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夢(外十五篇)
作者:徐業君
世間萬物,皆有定數,而花之綻放,如夢似幻。花開一瞬,如夢初醒;花落無聲,似夢終散。觀花之人,常因花之美麗而沉醉,猶如置身夢境,忘卻塵世煩憂。
春日里,萬物復蘇,百花爭艷。桃花灼灼,似少女初妝;梨花如雪,潔白無瑕。那花兒,或紅或白,或粉或紫,宛如天邊之彩云,飄落凡間。花影搖曳,香氣襲人,仿佛置身于一個五彩斑斕的夢境之中。
夏日炎炎,荷花獨放。碧葉連天,紅花映日。那荷花,宛如仙子凌波,翩翩起舞。清風徐來,荷葉翻滾,荷花隨風搖曳,似夢似醒。觀荷之人,或乘船蕩漾于湖上,或倚欄靜賞于岸邊,皆因荷花之美而陶醉。
秋日來臨,菊花盛開。那菊花,千姿百態,或含苞待放,或怒放爭艷。金黃、雪白、墨綠……五彩斑斕,美不勝收。秋風送爽,菊花飄香,人們漫步于花海之中,宛如走進了一個秋天的夢境。
冬日寒冷,梅花傲雪。那梅花,不畏嚴寒,獨自綻放。枝頭點點紅梅,宛如雪中之火,照亮了整個冬天。踏雪尋梅,賞梅之人,皆因梅花之堅韌與美麗而感動。
花開花落,如夢如幻。人們常說,花無百日紅。的確,花兒雖美,卻終究會凋零。然而,正是這短暫而美麗的綻放,讓人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花似夢,人生亦如夢。我們在花開花落之間,感悟生命的短暫與美好。或許,我們無法留住花兒的美麗,但我們可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讓生命如花般綻放。
讓我們在花的夢境中,尋找生命的意義,感悟人生的真諦。讓花似夢的美好,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我們前行路上的動力與慰藉。
花似夢,夢似花。愿我們都能在生命的旅途中,如花兒般綻放自己的美麗,如夢般追尋自己的理想與幸福。
江南夢影:月映殘歌
江南之地,乃人間勝景也。煙雨朦朧,碧波蕩漾,山川秀麗,人文薈萃。吾嘗聞江南之音,如仙樂飄飄,似夢似幻,心馳神往。今觀倒影映月,夢殘歌罷,且聽江南音,不勝感慨。
月華如水,灑滿江南。夜色朦朧,水面波光粼粼。觀水中倒影,仿佛見江南之景盡收眼底。橋上行人如織,燈火輝煌;舟中漁歌互答,悠然自得。此景如畫,美不勝收。
夢殘歌罷,思緒萬千。江南之音,婉轉動聽,似清泉流淌,沁人心脾。或悠揚,或激昂,或纏綿,或豪放。一曲終了,余音繞梁,三日不絕。聞者陶醉,恍若置身仙境,忘卻塵世煩惱。
且聽江南音,心隨樂舞。那絲竹之聲,清脆悅耳,如泉水擊石,如珠落玉盤。那歌聲之韻,悠揚綿長,如春風拂面,如夏雨潤物。那戲曲之腔,抑揚頓挫,如金戈鐵馬,如錦繡文章。江南之音,實乃天籟之音,令人陶醉不已。
江南之地,人才輩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皆以江南為傲。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皆源于江南之韻。江南之音,既承載了歷史之厚重,又展現了人文之魅力。聽江南之音,如讀一部千古傳奇,如游一處人間仙境。
然江南之夢,亦非虛幻。夢中有江南之景,有江南之音,有江南之情。夢醒時分,仍覺余音繞耳,美景在心。江南之夢,乃心之所向,情之所系。愿吾輩皆能追尋江南之夢,感受江南之美,領悟江南之韻。
夫江南之地,實乃人間瑰寶。倒影映月,夢殘歌罷,且聽江南音。吾愿以千字文言文,述江南之美景,繪江南之風情,傳江南之佳話。愿天下之人,皆能共賞江南之美,共聽江南之音,共品江南之韻。
江南夢影,月映殘歌。此夢非夢,此情非情。乃心之所感,情之所系。愿吾輩皆能追尋此夢,品味此情,共賞江南之美景,共聽江南之音,共度人生之美好時光。
撐傘人亦是一雨中人
噫吁嚱!夫天地之間,雨乃常事,然人之于雨,各有所感。或曰:“撐傘者,避雨者也。”然吾觀之,撐傘人亦雨中之行者也,豈獨避雨哉?
