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洞溝風景漫記
作者:佘思良
在赤水市的西南隅,靜臥著一方翠綠欲滴的自然瑰寶,那就是四洞溝。此地群山環抱,瀑布如織,丹霞地貌瑰麗非凡,猶如深閨中的佳人,靜待世人探尋。
我與四洞溝,緣分頗深,數度相逢。最早是1985年的盛夏,我在赤水林業局搞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的時候。那時,我就覺得四洞溝風景很美,但由于工作性質的關系,沒有機會仔細對四洞溝風景進行觀察。雖匆匆一瞥,卻已覺其風姿綽約。
最近,市文聯組織一次“赤水丹霞·紅動世界”文藝采風活動,我當然要去仔細觀察一番,誓要細細品味這方山水之靈韻。我們于是踏上了探索四洞溝的旅程。
四洞溝原名閩溪,因溪中四級瀑布,瀑后確穴而稱通,后俗稱為四洞溝。四洞溝距離赤水市中十七公里,距大同鎮五公里。在景區四公里的河道上,分布布四級情神各異的瀑布。兩旁的溝谷有近二十來個山澗流泉,飛珠濺玉,美不勝收。萬竹簇擁溪流,奇石峻峰聳立,奇花異草點綴其間,共同編織出一幅幅動人心魄的瀑布畫卷。四洞溝,被譽為“萬竹之園,小家碧玉,無一處敗筆之景區”。
四洞溝瀑布群由四個瀑布組成,分別是水簾洞瀑布、月亮潭瀑布、飛蛙崖瀑布和白龍潭瀑布。這些瀑布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四洞溝的獨特景觀。
來到四洞溝門口的廣場上,有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寫著“四洞仙境”四個大字。游人走進牌坊,沿景區溝口閔溪嘴而進,過古道橋,穿翠竹幽深曲徑,過長壽龜五口,喝長命龜泉;行略一公里,至首洞瀑布碧波潭前。眼前展現一幅壯觀的飛瀑景觀,一澗瀑布幅寬約三十七、八米,高約三十來米,如銀簾高掛,天然石穴藏于瀑后,一條石徑從瀑后穿穴而過。形成奇妙的“水簾洞”奇觀。而瀑后“洞中盆景”更添幾分神秘與雅致。
碧波潭畔前巨石嶙峋,一為仰天座,一為觀星石。仰天座與觀星石相對而望,引人遐想。沿洞上行,可見溪邊“鷹珠圖”,一石如鷹,靜守水中,珍珠緩升,意境深遠。過翠竹蔽空,賞水中盆景,越小溪,榕樹之下,觀音廟靜立,一洞之游,至此方興未艾。
溪邊一石如鷹,靜靜守候在岸水中石,——珍珠正從水中慢慢升起,往上行穿蔽空蕭蕭翠竹,望水中盆景,過小溪,路邊榕樹下有一座“觀音廟”。
這就是一洞——水簾洞瀑布。水簾洞瀑布,水流如銀河傾瀉,氣勢恢宏,水珠四濺,令人心曠神怡。站在瀑布前,你能感受到水珠濺起的沖擊力,仿佛置身于瀑布的懷抱中。水簾洞瀑布的壯觀景象讓人不禁讓人回憶起李白的詩句“疑是銀河落九天”了。誠哉斯言,此瀑之美,宛若天上來。
我們沿著河道繼續前行,月亮潭瀑布映入眼簾。月亮潭瀑布的落差較小,但它的秀美卻讓人陶醉。瀑布水流細膩而緩慢,如宛如溫婉少女,仿佛在細語輕訴它的故事。潭水清澈見底,碧綠如玉,岸邊的花草倒映在水中,宛如仙境瑤池。
相傳遠古時這里有一對戀人,小伙叫金龍,姑娘是閔溪。他們很鐘情這片土地,在這里就生下了四個女兒。后來這對情侶雙雙羽化成仙,云游四海,他們的四個女兒思念父母,便更日日歌唱,夜夜流淚,最后化作了四個瀑布。這俊雅秀麗的月亮潭瀑布就該是其中最溫柔閑雅的女兒所幻化的吧。那綠波蕩漾的月亮潭就是這勤勞女子多年織就的一幅綠絹,更象這多情女兒長年訴說寫就的一個童話。
在這里,時間仿佛靜止,讓人流連忘返。離二洞行約一公里,溪中有美妙的“水中盆景”、“海龜石”、“棺材石”、“天書石”。
