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速記”
作者:安玉琦
題記:拿到新刊《散文選刊》第7期,瀏覽目錄,見到阿乙的《速記》,題目引來興趣,于是隨手翻到33頁,先睹為快,而且越讀越有味道,便一口氣讀完了,并且激發了“創作欲”。
《速記》不短,雖是刪節文本,亦有近2萬字,從2022年11月24日“速記”到2023年12月5日,大約24天的事情,有長有短,長則千余字,短則不足百字,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掩卷冥思,亦作“速記”如下:
01
阿乙”《速記》開篇說,“他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她拉開門),看見了朝霞般燦爛的美貌與衰老在她臉上交織,特別是在她盯著他微笑的時候,來自衰老的侵蝕會顯得更明顯。”不過,“美麗因為短暫和脆弱,而變得動人心魄。”——阿乙說這“似乎是一個預言。”
這個“預言”沒有過多的故事,也沒有詳實的細節,只有“朝霞般燦爛的美貌”和因為衰老而“變得動人心魄”——莫非是一個絕美的愛情“預言”?而當這個“預言”化為“寓言”的時候,其愛情又是多么地盡善盡美啊!
02
阿乙《速記》說,“伊索寓言里的故事——放羊孩和狼——其實講的是孤獨。”
這種解讀,孩子喊“狼來了”,不僅僅是說謊,而是“孤獨”讓他迫不得已而為之。這正如“在過去的縣城,小孩子因為孤獨而撥打110,報假警。”平心而論,這能怪孩子嗎?為什么不找找“空巢”、“單親”——諸如此類的原因呢?
03
阿乙《速記》說,“我的寫作如龜兔賽跑里的那只兔子,總是在醒來后向前追趕。我反應過來時(《早上九點叫醒我》),鄉村差不多已經消失。”在寫作方面,我也有同感,題材總是與現實慢幾個節拍,或者說跟不上時代潮流,因此寫出的稿子被屢屢退回,正如阿乙說的“一個癡呆的感應體”。
罷了,多讀點書,不得“文學癡呆癥”便謝天謝地了。
04
阿乙《速記》說,“我的答案是:小說的出現,是對真實世界的不滿,是在真實世界之外再建造一個更好的世界。亦即虛構世界。”
這讓我想到了莫言,他的小說肯定是虛構的,但如今卻遭到鋪天蓋地的痛斥、謾罵,甚至起訴——大概因為沒有“在真實之外再建造一個更好的世界”吧?
不過,最近他的《鱷魚》劇本充斥著滿滿的正能量,把一個貪官——單無憚——揭露得體無完膚!批駁得痛快淋漓!
05
“跳水冠軍全紅嬋入水時,會傳出一聲短暫、急促、意味著穿越同時意味著消失的響動。”——阿乙這簡短的句式,字字珠璣,真可謂“大音希聲”——她成就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一跳!
06
阿乙《速記》說,“加繆《局外人》里有一句‘人只有一個媽’,類似的話是‘誰沒有一個呢’。提到媽媽我們能怎么不動情。”因為“除了母親,誰會喜歡你成功呢?”所以,世上只有媽媽好。
07
阿乙《速記》說,“博爾赫斯演算出來的結果讓人對永生心生畏懼,甚至把死亡當作難以置信的幸福。”——所以,現今不少志士仁人呼吁“安樂死”。
其實,“人都會死的,這一天意保證了我們的基本幸福。相反,人不會死,則是在把我們投入永恒的地獄。”殊不知,古代就有秦始皇為尋長生不老藥,出駕東海求仙,反倒駕崩半途。
正如古語云: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還是微信說得好:快樂的活著,才是生命的意義。
08
阿乙《速記》說,“蒙田:于我們而言,踩高蹺是枉費力氣,因為在高蹺上也要靠我們自己的腳走路。而在世界最高的寶座上,我們也還是要靠自己的屁股坐著。”不過“如果讓我們回到地面,那就又和普通的路人一樣。”
多么地好啊!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
09
阿乙《速記》說,“一些文學也是這樣,會拿出紙殼,到讀者那里兌換真實情感。”——謂之“空殼文學”。
“——之所以說是空殼,是因為作者根本沒有投入任何實質。他只是意思意思。”
縱覽書海,這樣的“空殼文學”我們讀到的還少嗎?
“我說了,只有最老實的讀者才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這個當。”
那好吧,咱何不“吃一塹長一智”呢?!
10
“翻到一本書,發現上面記著這樣一行字:樹葉持續地嘩嘩作響,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將要死亡,而作者知道。”——阿乙的“預言”或“寓言”。
但我讀不懂也猜不透。
哦,神秘的“天書”吧?!
2024.07.16速記
2024.07.17修正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