昔人云:“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當疾風驟雨之際,眾生皆忙尋蔽身之所,而撐傘者則挺身而出,以傘為盾,庇佑身側之人。彼傘雖小,卻能遮風擋雨,使行人安然前行。然撐傘者自身,亦身處雨中,衣裳盡濕,又何嘗得免乎?
撐傘者之心,猶如春雨潤物,默默無聲。彼不求回報,但求他人安好。此乃大善也!然世人往往只見其傘下之人,而忽視了撐傘者本身。彼亦雨中行,亦需關愛與呵護。
夫撐傘者,或友或親,或陌路之人。彼等皆以傘為媒,傳遞溫暖與關愛。然吾思之,人生亦如雨中行,吾等皆為撐傘者,亦為雨中人。有時為他人撐傘,有時則依賴他人之傘。彼此相扶,方能共度風雨。
吾嘗見一老翁,于雨中為幼童撐傘。那幼童歡笑嬉戲,全然不知雨之存在。老翁雖衣衫盡濕,卻面露微笑,心滿意足。此情此景,令吾感慨良多。撐傘者之善舉,雖微不足道,卻能溫暖人心,使人倍感親切。
又思古人之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乃天地之恩澤,滋潤萬物。而撐傘者,亦如春雨般潤物無聲,默默奉獻。彼之善行,雖不為世人所知,卻足以感動天地。
嗟夫!撐傘人亦是雨中人,彼之善舉,值得吾等銘記與頌揚。愿世人皆能心懷善意,為他人撐傘,亦能享受他人之傘下溫暖。如此,則人間有愛,風雨亦無懼也。
吾愿諸君皆能明了此理,于人生路上,互為撐傘人,亦為雨中人。相扶相助,共度風雨,此乃人生之大幸也。
天門晨日曦:旅途中的稻香荷韻
天門南站,晨曦初露,清淺的光暈灑落在站臺上,仿佛給這座忙碌的交通樞紐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我站在窗前,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仿佛被這片熟悉的土地深深吸引。
旅途中的我,時常匆匆而過,卻難得有機會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家鄉的美景。這次,我選擇了依窗而坐,讓雙眼盡情捕捉那搖曳的稻苗、那池塘中盛開的荷花,還有那江漢平原獨有的夏日風情。
稻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一片綠油油的海洋在眼前鋪展開來。那是家鄉的田野,是兒時嬉戲的樂園,也是父輩們辛勤勞作的見證。每一株稻苗都承載著他們的汗水和希望,也寄托著我對家鄉的深深眷戀。
池塘里的荷花開得正艷,粉紅的花瓣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嬌艷欲滴。蜻蜓在水面上輕盈地點水,小魚在荷葉間穿梭嬉戲。這是一幅生動的畫卷,讓人仿佛置身于詩畫之中。
江漢平原的夏日,總是那么熱烈而奔放。陽光灑在大地上,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每一寸土地。田野里,稻香四溢,那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我深吸一口氣,仿佛能聞到那熟悉的稻香,感受到那份來自家鄉的溫暖。
人在旅途,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景。但在我心中,最美的風景始終是家鄉的那片田野、那個池塘、還有那份深深的鄉愁。無論走到哪里,我都會懷念那片熟悉的土地,懷念那些陪伴我成長的點點滴滴。
天門南站的晨曦中,我仿佛看到了家鄉的過去和未來。那些辛勤耕耘的身影、那些歡聲笑語的日子、還有那些關于家鄉的傳說和故事,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家鄉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繁榮。
