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麻雀談開去
作者:胡斌
門可羅麻雀指的是家中賓客稀少,門庭冷落。
然而,現在環境綠化了,人與自然和諧了,門可羅雀又有了新意!因為在我們的窗臺、陽臺、灶臺,三臺之間常常有鳥類來騷擾。本來應是正常現象,五彩繽紛的鳥類來拜訪一下人類,況且是聰明鬼小個子麻雀當帶頭大哥,這是件喜事,能增添不少情趣,忘記不少煩惱。但在十幾年前,這樣的美事是難以碰上的。
麻雀衣著樸素,可以說是艱苦奮斗的典范;它以麻為流行色,一年四季淡妝登場,不顯擺,不嬌艷迷人,又可做東方道德的楷模;況且它形不驚天,貌不動地,加上口若懸河,嘰嘰喳喳,指領時代風騷,作百花齊放的代言人,永遠是激流勇進的批評家,具有魏徵的大才風度,又使得我們開始能接受它,喜愛它,給它授予麻雀雖小,肝膽俱全的桂冠。
但麻雀也有七情六欲,有時見著美食就管不住自己,犯過一些錯誤。尤其在以谷物為主要作物的糧食生產區域,稍稍不留意它就從我們地里堂而皇之的搬走很多糧食,因此我們愛之深時又恨之切,把它列入了害人精,人人喊打,以至于忘卻了麻雀許多的好處,抹殺了麻雀許多的功勞,比如它對有害昆蟲的控制。事實上在麻雀多的地區,害蟲特別是鱗翅目害蟲的數量明顯要少于其它地區,它們對農業生產作出過不小的貢獻。那么,當它們需要獲得食物時,我們不妨對這些大自然的生靈慷慨大度一些,這總比養寵物,玩小貓要功德一些吧。可惜由于我們過去在生態認識上不十分全面,曾對它們進行過大規模的圍剿,恨不將其碎裂萬段,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文明的遺憾。
“1958年,人們一度將它列為四害之一,曾動員全國城鄉居民,在規定的日期和時間內,掏窩、捕打以及敲鑼、打鼓、放鞭炮,轟趕得它們既無處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機會,最后累得墜地而死。一年以后,各地陸續發現園林植物出現蟲災,有些還是毀滅性的。”
然而對這些生命造成真正威脅的還是大規模地使用農藥,使得麻雀大面積地減少,有些地區甚至到了絕種的程度,如四川省,在短短幾十年里,這些曾經與人類相伴了數萬年的朋友出現了大范圍的絕跡。想到這,在心疼之余屠格涅夫對麻雀認識的一篇文章又浮現在眼前。
屠格涅夫曾在自己的《麻雀》中這樣描寫著:“我打獵回來,走在花園的林陰路上。狗在我面前奔跑。忽然它縮小了腳步,開始悄悄地走,好像嗅到了前面的野物。
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只小麻雀,嘴角嫩黃,頭頂上有些茸毛。它從窩里跌下來(風在猛烈搖著路邊的白樺樹),一動不動地坐著,無望地張開兩只剛剛長出來的小翅膀。
我的狗正慢慢地向它走近,突然間,是近旁的一棵樹上,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塊石頭一樣一飛而下,落在狗鼻子尖的前面——全身羽毛豎起,完全變了形狀,絕望又可憐地尖叫著,一連兩次撲向那牙齒銳利的、張大的狗嘴。
這是沖下來救護的,它用身體掩護著自己的幼兒……然而它那整個小小的身體在恐懼中顫抖著,小小的叫聲變得蠻勇而嘶啞,它兀立著不動,它在自我犧牲!
一只狗在它看來該是多么龐大的怪物啊!盡管如此,它不能安棲在高高的、毫無危險的枝頭……一種力量,比它的意志更強大的力量,把它從那上邊催促下來。
我的特列索停住了,后退了……顯然,連它也認識到了這種力量。
我急忙喚住驚惶的狗——肅然起敬地走開。
是的,請別發笑,我對那只小小的、英雄般的鳥兒,對它的愛的沖動肅然起敬。
愛,我想,比死的恐懼更強大。只是靠了它,只是靠了愛,生命才得以維持、得以發展啊!”。
麻雀不光生前偉大,死后,它還能做貢獻。麻雀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及維生素B1、B2等。麻雀肉能“補五臟,益精髓,暖腰膝,起陽道,縮 小便,又治婦人血崩帶下”。傳統醫學認為,雀肉能補陰精,是壯陽益精的佳品,適用于治療腎陽虛所致的陽痿、腰痛、小便頻數及補五臟之氣不足。雀肉燒熟食或酒浸飲,有溫陽作用。對陽虛、陽痿、早泄、帶下癥等有較好的療效。雀卵和雀腦亦有較好的補益作用。雀腦補腎利耳,熟食,能治男子陽痿、遺精等癥;雀卵有助腎 陽、補陰精功效。對治療陽痿、腰痛、精液清冷癥有效。這就是麻雀,勇敢、至愛、無懼、犧牲、奉獻的麻雀,化作春泥更護技的麻雀。
麻雀既然有這許多的好處,又經常光顧我們的三臺,它犯點小錯誤,大概是可以原諒的。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不但要和自然界和諧相處,而且應該經常看到別人的長處,和反對自己的人交朋友、成知已。經常邀請“小麻雀”在家中做做客人,指點一下我們的錯誤,或許可以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
胡斌,湖北省巴東縣供電公司。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