉到了野外駐訓。
我們每天全副武裝,每人要背一個三斤左右的米袋,攜帶背包、子彈袋、手榴彈、沖鋒槍、小洋鍬以及水壺和挎包。
每天早上,天未亮就緊急集合,帶著敵情任務向指定地域開進。一路上敵情不斷,經常遇到敵機偵查。我們及時做好偽裝,發現空中出現靶機時,便瞄準射擊。在行進中,有時會突然停下來待命,以班排連為單位做飯,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那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因此前多次參加過骨干培訓,這些內容都經歷過。特別是野炊,我在行軍途中要求每個人都要撿一小梱干柴帶上,哪個戰士體力不佳就先用他的米袋幫他減輕負擔。誰挖灶誰負責燒火,誰負責做菜各司其職,忙而有序,從未挨餓。
在部隊訓練不斷引向深入時,卻被單兵打空降散兵科目卡了脖子。當時部隊沒有無人機和降落傘沒備。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上級派我帶兩名戰士到上海吳淞中學去學習制作土火箭,擬用小火箭上天打開降落傘,這樣戰士們就可以對準空中目標練習了。
土火箭制作要和火藥打交道,危險系數大。整個火箭分為箭頭、箭體、箭尾,最關鍵還是箭尾部分。火藥裝填密度要均勻,松了不能起爆,緊了會在制作過程中爆炸。
我們冒著危險,頂著壓力,終于在十五天內,制作了一枚完整的火箭,試射圓滿成功。回到部隊營房,我們自制的土火箭都派上了大用場,為部隊完成實訓創造了條件,而且沒有發生過安全事故,受到了部隊首長的表揚。
記憶中,讓我永遠難忘的還有1975年4月,我連在營部指揮下開展的那次軍事演習。
當時我們還在寶山一帶訓練。一天晚上營長吳士群突然來到我連,和連長一起謀劃了一場攻防演練。
事先我們并不知道內情。夜幕降臨后,突然連隊二級戰備緊急集合,全副武裝整隊后,連長通報敵情:“剛接到上級命令,有一小股敵人空降在寶山月甫廢棄的機場內,上級命令我連迅速圍殲該敵。”
我連如神兵天降,一小時急行軍,到達指定區域。連長宣布了作戰方案:“當面敵方約有一個班的兵力。經支委會研究決定,這次殲敵由三排執行,副連長跟隨三排協助指揮。再加強三排一挺輕機槍,二具火箭筒,由三排統一指揮。一排在三排后二百米隱蔽跟進,二排隨連指跟進。晚間行動統一標記左臂扎白毛巾。嚴格控制響聲和燈光。”各排接受任務后開始行動。
我所在的三排距敵還剩一公里左右,鄭排長用他那大手一揮,兵成兩路,很快接近了敵前沿陣地。
排長讓大家分散隱蔽,召集我們班長、機槍手和火箭筒手抵近偵察。發現敵軍陣地為環形防御,正面約百米處架設有鐵絲網,在右側發現一個用石塊壘起的掩體,是一個火力點,編為1號;左側有一大土堆已作了改造易守難攻,編為2號。中間有一輛坦克,是支撐整個防御的核心,編為3號。敵陣地左側是機場水泥地面,地形開闊接敵困難。排長命令我班擔任主攻,七班擔任助攻,九班擔任預備隊。并將1具火箭筒配備到我班。
戰斗打響后,槍聲硝煙驟起。我班巡速破障開劈了通道,從敵右翼隱蔽接近,在敵前沿百米占領沖擊出發陣地成功。七班,從敵左側隱蔽接敵,搶占了有利地形。八班迅速突入敵陣地。形成了前后夾擊之勢。
“同志們,我們班擔任主攻任務,黨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我們要不負眾望,敢打敢拼,共產黨員要沖鋒在前!” 我在戰地動員全班,要求大家勇猛向前,不惜一切代價殲滅來犯之敵。
我們分組行動,第一小組的火箭筒手排除了1號火力點,爆破手等迂回包圍擊毀了2號敵軍坦克,機槍手壓制住了3號火力點;二三小組乘勢突入全殲殘敵。為全線發起總攻取得決定性勝利創造了條件。
在軍演中,全連捷報頻傳,我班戰功顯著,受到了前指的嘉獎。
通過實兵演練,讓我們看到了部隊官兵的適應能力,看到了部隊協同作戰的意識和水平。
鞏固國防,保衛家園,必須擁有一支能打仗、過硬的軍隊。要想戰時不流血少流血,必須平時多流汗,苦練殺敵本領。只有這樣,才能固我山河,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十四)走進軍校
地處中國華南地區、珠江下游、瀕臨南海的廣州,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揭開了廣州人文史的首頁。自秦漢至明清2000多年間,它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譽為“千年商都”。它自古就是中外文化交融之地,廣府文化發祥地。它還是中國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沒想到,我這一生還會踏上這片熱土,并在這里學習深造半年之久。
“池正途,祝賀你,根據部隊需要,你已被警備區選送到軍體學院學習了!”
