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
作者:梁耀鮮
最近舉行家宴,就一桌人,為自己慶生。
吃生日飯,唱生日歌,過自己的生日,之前我很少有。小時候我老家不興那一套,也許是生活困頓、窘迫,顧不了那些花花玩意,我們也都習慣了,習慣成自然了。只是去年生日那天我剛好在深圳,女兒女婿很認真地張羅,我第一次頭戴壽星帽,在蛋糕面前合掌許愿,在燭光搖曳中默念著我對生活的感激和祝福。
今年有點不同。退休手續正在辦理之時,生日也不疾不徐地姍姍而至,這算是人的一生的一個重要時節。擺一桌,邀幾友,喝幾杯,聊過往,聊明天,在這個新的起點上,讓肯定和珍惜的氛圍繚繞,讓意義和價值的思考清晰,給生活賦新意,添色彩,多好。
于是,跟妻子商量,就著手通知人員和采購食材。
通知人員就很容易了。我們有一個七家兄弟姐妹群,從年輕時開始,就自覺湊合在一塊,組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團體。成員間不占便宜,不論是非,不為難人。我們出同游,節同樂,有客一起接待,作客一起前往,有福同享受,有難共擔當,沒有桃園結義,只有深情厚意。哪家有紅白喜事,我們都是主人,先前墊后,操持始終,從不含糊。我們這個圈子,老家知道,朋友知道,我們的鄰居也都知道。去哪里少見一個人,都會有人幫我們點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兄弟姐妹群。
我的家宴邀請,只需在這個群里吱一聲就好。另外邀請的,還有兩三個至友。而已。
買菜也隨意了。我照我們這伙的口味,買了幾個家常菜,再翻出冰柜里的一些庫存,雜七雜八的,能夠符合“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的餐桌禮儀,就是我的努力方向了。
所謂“菜不擺三”,意思就是擺菜不能只擺三道菜。眾所周知,我們中國人熱情好客的天性在世界知名。在接待親朋好友時,一般為了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常常會準備一桌好菜,但從來沒有哪家會只上三道菜。首先,我們講究好事成雙,常聽說 “四菜一湯”、“八菜一湯”等,想來很少有聽到過單數菜品的時候。此外,我們中國人還很看中諧音,“三”發音同“散”,認為三道菜,說起來像是“散伙菜”,不但寓意不好,還容易讓客人心生不滿。還有,三盤菜在擺放時,像極了祭祀時的擺法,這是特別讓人忌諱的。所以“菜不擺三”的意思,就是宴請別人時不能擺三道菜,平時自家吃飯,當然不用講究。
至于“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也還有其獨特的禮儀文化,在這里就不展開了。
那天,我最用心、也最擅長的菜就是燜羊肉。我買了兩斤多的嫩羊肉,回來后燒熱著鍋,把羊皮貼下去幾分鐘,煬得焦黃后出鍋,水開后再入鍋,半生熟撈出,洗凈切塊,放入瓷罐,把姜片、八角、橙皮、豆腐乳、白糖、酸辣醬、胡椒、鹽巴等配料放入拌勻,然后倒入一罐啤酒,慢火煲一個半小時就好了。那天時間比較充裕,我還到市場買一個蘿卜,削皮砍了半截下去。軟爛可口,氣味香醇。煮好后我放到灶臺邊歇著,等人到齊后方可隆重推出。
雞是少不了的,傳統的奉神環節雞是當然的主力軍。吃的時候我們大多選擇白切,蘸料用醬油配芫荽、蔥花就好。無雞不成宴,這里的老人都這么說。我還根據他們的建議,搞了一個牛肉炒牛百葉。這個菜好特別,現在突然在我們圈子流行起來。量別太多,各為一斤的料剛好。牛百葉是緊俏貨,是否買得到還要看運氣。紫蘇是這個菜最好的佐料,它猶如一道芬芳的魔法,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忍不住想要多嘗幾口。魷魚是我喜歡的菜,兩條魷魚,紅椒青椒各一個,加一個中等個頭的洋蔥,加工后鮮嫩脆爽,色味俱佳。臘肉臘腸,還有五花肉白切拼盤,這是穩肚子、撐場面的硬菜,老少咸宜,當然也要登堂入室了。湯水是香煎河魚配老冬瓜絲,混一點雞湯,清甜與絲滑交織,老家味道,營養豐富。清蒸白鱔是女人們的最愛,一般都少不了。魚蒸熟后去水,淋上滾熱的七里香茶油,一股魚香撲鼻而來,大飯店也沒得比。這個菜一上來,個別性急的就會嚷嚷、挑逗、煽動,青菜還沒有炒,都張羅著要入桌了。
桌上已經擺上兩瓶德勝青花原漿。那酒是我們到河池旅游時專程到德勝鎮購買的,由于該款已停產,市場已沒貨,我們拐了不少彎,找到生產廠家,被告知尚有少量過期的,但管的人不在。我急忙加了對方微信,回到家后幸運地網購到幾件。德勝青花原漿,大紅的瓶子,金色的花邊,喜慶、堂皇,甚至還可以說有點氣派。關鍵是價格合理,我們老百姓喝得起,是我最鐘情最喜歡拿來撐門面的牌子了。
那晚,不論男女,不論平常喝不喝酒,大家都拿起酒杯,把真摯和深情,把心意和祝福放到酒中釋放,讓那些感動的過往變成歲月的甘醇,一杯又一杯。
退居二線后時間比較自由,我的寫作愛好得以發力,寫了不少散文和詩歌。寫了就投,投的幾乎都發表。這極大地改變和豐富了我的生活,也收獲了不少的“粉絲”。只要外出,碰到熟人,我都會得到他們的熱情招呼和鼓勵。大家在一起吃飯,氛圍比較輕松的,都會談到我的寫作,我的作品。那晚,有個小妹向我訴苦,說最近因為看了我寫的《閱覽一本奇書》,就經不起蠱惑,到書店買了一套《紅樓夢》,這開支不小啊,事情起因是你,費用由誰負擔?引來大家一片笑聲。接著,又有人提出要欣賞那本“奇書”。我給她們到三樓書房拿來了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大家真的被那本書的精致、大氣所折服,你傳我我傳你,無不嘖嘖稱奇,停止了手中的筷條。宴會變成了讀書分享會了。
女兒訂來蛋糕,大家唱著生日快樂,把這個家宴所有的程序都走完了。她們收臺時,發現放在灶臺邊的那罐燜羊肉還靜靜地躺在那里,竟然忘記“隆重推出”。
那么,明晚繼續。
2024年6月26日
作者簡介:梁耀鮮,壯族,廣西田東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語文教師出身,供職多個行業。愛工作愛生活愛文學,詩情約畫意,我手寫我心,喜歡在散文詩歌創作中尋找快樂。心香一瓣常分享,網絡報刊有稚文。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