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矢志不移,玉汝于成

矢志不移,玉汝于成

——青年藝術家崔珂的藝術人生

 

作者:王永德

 

認識崔珂,是在一個春意盎然的時節——2021年2月10日,在云南省“首屆小型藝術作品展”書法作品展現場。他的篆刻作品《印屏》前,站著幾位書法家,他們或低頭細觀,或輕聲點評,眼神中流露出對這件作品的贊賞與肯定。就在這時,一位中等身材,面容和善,氣質文雅,約四十歲左右的男子緩緩走來,他的眼里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仿佛要將內心的熱情全部傾注在這幅作品上;他自我介紹這幅作品的創作過程,言辭之間,透露出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愛。聽口音,很像是甘肅老鄉,再仔細一看,竟覺得有些面熟,記憶的大門悄然打開,我突然想起十年前在一次甘肅同鄉聯誼會上,他現場揮筆灑墨,龍飛鳳舞,書寫春聯贈送給大家的情景。他叫崔珂,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人,1978年出生,曾在云南某部服役四年。

時光流轉,兩個月之后,在“首屆中國爨體書法臨創作品展”上,我又目睹了他的書法作品《金石·黃庭聯》。那幅作品收放自然,端莊古樸,典雅遒勁,卻又不失飛動飄逸之勢,令人嘆為觀止。旁邊一位老者更是贊不絕口,言語間透露出對崔珂書法技藝的深深敬佩。

由于自己在文藝單位工作,對于文學藝術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愫,因此每當遇到從事文學藝術的戰友或同鄉,心中總是涌起一股難以言表,又相識恨晚的激動。而崔珂,就是這樣一位讓我倍感親切的同鄉戰友。自此,我倆常在一起談天說地,談文論道,分享彼此的藝術見解與生活感悟。

前幾天,在崔珂充滿藝術氣息的工作室里,他向我回憶了諸多往事:

 

軍旅路

 

1999年8月,正值雨季,天空像被一層濕潤的紗幔籠罩,細雨如織,輕輕地拂過大地。作為一名部隊汽車運輸兵,崔珂接受了一項艱巨任務——從昆明運送10噸軍用物資及部分學員到瑞麗。那時路況不像現在這樣寬闊平坦,狹窄、陡峭、彎道接連不斷,不少路段一邊是山,一邊是萬丈懸崖;尤其是途經高黎貢山那段約20公里長的陡坡,更是讓人心驚膽戰,對任何駕駛人員來說都充滿了挑戰。執行任務的那天,大霧與小雨交織,將能見度降低至極限,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未知的邊緣。副隊長李金柱,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兵,眼神里透露出堅毅與沉穩,他深知此行任務的艱巨,為確保整支車隊安全,他決定讓平時駕駛技術好、反應靈活、作風硬朗的崔珂行駛在車隊最前面,打頭陣,當先鋒。

那時的崔珂,年輕氣盛,心理素質和駕駛技術是那批戰友里的佼佼者,毋庸置疑。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表情和堅毅的斗志,仿佛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他前進的腳步。然而,命運總是在不經意間設下考驗的關卡。在一個向下的急轉彎處,剎車突然失靈,而前方,一大群牛正慢悠悠地迎面走來。生死攸關之際,冷靜與果敢被瞬間點燃。他果斷向左猛打方向,同時拼盡全力踩已經失靈的剎車。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每一秒都充滿了緊張與不確定,崔珂心跳如鼓,但他眼神卻異常堅定,緊緊地盯著前方,用盡全身力氣與命運抗爭,與危險抗爭,也與自己抗爭。最終在山體的庇護下,車輛由快到慢,與一頭牛擦碰后,穩穩地停住,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更大的災難。當一切平靜下來,崔珂的雙腿仍在顫抖,但心里卻充滿了欣慰。他回頭望去,車上的學員和軍用物資都安然無恙,這是他最大的欣慰。