那是一九七五年六月一天的中午,連長和指導員在第一時間告訴了我這個消息,并強調說明:“這是警備區的決定,是從營團兩級推薦上去的。”
那天,我正在團里參加軍體骨干培訓。接到通知后,高興萬分,能有這么好的機會太難得了。幾天后我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只身前往軍體學院報到了。后來知道,我們上海警備區一共去了三人。一人叫陸廣銀,安徽肥東人;另一人叫徐廣,是浙江人。我們同被分在南京軍區學員隊。
在前往廣州的列車上,我激動的難以平靜。這是我第一次遠離上海,能進入這所神奇的院校,到我夢寐以求向往的地方,接受專業進修培訓,是我一生的榮耀。
軍體學院位于廣州市天河區,這是全軍唯一的一所軍事體育學院。他承擔著對全軍部隊的體育骨干和專門人才的培養。
軍體學院緊鄰廣州體院,在美麗的白云山下,附近還有一個動物園,是在原黃埔軍校分校舊址基礎上改建的。當時辦學條件還不完善,院內建設正在進行中。
我們這批人都在速成系,均為半年時間,最長的為一年。學習的主要內容有:田徑和球類比賽的組織編排和規則;對刺格斗;100米和200米障礙跑;武裝泅渡;器械體操等。
廣州的夏天炎熱。我們訓練基本上都在室外,頭頂烈日,每個人的皮膚曬得漆黑。這里的臺風很多,我們的訓練經常受到影響。
在訓練科目中,我最喜愛的是游泳,因為我的游泳基礎差,當兵前只會自由泳,沒有接受過專門訓練,按規范要求:“武裝泅渡必須學會蛙泳。”我喜愛游泳還因為天氣太熱可以降溫。
開始我們都是在校內泳池練習,先徒手練,后來訓練時要穿上軍裝帶上4枚手榴彈和一支步槍練。每次要在泳池內不停頓的游完1500米才算及格,最后還要去江中訓練和考核。
訓練很緊張而且很辛苦,經常發生摔傷碰傷的情況。練單杠時,手掌上的皮經常磨出血泡,有時皮被單杠卷破,手握杠就疼。練障礙時腿上碰撞的青一塊紫一塊,大家忍著傷痛毫不懈怠。
有一次訓練,我的左拇指嚴重扭傷,為了不影響訓練,我去醫務室打了分泌針后繼續堅持了下去。
好在每星期有一天體休。
廣州,是一座富有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在訓練之余,學院組織我們參觀了市區的一些景點,了解了當地一些風土人情及名人故里,特別是革命遺址陳列館和廣交會展館,讓我們開了眼界,長了見識。
有時我們也去附近品嘗有名的廣州炒粉條等。當然,去的最多的地方還是圖書館。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十月。開始逐科考核,首先是一些理論課的筆考,我比較順利地通過了。
每科目要求必須做到“三會”,即會講、會做、會組織。這對我來說輕車熟路,難度不大,因為我在部隊多年擔任軍體培訓教員,并多次參加過比賽。
我最擔心的是武裝泅渡考核。十一月初我們被帶到東莞市道窖鎮邊訓邊考,時間十天。這次考核訓練就在駐地的珠江邊上。這里位于珠江北岸,對面有一個回水灣,是一處天然的訓練場。
這里水流湍急,扔下一把草馬上就被江水卷走了。
在江里徒手游泳身體自由,一旦穿上軍衣帶上槍彈等足有10斤重,感覺活動困難呼吸不暢,身體往下沉,需要手腳不停地用力劃動,因此體能消耗相當大。
我第一次面對濤濤江水心里有點恐懼,特別是看到先頭部隊一些人下水后,被浪花卷到了下游,隊形很亂,加上江面上不時有大輪往來需要停留避讓,波浪把人拋的忽上忽下很嚇人。這時全靠“踩水”保持身體平衡,稍有不慎,就被打沉了,許多人在慌亂中亂抓別人,險象環生。
第一次過江途中就有十幾人被沖走了,但由于院校組織措施到位,多處設有搜救船只,總算平安無事。
好在有救生圈給我壯了膽。我跟隨著隊伍下了水,竭盡所能,總算順利過關了,為以后的三天徒手渡江練習和正式武裝訓練打下了基礎。
十天下來,我瘦了十斤,體重下降到了一百零四斤。
隨著時間推移,訓練成績不斷提高,最后考核我都取得了優秀成績,如期達標,為部隊爭得了榮譽。東莞道窖也成為我終生難忘之地。
“再見廣州!”學業結束后,我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又走出了校門。
那天特別的冷,列車駛出廣州不遠,窗外就飄起了雪花。由于我們來時天熱,衣服帶的少,個個凍的瑟瑟發抖,想起了遠方的親人,想起在東海前哨南匯農場度過相似的寒冬。
隨著列車氣笛長鳴,一陣顛簸震動,把我們從夢中驚醒,看見燈火通明、燦若星河的街市,不約而同地喊道:“上海,我們回來了!”
今天,回憶軍校生活,就會又想起戰友陸廣銀,他是七三年入伍的,身高體壯,特長是打籃球。由于他體質好,力大無窮,在訓練場上橫沖直撞,有使不完的蠻勁和拼勁,大家都不敢踫他。特別是在對刺訓練中都害怕跟他對練,雖然都穿防護服,但被他刺中后五臟六腑都牽著痛,所以大家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他“二敢子”,大家既喜歡又怕他。后來他進步很快晉升副師級,擔任了區人武部部長。戰友徐廣雖身體單薄,但比較靈活吃苦精神強,熟悉掌握動作快,學習成績也很好,他回上海后在警備師教導隊當了參謀兼教官。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