旅途中的我,將帶著這份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繼續前行。無論走到哪里,我都會記得那片綠油油的田野、那個荷花盛開的池塘、還有那份屬于江漢平原的夏日風情。因為,那是我的家鄉,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
天門晨曦,旅途中的稻香荷韻,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每當我想起那個清晨,我都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溫暖和感動。因為,那里有我最深的根、最真的情、還有最美的風景。
萬花仙舞阡陌頌
萬花爭艷,千紅競放,花團錦簇,似海茫茫。遙看芳菲,萬紫千紅,美不勝收,宛如仙境降凡鄉。風吹流蘇,天簾輕啟,仙樂飄飄,令人心曠神怡。
仙子翩躚,慢舞阡陌,衣袂飄飄,宛若流云。舞姿曼妙,宛若驚鴻,引來百鳥齊鳴,百獸共賞。凡心八方,皆為此景所動,駐足觀賞,陶醉其中。
花間蝶舞,蜂鳴鳥語,生機盎然,一片祥和。香氣襲人,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氣爽,忘卻塵世煩憂。仙子笑顏如花,顧盼生輝,令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
此景如畫,此情如詩,宛如天上人間,令人嘆為觀止。仙子舞動,萬花盛開,共同演繹一曲天地間最美的樂章。凡心所向,皆為此景所引,共賞此間美景,同享此刻歡愉。
萬紫千紅,花似海,風吹流蘇,天簾開。仙子舞阡陌,凡心八方來,共賞此間美景,同慶此刻良辰。愿此景長存,此情永駐,人間處處皆仙境,世間時時皆歡愉。
夏荷之盛
夫前陣繡球藍楹,梔子爭艷;今又荷花怒放,盛夏之景,何其盛哉!余觀之,心有所感,遂作斯文,以詠其美。
繡球簇簇,如錦似繡,藍花楹楹,似夢似幻。梔子潔白,香飄四溢,三者交相輝映,宛若仙子降臨凡間,令人嘆為觀止。然此花雖美,終有凋零之時,不若荷花之持久,盛夏之怒放。
荷花者,盛夏之花魁也。綠葉如盤,托起嬌艷之花;花瓣似玉,綻放清麗之姿。微風拂過,荷葉輕搖,荷花隨風起舞,宛如凌波仙子,飄逸出塵。雨打荷葉,聲聲入耳,如珠落玉盤,清脆悅耳。此情此景,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
夫荷花之美,非徒在于其色其形,更在于其氣其韻。荷花生于淤泥之中,卻能保持純凈之質,不染塵埃。其品格之高尚,可見一斑。吾人當效法荷花,身處塵世而不染,保持一顆純凈之心。
夏荷之盛,乃天地之造化,自然之奇觀。余觀之賞之,心曠神怡,感悟良多。愿諸君皆能靜心賞荷,領略自然之美,領悟人生之道。
夫夏荷之盛者,美之極致也。其美在于形,更在于神;在于色,更在于韻。余愿長留此心,與荷共舞,與夏同歌,直至天荒地老,海枯石爛。夏荷之盛之美,將永存于天地之間,成為千古之佳話。
田園幽居賦
余嘗遠離喧囂之城,投身農村之懷,欲尋一方凈土,以安吾心。遂至鄉村,感受大地之脈動,體會田園之寧靜與悠然,頗有所得,遂作斯賦,以歌田園之幽居也。
夫城市之喧囂,如波濤之洶涌,令人心神不寧。車馬之喧囂,人聲之鼎沸,皆為塵世之紛擾,使人心煩意亂。余欲遠離此境,覓一清幽之地,以養吾性。
遂至鄉村,投入田園之懷抱。但見綠野千里,稻麥飄香。田野之間,農夫勞作,耕牛慢步,一派和諧景象。清風徐來,拂過麥田,麥浪翻滾,如海浪之起伏,令人心曠神怡。
鄉間小徑,曲徑通幽。余漫步其中,感受大地之脈動。腳下泥土,松軟而厚實,每一步都踏出了深深的印記。耳畔傳來鳥鳴蟲唱,宛如天籟之音,令人陶醉。
鄉村之寧靜,非言語所能盡述。無車馬之喧囂,無人聲之鼎沸,唯有自然之聲響,伴我左右。余靜坐檐下,品一杯清茶,賞一池荷花,心靜如水,神游物外。
