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口村第一屆鄉賢會成員合影
凱口村鄉賢會成立暢想
作者:王有龍
水有源,樹有根。人有宗籍,樹有名。萬丈高樓平地起,故土承載著我們的靈魂。我們出生在凱口,成長在凱口,然后才展翅凌云。我們生于斯,長于斯,凱口的水土給予了我們慧根。鳥飛千地,必回故里,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他鄉的土地再好,雖然能養我們的身體,卻容不下我們的魂。既然我們對故鄉如此牽掛,說明我們深深懂得感恩。
牽掛故鄉,感恩故鄉,不能停留在口頭上。為故鄉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才能讓我們有限的生命留下閃亮的跡印,讓我們漂泊不定的心靈從此風平浪靜。
比如盡自己所能,捐資助學,造福寒門學子,讓他們盡享凱口陽光溫暖,滋養理想之樹從此枝繁葉盛;比如引領鄉風文明,帶動大家一起向上向善,將中華優秀傳統繼承;比如倡導綠色文化、低碳出行,調整產業結構,興文旅,讓林下生金,掙錢不用出遠門;比如推動書香文化,掀起愛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活動,滌蕩歪風邪氣,健康生活,在讀書中把文化深種,把鄉愁久久留存……
比如,比如,還有許許多多有意義的比如。做這些事不求回報,只要家鄉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家鄉人民因此受益,這就是作為鄉賢的初心與賢名。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造福家鄉振興凱口村這樣不計報酬的“傻事”不屑去做,怎么有臉說自己是凱口人?
積極享受家鄉發展的福利,貪心呼吸故鄉的新鮮空氣,死活不愿意為故土發展出一次手,這種人與馬牛羊沒兩樣,等同于雞鴨鵝等家禽。
今天凱口村鄉賢會成立,我們樂意成為其中一員,樂意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樂意為宣傳家鄉、造福家鄉做實實在在的事,我們高興!我們自豪!我們榮幸!無論走到哪,我們都能挺起身子理直氣壯地說:“老子們是地地道道的凱口村人”。
今天凱口村鄉賢會的成立,為振興凱口村多了一條路,建了一座橋,讓我們一起大聲朗誦鐫刻在凱旋橋上的對聯:打造“四好”農村路,聯通群眾幸福橋;橋連南北振興在望,喜歌凱旋大米飄香。這是我們的心跡,是所有鄉賢共同的念想。
2024.7.28
作者簡介:王有龍,《中外詩人》注冊會員,貴州省都勻市作家協會會員,貴州都勻凱口人,布依族,中共黨員,1972年10月出生,1993年8月成為園丁。《書香神州》簽約作家,作品發表于中師生報、校園文萃、夜郎文學、書香神州、神州文藝、神州文學、冰凌花文學、作家驛站、作家在線、作家網、作家地帶、河南頂端文學,在巜作家文學》巜中外詩人》多次發表了個人作品專集,從事語文教學30余載。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