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終級童話
作者:白焰
文學作品與影視片涉及動物與人的關系這個主題的非常多。80年代的獲獎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樸實感人,近期看到馮小剛與陳沖主演的《忠犬八公》(可惜不知道主角狗狗的名字)如一部優美動人的敘事詩,看完久久不愿離去,最近還看了一部日本電影《爺爺與貓》,寫了小鎮居民通過貓改變人際關系,從而和諧共生的故事。幾年前我還讀過李微漪與狼的故事,并且專門打車去一個很遠的影院看了紀錄電影《重返狼群》,并認真寫了讀后感。著名的《小王子》里面有一只“等愛的狐貍”,“我沒認識它的時候,它只是和成千上萬只狐貍一樣的一只狐貍。我和它做了朋友,現在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了。”《父與子》里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海貍的報復”,“美人魚”“青蛙王子”“丑小鴨”等童話故事也都會借助動物變形來暗喻,卡夫卡的《變形記》更是登峰造極。有時候人變成動物是一種懲罰,但是天知道動物是怎么想的。凡此種種,都想刻畫出某個動物與特定關系人的相識相知相守以及不得已的分離,今天的作業題目讓我想起了這些可愛可親甚至可敬的動物,于是信手拈來,與大家分享。
某日下班無事,與閨蜜吃個水煮魚,看了個管虎導演,彭于晏、佟麗婭、賈樟柯等主演的戛納電影節獲獎的風格電影《狗陣》。水煮魚還是一如既往地好吃,熱氣騰騰端上桌,色香味俱全,微微辣得出汗,過癮!電影是閨蜜推薦的,要不是她說我還不知道呢。故事從一個風沙彌漫、野狗橫行的小鎮講起,過失殺人被假釋的優秀摩托車手二郎回到家鄉小鎮,面臨著仇家追殺、母親已逝、父親避而不見、姐姐遠嫁他鄉的孤苦境地,沒有收入來源,為了懸賞金去冒險捕捉一只據說攜帶狂犬病毒的細黑犬,被狗咬了以后自己消毒,為了生計加入捕狗隊,運輸細犬的過程中遭遇車禍,人與狗互相取暖,逐漸有了默契。二郎給它彈吉他,摩托車給它安了專座,帶著它一起兜風,細犬也屢次救二郎于危難。仇家老胡也因為中蛇毒被二郎所救一笑泯恩仇。細黑犬被撞傷不久于世,它的懷孕“妻子”細黃犬趕來送它最后一程。小細黑犬出生后,二郎把它帶到臨近的鎮子放生,希望在那里狗狗會有好的生活。管虎的電影有特色,這種大漠戈壁的蒼涼感,群狗列隊的大陣仗震撼感十足,大篷車的演出領我們回到童年,牛犇、高強等老戲骨的加盟蓬蓽生輝,張譯還客串了一個只有一個鏡頭的小角色,還好我眼尖,認出來了。故事性挺強,有點美國西部片的味道,主題曲都是英語的。從動物保護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角度講,不失為一部好片子,有懸念,觀賞性強。
多年前,人類總是狂妄地認為我們是地球唯一的主人,后來發現,生物的多樣性才是地球最好的模樣。今天中午散步與同事談起寵物經濟,晚上央視二套就播出了“寵物經濟專題”,還真是貼心。親戚朋友中間,養貓養狗的越來越多,不少年輕夫妻情侶都以養寵物替代孩子,不得不承認這可能是一種越來越時髦的生活方式,少了養孩子的煩惱,還不會感到孤單,又被需要的給你覺又不會被終生套牢,也許也有小淘氣,但總之在掌控之中。這是不是成人童話世界的終極夢想?總覺得孩子與動物有天然的秘密溝通渠道,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可惜只有少數人記得這件事情。
作者:白焰
來源:Enjoy英卓讀書會
https://mp.weixin.qq.com/s/2qO1jHEWxGfe08JD9sZYCA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