田園之悠然,亦非塵世所能比擬。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節奏悠然自得。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守望相助,情同手足。余身處其中,亦被感染,心境愈發寧靜。
夫田園幽居者,乃人生之佳境也。遠離塵世之紛擾,投入自然之懷抱,感受大地之脈動,體會鄉村之寧靜與悠然。余愿長留此境,與田園共舞,與自然同歌,直至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田園幽居之美,非外人所能領悟。唯親身經歷者,方能體會其中之奧妙。愿諸君皆能遠離喧囂,投身農村,感受大地之脈動,領悟人生之真諦。
雨落荷香賦
驕陽半遮,烏云漫卷,天象異變,似有神靈揮毫。千條絲,萬縷線,自九霄墜落,伴以雷霆之威,電閃之光。此乃天地之合奏,宇宙之交響也。
風乍起時,百鳥驚散,紛紛藏匿于林間深處,不敢露頭。青紗帳隨風起伏,若隱若現,仿佛有仙子在其中舞動紅袖。紅荷亭亭玉立,搖曳生姿,纓槍般的花瓣賽過世間一切嬌艷之物。
甘霖灑落,宛如天女散花,點點滴滴,盡皆落在碧玉盤中。荷葉傾斜,水珠滑落,恰似珍珠斷線,散落一地。此時,驚蛙齊鳴,魚兒歡竄,生機勃勃,盡展自然之趣。
煙雨朦朧之中,景象如夢如幻,令人心馳神往。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與世隔絕,忘卻塵世之憂。余觀此景,心曠神怡,感慨萬分,遂作斯賦,以歌雨落荷香之美也。
夫雨落荷香者,乃天地之精華,自然之杰作。其美在于形,更在于神;在于色,更在于韻。吾人當懷敬畏之心,賞其美,悟其道,與天地同呼吸,與萬物共命運。
愿諸君皆能靜心賞雨,品味荷香,領悟自然之道,體悟人生之真諦。如此,則心靈得以凈化,精神得以升華,人生亦將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雨荷之韻
夫雨打荷葉,滾珍珠之景,實為天地之奇觀,人生之佳境也。余觀之,心曠神怡,遂作斯文,以歌其美。
雨打荷葉,聲聲入耳,如珠落玉盤,清脆悅耳。雨珠滾落,似珍珠之流動,晶瑩剔透,熠熠生輝。荷葉承露,盈盈欲滴,宛如翡翠之盤,盛滿天地之精華。此景之美,非言語所能盡述,唯親臨其境,方能領略其妙。
荷花出泥而不染,其品性之高潔,令人贊嘆不已。淤泥之中,荷花獨放,嬌艷欲滴,芬芳四溢。其色如霞光萬道,其形如舞袖翩翩。含苞待放之際,花蕾緊閉,似少女之羞澀;一旦怒放,則花瓣舒展,如仙子之降臨。風雨吹過,荷花屹立不倒,狀麗非凡,更顯其堅韌之性。
余思荷花之美,非徒在于其色其形,更在于其氣其韻。荷花生于污濁之地,卻能保持純凈之質,不染塵埃。其品格之高尚,可見一斑。吾人當效法荷花,身處塵世而不染,保持一顆純凈之心。
雨打荷韻,乃天地之造化,自然之奇觀。余觀之賞之,心曠神怡,感悟良多。愿諸君皆能靜心賞荷,領略自然之美,領悟人生之道。
夫雨打荷韻者,美之極致也。其美在于形,更在于神;在于色,更在于韻。余愿長留此心,與荷共舞,與雨同歌,直至天荒地老,海枯石爛。雨打荷韻之美,將永存于天地之間,成為千古之佳話。
荷雨玲瓏賦
夫純凈者,莫若天上之雨;青美者,莫過于荷滿枝。余觀萬綠叢中,點點紅妝,玲瓏剔透,花之精神,誰可比擬?遂作斯賦,以歌荷雨之玲瓏也。
天上之雨,純凈無暇,灑落人間,潤物無聲。或細雨綿綿,如絲如縷,輕柔飄渺;或暴雨傾盆,如珠如玉,鏗鏘有力。其純凈之質,洗滌塵埃,蕩滌心靈。余立于檐下,靜聽雨聲,心隨雨動,神游物外。
荷塘之中,荷滿枝椏,青翠欲滴,嬌艷欲滴。綠葉如蓋,托起朵朵荷花,或含苞待放,或怒放爭艷。其青美之姿,宛若仙子,飄逸出塵。余漫步其間,賞荷品香,心曠神怡,忘卻塵世之憂。