我們來至三洞瀑布,這便是飛蛙崖瀑布。這是“巨蛙淋浴”天鵝池景點。瀑布旁有一塊巨大的巖石,形狀酷似一只青蛙,因此得其名曰飛蛙崖。只見一石蛤蟆蹲于灘前,兩側銀瀑高掛,瀑高二十六、七米,寬約四十多米。上游有一巨石,妝如奔牛,“牛”前水中長狀小島,形若游蛇,“蛇”前又有一石崖,酷似青蛙。蛇正追吃青蛙,即為“蛇蛙戲水”之傳說。
據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月亮在一天晚上突然失色。月宮里的嫦娥頓覺一陣心煩意燥。她馬上去查看,發現蟾蜍私到人間為妖。在四洞溝殘害生靈,擾得百姓很苦。月宮嫦娥立刻下凡捉拿。蟾蜍見到嫦娥駕到,就搖身變成青蛙潛藏在水中想逃過一劫。正此時一條巨大巨蟒向青蛙猛撲過去,拖住了青蛙的后腿。嫦娥立即使法把巨蟒鎮于池中,青蛙猛跳巖邊,將水阻成兩半,也被嫦娥使法鎮住。致使青蛙飛巖不成,直到而今。巨蟒石化至今仍在湖水中。
飛蛙崖瀑布水流分成兩股,一股如細絲,一股如細霧,仿佛是那只青蛙在跳躍。飛蛙崖瀑布的落差不大,但它的趣味盎然無窮。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趣味和生命的活力。
最后,我們來到白龍潭瀑布。白龍潭瀑布此乃四洞溝瀑布群之冠。此瀑布高約六十米,寬約二十多米。水流從山澗傾瀉而下,如一條白龍騰空而起,氣勢磅礴。瀑布濺起的水霧彌漫在空中,形成了一道美麗的彩虹,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白龍潭瀑布的氣勢讓人肅然起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除了瀑布群,四洞溝還有許多其他迷人的景觀。丹霞奇觀是四洞溝的又一特色,這里的丹霞地貌紅巖綠植,白瀑相映,色彩斑斕,形態萬千,宛如大自然之調色盤,肆意揮灑。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大自然的色彩斑斕和變幻莫測。
此外,四洞溝還有一座古老的石橋——渡仙橋。渡仙橋位于四洞景區前公路左側,在原永合鄉政府對面半山坡,高于公路三十米,距閔溪嘴五百米,是一座橫跨于沖溝之上的天然石橋。橋上雕刻著精美的龍頭,古樸典雅,雕刻栩栩如生,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這座橋是仙人渡過的一條通道,凡人走過這座橋,仿佛穿越時空,步入仙境,心曠神怡。
我們沿著河道返回,再次欣賞到四洞溝的美景。四洞溝的瀑布群、丹霞地貌、古樸的石橋、神奇的傳說,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洞溝,這個隱藏在深山中的自然奇觀,如詩如畫,令人沉醉。瀑布、丹霞、石橋、傳說,共同編織出一幅幅動人心魄的自然畫卷。
四洞溝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禮物。這里瀑布飛流直下,丹霞地貌奇特,渡仙橋古樸典雅,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旅游勝地。此地,遠離塵囂,親近自然,實為旅行之佳選。如果你正在尋找一處遠離喧囂、接觸自然的旅行目的地,那么四洞溝將是你不錯的選擇。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讓你的心靈得到徹底的放松和凈化。讓我們共同守護這片美麗的凈土,讓其永葆璀璨光芒。
2024.7.18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