副隊長李金柱緊急趕到現場,看到這一幕,也是對崔珂的臨危不亂、處置得當敬佩有加。路旁,一位農民大叔正驚魂未定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他眼神中透露出驚恐,仿佛剛剛經歷了一場噩夢。李金柱副隊長連忙上前安慰,并表示要賠償損失。但大叔回過神來后,用不太清晰的當地方言表達了他的感激之情:“解放軍同志,你們遠離家鄉和親人,保家衛國,我要感謝你們。剛才路面又濕又滑又陡,駕駛員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這頭牛不用賠,送給你們改善伙食。”但李金柱副隊長堅決要賠償,他搜遍全身,并向其他班長借錢,湊了520元,迅速塞到大叔手中。他的語氣堅定而真誠:“我們部隊有紀律,軍人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這一刻,李金柱副隊長的形象在所有人心中變得更加高大。

這次事故,崔珂展現了冷靜、勇敢和高度的責任心,他在危急關頭不顧自身安危,果斷、合理地采取行動,成功避免了更大的災難,保護了人員和軍用物資安全。這次經歷讓崔珂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軍人既肩負著保衛國家和人民的重任,又必須立足本職,提高警惕,不斷提升自己的軍事技能和各項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應對各種突發事件。而李金柱副隊長能遇事不慌、合理妥當的解決問題,讓所有人看到了軍人的風骨與擔當。在這場扣人心弦的較量中,他們書寫了一段難忘的傳奇。

 

創業路

 

2012年的7月,夏日的陽光熾熱而充滿希望,崔珂心中懷揣著一個熾熱的夢想。他從老家親戚那里得知,湖南人對腌制辣椒情有獨鐘,尤其是陜西大秦川一代,那片沃土孕育和生長的線辣椒,更是他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于是,他決然爭取抓住這一商機,貸款五萬多元,踏上了前往陜西省鳳翔縣的路途。在那里,他層層把關,精挑細選了20噸優質線辣椒,雇了一輛大車,滿載著希望與夢想,開始踏上漫長的南下之途。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中途遇到一場大暴雨,將他的辣椒全部淋濕。路途遙遠,車行緩慢,氣溫升高,而辣椒在潮濕與悶熱中開始腐爛,散發出一股令人心焦和接近崩潰的氣味。心急如焚的崔珂終于抵達了湖南岳陽的花板橋蔬菜批發市場。卻沒想到,這里等待他的不是期待中的熱銷,而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十多個戴著墨鏡、身紋刺青的男子突然沖過來,像一群惡狼般圍住了他,強行壓低價格,其他買家在他們的威懾下不敢冒然接收。崔珂的怒火瞬間被點燃,他試圖反抗,與這些欺凌霸市的惡勢力展開了激烈搏斗。但寡不敵眾,他最終被打得傷痕累累,癱倒在地。而那些飛揚跋扈的男子揚長而去,只留下滿地的狼藉和崔珂的絕望。

最后,他只勉強收回了5000元運費給了司機,自己已身無分文,狼狽不堪。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助。幸運的是,昆明一位戰友得知了他的遭遇,立即寄來了路費,并請他去云南發展。

在回昆明的火車上,崔珂坐臥不安,心中充滿了挫敗與迷茫。他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感到自己仿佛被囚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無法呼吸,將要窒息。這次經歷,對他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訓。但他又知道,絕對不能就此放棄,因為夢想還在前方等著他。

 

植樹路

 

2018年3月,崔珂從昆明打工生活中暫時抽身,回到甘肅定西通渭縣老家,看望正在醫院生病的父親。在醫院陪護的那些日子,父親的一聲長嘆,如同沸沸揚揚的落葉,沉甸甸地落在他的心頭;“你哥種的五萬棵松樹苗啊,眼看著一天天地長高了,可連年干旱,樹苗長不高,至今無人問津。好不容易來個買主,出價低得連本錢都不夠,更別說這四年里的人工、肥料、運輸、水電等費用了!”父親的話充滿了無奈與焦急,崔珂看著父親虛弱的身體和那緊鎖的眉頭,心中也不禁泛起惆悵的漣漪。