萬綠叢中,點點紅妝,乃是荷花之蕊,嬌艷欲滴。其色如霞,其形如碗,玲瓏剔透,美不勝收。花之精神,在于其形其色,更在于其氣其韻。荷花之精神,清高淡雅,不染塵埃,余賞之,嘆其高潔,慕其品性。
玲瓏剔透者,莫過于花之精神。花之精神,在于其生命力之旺盛,更在于其品格之高尚。荷花生于淤泥之中,卻能保持純凈之質,不染塵埃。其品格之高尚,可見一斑。余賞荷之時,亦思人生之道,當如荷花般,保持純凈之心,追求高尚之品。
夫荷雨玲瓏者,乃天地之造化,自然之奇觀。余觀之賞之,心曠神怡,感慨良多。愿諸君皆能靜心賞荷,品味自然之美,領悟人生之道。
嗟乎!純凈之雨,青美之荷,皆天地之精華,人生之珍寶。余愿長留此心,與荷雨共舞,與玲瓏同歌,直至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幽徑相思賦
夫小徑幽幽者,綠映紅也;秀木成蔭者,靜無聲也。其曲徑通幽,乃隱逸之所,亦相思之地。余漫步其間,心曠神怡,遂作斯賦,以寄幽情。
小徑幽幽,藏于深林之中,隱于翠微之下。初入其境,但見綠葉扶疏,紅花點綴,芳草萋萋,香飄四溢。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如琴瑟和鳴,令人心曠神怡。步履所及,或見蝶舞花間,或聞鳥鳴枝頭,清幽雅致,恍若隔世。
秀木成蔭,遮天蔽日,靜謐無聲。樹下光影斑駁,斑駁陸離,如夢似幻。余坐于樹下,閉目凝神,但聞蟲鳴鳥啼,聲聲入耳,宛如天籟之音。心隨境轉,神游物外,不覺時光之流逝。
目及盡處,多悠遠也。遠山如黛,近水含煙,云霧繚繞,若隱若現。小徑蜿蜒,不知其所終,但見綠意盎然,連綿不絕。其景之悠遠,令人遐思無限,心馳神往。
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或憶往昔之歡娛,或思來日之重逢。夢中相逢,伊人倩影,浮現在眼前,猶如昨日之事。金步搖于發間,熠熠生輝,婉約動人。然夢醒時分,唯余相思之苦,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余嘆曰:“小徑幽幽,秀木成蔭,乃相思之所也。吾愿留此相思于夢中,與伊人共賞此間美景。”遂作詩云:“小徑幽幽綠映紅,秀木成蔭靜無聲。目及盡處多悠遠,好留相思夢里逢。”
嗟乎!人生苦短,聚散無常。愿諸君珍惜眼前之人,勿使相思成空。小徑幽幽,綠映紅,愿此情此景,長留人間,成為千古之佳話。
游仙境記
夫斑斕景色,實乃人間之仙境也。余慕其名,遂涉足其間,以探其幽深之美。時維春日,風和景明,草木欣欣,萬物皆春。余漫步于幽徑之中,但見綠蔭蔽日,金鋪滿地,斑駁陸離,恍若夢中。
初入其境,即聞鳥語花香,沁人心脾。舉目四望,青山疊翠,碧水環流。山間云霧繚繞,如夢似幻;水中魚躍鳥飛,生機勃勃。此等景致,宛如畫中游,令人心曠神怡,忘乎所以。
徑之兩側,古樹參天,藤蔓纏繞。其葉翠綠如玉,其花絢爛如錦。微風拂過,樹葉婆娑作響,花瓣隨風飄落,宛如天女散花,美不勝收。余行于其中,不覺心曠神怡,飄然欲仙。
忽見伊人倩影,若隱若現于林間。其貌若仙子,其姿若柳條。金步搖于發間,隨風搖曳,熠熠生輝。余睹之,心旌蕩漾,恍若隔世。遂趨前問之,乃知其名婉兒,居于此境,修煉仙道。
婉兒笑語盈盈,與余共游仙境。她指點江山,述說此地之種種奇景。余聞之,如癡如醉,恍若置身仙境之中。我們或攀山越嶺,或涉水穿林,遍覽仙境之美景。時而登高望遠,見云海茫茫,群山連綿;時而俯瞰深谷,見流水潺潺,百花爭艷。
日暮時分,余與婉兒坐于山巔之上,共賞落日余暉。但見夕陽如火,染紅了半邊天;云霞似錦,絢爛奪目。婉兒輕撫金步搖,低聲吟詠:“斑斕景色人仙境,幽徑陰里金鋪面。若似伊人浮眼前,絮亂絲繁金步搖。”余聞之,心中感慨萬千,遂與婉兒相約,待來年春日再游此境。
歸途中,余思忖良久,乃悟仙境之美非在景也,而在人心之境。夫人生在世,或為名利所累,或為情感所困。若能如婉兒般超脫世俗,心無掛礙,則何處非仙境乎?
