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住寂寞
作者:常耀宗
不知諸君發現沒有,現在的人打電話,頭一句話往往是:“喂,你在哪兒了?言下之意即是你忙啥了。忙,不僅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特征,也成為現代人的一種通病。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繁忙了起來。忙于正事本無可非議,可有些人總是忙于各種聚會、慶典,忙于盯著上一把交椅,忙于富足有余的生活。忙于應酬,忙于當官,忙于賺錢,甚至忙于賭博,忙于找樂。忙得不可開交,忙得忘乎所以,一年到頭或幾年下來,真不知能忙出個什么結果?
我們說北京人忙。他們早上六、七點坐公交車趕著上班,晚上六、七點到家,中午也不回家,年薪七、八萬元,人家忙那叫有資格的忙,既有學歷又有能力,不忙不行。
領導忙。落實上級指示精神,開展日常工作等,都需要領導協調安排,坐鎮指揮。領導們忙那叫有資歷的忙,職責所在,任務所迫,不得不忙。
企業老板忙。身在商場不是尋求進貨渠道,就是爭取銷售市場。老板們的忙那叫有資本的忙,憑借的是本錢,追求的是效益,不忙才怪呢。
一言以蔽之,在這個信息過剩、物欲橫流的時代,忙,要分情況看對象。特別是年輕一代,切不可被“忙風”蒙蔽了雙眼,不要隨“忙流”而逐下,不跟風跑,不媚世俗。在誘惑和欲望面前,做欲望的奴隸還是欲望的主人,這取決于你是否耐得住寂寞。耐住寂寞,沉下心來,讀書學習深入鉆研,以求甚解。工作腳踏實地,積極肯干。此種意義上,寂寞是一次機會,是一種積累,是一份禮物,我們理當好好把握,百倍珍惜,因為一個人的思維質量、能力水平、人生境界,大都是在寂寞中修煉和提升的。
歷來成大器者,他們不受外物影響,不為環境所左右,始終把主要精力放在對理想對事業的不懈追求上,他們可以說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佼佼者。韓信甘受胯下之辱,始成一代名將;勾踐臥薪嘗膽,遂成春秋霸主;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雙目失明著成《國語》。實踐證明,事業有成者的秘訣盡管很多,但他們均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能耐住寂寞,并且善于用犁鏵去開墾寂寞,從而創造出一片成功的天地。
寂寞,孤單冷清也。提倡耐住寂寞,并非讓大家足不出戶,與世隔絕,而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遠離酒綠燈紅,遠離功名利祿,能夠忍受清苦,執著人生追求,堅韌不拔地鐘情于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
寂寞是一種氛圍,一種環境,更是一種心境,需走過去,投入其中,清除障礙,解決問題,這一切,需要一種非凡的執著和定力。耐住寂寞,是人生的一種自我修養,自我超越,它可以使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它可以使人思想升華,拼搏奮進,這是古今先賢給予我們的經驗總結,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讓我們耐住寂寞,戰勝寂寞吧,誰這樣做,誰的生活就會情趣盎然,誰的生命就會精彩無限。
忙嗎?別讓忙成為托詞,別讓忙誤了大好前程。做自己命運的船長,當自己靈魂的舵手,就得耐住寂寞!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