夜晚,當崔珂回到家中,七十多歲的奶奶坐在門前的石凳上,指著那片荒蕪的山丘,緩緩講述起往昔的故事:1956年,黨中央和毛主席發出了“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號召,那時的店兒大隊,鄉親們滿懷激情地在這五百畝的山丘上種滿了樹苗。然而,由于干旱缺水,大多數樹苗都未能成活;奶奶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難以言表的神情;她說自己在那段時間里,因為干活賣力,植樹最多,表現突出,還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但隨后,奶奶的話語又變得沉重,她唉聲嘆氣地提起了哥哥那五萬多棵松樹苗面臨的困境。

第二天,當同學安寧來醫院看望父親時,他談起了自己承包荒山植樹造林和養殖的經歷。這如同一粒種子,悄然在崔珂的心田生根發芽了。一個宏大的想法開始在他的腦海中醞釀。他立即找到村干部,滿懷激情地提出要承包那500畝荒山進行植樹造林的構想。這樣,既能解決哥哥樹苗滯銷的現狀,最主要的是能綠化500多畝荒山野嶺,造福于家鄉和鄉親們;村干部聽后大為驚嘆和贊賞,立即向鎮政府報告,鎮政府也同意承包,期限為40年,每年租金僅需2200元。

第三天,鎮政府對此事高度重視,號召全鎮村民義務出工,共同參與到這場聲勢浩大的植樹造林工程中。臨時修建的道路蜿蜒而上,農用車和推土機轟鳴作響。由于是春季,沙塵滿天飛舞,狂風不停地呼嘯,但這并未阻擋崔珂和鄉親們的勞動熱情與決心。他們迎著風沙,頂著烈日,一起拉線、挖坑、澆水、填土。

第四天,崔珂更是身先士卒,他揮舞著鐵鍬,汗水濕透了衣背,手上打起了血泡,但他毫不在意。鄉親們也被他的創業精神所感染和鼓舞,紛紛加快了手中的動作。他們互相協作,默契配合,盡心盡力,將一棵棵松樹苗栽入土中。僅用5天的時間,那原本荒蕪的山丘便被滿山遍野的松樹苗所覆蓋。

第五天,崔珂的事跡在通渭縣迅速傳開,成為一段佳話。2018年4月5日,《定西日報》以《退伍老兵返鄉綠化家鄉》為題,詳細報道了他退伍返鄉后帶領鄉親們植樹造林的感人故事。他的堅韌不拔和勇于擔當精神深深地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六年多的時光匆匆流逝,如今那片曾經荒蕪的山丘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滿山遍野的松樹郁郁蔥蔥,挺拔而立,茁壯成長,像無數個嚴陣以待的戰士,正接受鄉親們的檢閱;有的已經長到了兩米多高。它們如同崔珂堅毅隱韌精神的化身,靜靜地守護著故鄉這片土地。每當微風吹過,那沙沙的樹葉聲似乎在訴說著一個關于堅持與夢想的故事。而崔珂也從一個普通的打工者成長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植樹造林帶頭人,他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于綠化家鄉,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中。

 

藝術路

 

崔珂,1978年出生于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一個被譽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書法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的地方。翻開通渭縣歷史,群星璀璨,東漢時期著名的“夫妻詩人”秦嘉、徐淑就是通渭人;而明代工部尚書趙榮,四川按察使牛樹梅,清代“隴右真儒”李學界,開封知府王瓚等歷史名人皆為通渭文學、書法、繪畫、篆刻的傳承與發展產生了深刻、深遠的影響。崔珂的話語中,流露出對故鄉深深的眷戀與自豪。