故余作斯文以記游仙境之經歷,愿諸君皆能放下俗務,尋覓心中之仙境。若能得此境界,則人生何處不逍遙,何處不自在哉!
此文既畢,余心猶自陶醉于仙境之美景中。遂收拾行囊,準備來年春日再游此境。愿屆時能與諸君共賞仙境之美景,共悟人生之真諦。
意韻悠揚
意何為乎?吾思之再三,乃知意在心,心隨意轉。曲調婉轉,似輕風拂過楊柳,柔和而綿長。翠綠遙飛,若青云之上,仙鶴翩然起舞。此情此景,使人陶醉,心曠神怡。
夫曲調者,音樂之精髓也。其聲如珠落玉盤,清脆悅耳;又如泉水擊石,泠泠作響。曲中有高山流水之意境,亦有陽春白雪之清雅。吾聞之,心曠神怡,仿佛置身仙境,與世隔絕。
翠綠遠飛,乃自然之色彩也。遠望群山,層巒疊嶂,滿目蒼翠。近觀草木,郁郁蔥蔥,生機勃勃。此綠非他綠,乃天地之精華,自然之饋贈。吾見之,心生歡喜,宛如得見佳人,眉目傳情。
情悠揚者,人之情感也。先有霓裳羽衣之妙舞,后有六幺清歌之雅韻。舞之翩躚,歌之悠揚,皆能觸動人心,引發共鳴。吾感之,情愫涌動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絕。
靜謐猶然者,環境之氛圍也。當此之時,四周寂靜無聲,唯有曲調與風聲相伴。此靜非死寂,乃心靈之寧靜,思緒之清晰。吾處之,心境平和,如入無人之境,與世無爭。
嗟乎!意何為乎?意在心也,心隨意轉。吾當以此意,賞此曲,觀此綠,感此情,享此靜。如此,則人生之美妙,盡在其中矣。
山高泉涌,凈土自由
山高入云,泉水傾盆而下,勢如破竹,聲若雷鳴。青山環抱,滿目翠綠,石頭裸露,晶瑩剔透。此間景致,宛如人間凈土,遠離紅塵喧囂,盡享自由之趣。
夫此山也,巍峨聳立,氣勢磅礴。泉水自山頂傾瀉而下,如銀河倒掛,蔚為壯觀。水勢洶涌,奔騰不息,沖刷著山石,發出潺潺之聲,宛如天籟之音,令人陶醉。
青山之間,翠綠欲滴,草木欣欣向榮。石頭裸露于外,形態各異,有的圓潤如玉,有的嶙峋如骨。陽光灑落其上,熠熠生輝,美不勝收。
此間人間凈土也,無車馬之喧,無塵囂之擾。人們在此,或耕田而食,或垂釣而樂,或讀書而悟,皆得自由之趣。心無掛礙,神游物外,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間,與萬物共呼吸,同命運。
嗟乎!此山高泉涌之景,實乃人間勝境也。愿諸君皆能遠離紅塵,來此凈土,享受自由之趣,領悟人生之道。
乃作斯文,以記山高泉涌之凈土自由。愿諸君共賞之,共悟之,共樂之。
高山流水,共赴攀登之道
余聞空山新雨,洗盡塵埃,天色晚來,秋意漸濃。遙想高山流水,其景何其壯麗,其行何其艱辛。余亦好登山臨水,故有感而發,以千字文言,述吾心之所向。
夫高山者,巍峨聳立,直插云霄。其上松柏蒼翠,云霧繚繞。流水潺潺,穿石而過,濺起水珠如玉。余登此山,雖步履艱辛,然心中歡喜,亦覺不虛此行。
登山之初,余懷壯志,意氣風發。沿途草木蔥蘢,花香襲人。余或駐足觀賞,或疾步前行,心中充滿對未知世界的向往。然,隨著山勢漸高,道路愈險,余亦漸感疲憊。此時,余思及古人之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遂鼓起勇氣,繼續前行。
途中,余遇諸多險阻。有峭壁千仞,需攀援而上;有深谷幽長,需跨越而過。余或揮汗如雨,或氣喘吁吁,然心中堅定,始終不渝。每遇險阻,余皆以古人之精神為勉,不斷激勵自己,勇往直前。
終于,余登至山頂。此時,群山俯伏,云海蒼茫。余心曠神怡,頓覺人生之美好。回首來路,雖艱辛萬分,然亦收獲頗豐。余知,此高山流水之旅,非僅鍛煉身體,更磨練意志,提升心境。
夫人生在世,亦如登山臨水。有時平坦順暢,有時險阻重重。然無論境遇如何,吾輩皆應懷壯志,勇往直前。以高山流水為鑒,吾輩當知付出之艱辛與收獲之喜悅。
故曰:高山流水,共赴攀登之道。余愿與諸君共勉之,無論前路如何險阻,皆應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如此,則人生之路雖曲折多舛,亦能收獲滿滿,成就非凡。
峭壁奔流,山水之韻
夫此山也,峻峭異常,巍峨聳立,直插云霄。觀乎水勢,知其山高,流水湍急,奔騰而下,嘩嘩之聲,如雷貫耳。山水之間,奔流不息,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
峭壁之上,蒼松翠柏,郁郁蔥蔥,與山石相映成趣。流水沖刷山體,或急或緩,或深或淺,皆成天然之景。時而激流飛瀑,水花四濺,如玉珠落盤,璀璨奪目;時而溪水潺潺,悠然自得,如絲竹之音,悅耳動聽。
夫山水之韻,非止于此。觀其色也,青翠欲滴,碧綠如玉;聞其聲也,潺潺湲湲,如鳴琴瑟。時而風起云涌,山巒疊嶂,水波蕩漾,宛如畫卷之中;時而日照金鱗,波光粼粼,山體熠熠生輝,似有神靈庇佑。
山水之間,亦有生靈棲息。飛鳥翱翔于天際,猿猴嬉戲于林間,草木欣欣向榮,萬物共生共榮。此乃天地之造化,自然之神奇,非人力所能及也。
夫峭壁奔流之景,實乃天地之精華,自然之瑰寶。其峻峭之勢,磅礴之氣,皆為人所驚嘆。愿諸君皆能親臨其境,領略山水之韻,感悟自然之道,與天地同呼吸,與萬物共命運。
乃作斯文,以記峭壁奔流之山水之韻。愿諸君共賞之,共悟之,共樂之。此山此水,實乃人間之勝景也。
作者簡介:徐業君,男,漢族,出生于1958年,中共黨員,大學文化,曾在《人民日報》、《農民日報》、《奔流》、《參花》、《散文百家》、《鴨綠江》、《長江文藝》、《速讀》等省內外50多家報刊發表文學作品。作品先后被選入多種經典讀本并獲獎,或選入全國名地中高考語文模擬試題。湖北省仙桃市作協會員,中國作家文學聯盟會員,中國微型小說會員,中國鄉村雜志認證作家。文學欣賞雜志副主編。世界華文作家聯合會終身理事和終身副主席。代表作中篇小說《苦菜花兒香》獲得多項獎。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