崔珂回憶起自己的藝術之路:小學四年級的一次美術課上,他用鉛筆臨摹達芬奇的頭像,被老師當場表揚,說他畫得非常好,很有美術天賦。那次表揚,如同一粒種子,深深種在了他幼小的心田,激發了他對書法美術的熱愛與追求。上初中時,他所在的學校共有16位老師,其中竟然有8位是省書協或省美協的會員,這樣的環境無疑為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藝術熏陶;而他的哥哥,更是甘肅省美協會員和中國美協會員,這樣的家庭背景,無疑又為他的藝術之路鋪設了堅固的基石。

崔珂說,他從小就喜歡寫寫畫畫,盡管小時候家境貧寒,買不起筆墨紙硯,但他從未放棄過對藝術的追求。放羊時,他經常拿著石塊或樹枝在地上寫字畫畫,將大自然作為他的畫布,將多姿多彩的生活作為他靈感源泉。到部隊后,他更是經常被指導員安排辦黑板報、抄筆記、布置舞臺等任務,他的才華與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與贊賞。

退伍后的25年里,崔珂經歷了無數次的坎坷與波折。打工期間,他省吃儉用,精打細算,購買紙墨,有時為了藝術甚至熬夜影響到第二天的工作,好幾次被老板“炒魷魚”。但他從未放棄過對藝術的追求,心中始終燃燒著藝術的熊熊火焰,那火焰照亮了他的創業之路,藝術之路,也照亮了他的人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年來,崔珂的書法與篆刻作品頻頻亮相于省、市、區各級展覽,贏得了廣泛的認可與贊譽。其篆刻佳作《印屏》成功入選了云南省“首屆小型藝術作品展”之書法作品展,展現了其深厚的篆刻功底與藝術造詣。而書法作品《金石·黃庭聯》更是脫穎而出,入選了“首屆中國爨體書法臨創作品展”,彰顯了崔珂在書法藝術領域的非凡才華。

不僅如此,崔珂的陶瓷藝術作品同樣令人矚目。作品《梯田印象》《滇池壺韻》《紫陶三鄉瓶》相繼入選由云南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陶瓷藝術作品展”,以其獨特的創意與精湛的技藝,贏得了業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憑借他不懈的努力與卓越的成就,崔珂于2022年榮幸地加入了云南省書法家協會。今年,他即將成為云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再次證明了他在藝術創作上的全面才華與不懈追求。崔珂的藝術之路,無疑是一條充滿汗水與勇毅前行的奮斗之路,也是一條且走且收獲的榮耀之路。

如今的崔珂,仿佛一位遁入藝術深海的隱士,整天將自己關在充滿墨香與創意的工作室里,刻苦鉆研,潛心創作,與世無爭。他的世界是書法、篆刻、國畫、陶瓷等藝術相融的廣闊海洋,每一滴墨汁、每一道刻痕、每一筆揮灑、每一寸陶片,都是他心靈的航標,引領著他在藝術之海中遨游。在這藝術的海洋里,崔珂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寧靜與滿足。他不再為世俗的紛擾所動,不再為名利所累,他只想在這藝術的殿堂里,盡情地揮灑自己的才情與熱情,將每一個瞬間都定格為人間的美好,定格成歲月里的永恒。

他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無限的樂趣與意義。他用自己的雙手與心靈,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藝術奇跡,讓這個世界因為他的存在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這就是崔珂,一個真正的青年藝術家,一個與世無爭的隱士,一個用藝術書寫人生傳奇的人。

 

作者簡介:

王永德: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人,曾在邊防部隊服役多年,現居云南昆明市;有散文、詩歌作品刊于《西藏日報》和“作家網”等諸多文學平臺。

 

本文由史映紅推薦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日韩福利小视频|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色|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1区2区3区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99re5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日韩欧美三级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麻豆系列|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成人看的一级毛片|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欧美| 国产精品老熟女露脸视频| 男人的天堂毛片| freexx性欧美另类hd偷拍| 午夜爽爽爽男女污污污网站|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黄视频免费下载| 久久精品电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欧美xxxx成人免费网站| 2015天堂网|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李雅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日韩视频| av无码免费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天天舔天天射天天干|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