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RAP歌王——李小龍
文/宇騰
喜歡他的人,將其奉為至尊;排斥他的人,把他貶低得一無是處。熟悉他,癡迷他的人,再過十年依舊會是他的鐵桿粉絲;不知道他,沒聽過他的歌的人,到任何時候恐怕也不會注意到他的存在。
他,就是李小龍。不是活在人們心中的那個功夫天王,而是正闖蕩在21世紀歌壇的李小龍。——中國說唱第一人,RAP歌王。
雖然已經出道多年,但在娛樂圈,他幾乎是最邊緣,最冷門的人物。不要說緋聞,就是新聞,關于他的報道都太少太少。百度、google,各大搜索引擎,查找“李小龍”,鋪天蓋地的都是那位逝去的功夫天王的“花邊”與“學說”,只有在某個不為人注意的犄角旮旯,才會有與他相關的零星消息,——可以想見也絕不會是什么“時事要聞”。
然而即便如此,他還是有相當一批數量很固定的忠實擁躉。因為,李小龍的歌是一枚魔戒,對于不同的人它有著全然不一樣的法力。在大多數人眼里,也許它不過是一個普通物件而已;然而在那些愿意停下腳步一探究竟的人身上,它便有了非同尋常的魔力,使你不由自主的沉迷其中,心甘情愿的“委身”這種魅人的說唱藝術,成為他的死忠。十年,二十年,一旦沾染此“RAP情節”,永永遠遠都割舍不了。
我相信所有的龍迷是心心相通的,作為一個崇拜了李小龍多年的資深歌迷,我的話是可以代表大家的感受的。因為李小龍這個名字已經與我的血肉長在了一起,成為我生命重要的組成部分。
結緣李小龍,是在1999年,我的高中年代。當時的一檔風靡校園的電臺音樂節目“今日流行”播出了一首很特別的歌曲《wu-lala》。那是我第一次接觸“說唱”,雖然我的朋友們要么不屑,要么嗤之以鼻,然而我卻很欣賞這種新穎的音樂形式。我的感覺是很有味道,很好聽。最吸引我的是他自己寫的歌詞,有內容、有層次、有意境,不像某些所謂的流行歌曲那樣純屬無病呻吟,不知所云;或者來來回回就那幾句,沒勁的很。這首歌用簡單卻生動的句子形象的勾勒出幾個時代的特征,歌者的家庭以及成長歷程。風趣、幽默又不乏智慧。三分鐘的歌曲,從頭唱到尾,一遍,結束。一點也不拖泥帶水,讓人意猶未盡。
正是從那個時候,李小龍,這個名字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心田。我開始期待,期待他帶給我下一個驚喜。
他果然沒有讓喜歡他的人失望。2000年,李小龍推出了另一首單曲《美麗的姑娘》。在歌中,李小龍極盡調侃之能事,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夸張地塑造了一個丑女的形象,內容搞笑,節奏感很強,韻味十足。唱到這里,卻又話鋒一轉,“啊,我最愛你,只有你心地最善良”,接著用大量的篇幅謳歌愛情,真摯、感人。相信無論多丑的女子一旦遭遇這樣的愛情,都會變成最“美麗的姑娘”。
同年10月,李小龍出版了他的首張個人專輯《LI SHAO LONG》,一經推出,好評如潮。
“今日流行”的主持人楊樾專門拿出了一整晚的節目時間向他的聽眾及李小龍的歌迷播放專輯中的歌曲。我是越聽越激動,越聽越興奮,星期天便跑遍縣城的音像店去買他的磁帶。雖然在我們這落后的小城最終只買到一盤“仿正版”,然而那美妙的“龍之說唱”在我耳邊一遍遍響起時,我已經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心滿意足”。
這張專輯內容廣泛,涉及親情、愛情、友情及大大小小或好或壞的社會問題。李小龍自己操刀完成了全部的詞曲創作。曲風多樣化,含括Hip-Hop、Juzz、R&B等各種音樂元素。歌詞方面更是充分顯現李小龍對于文字的理解力和把握力。字里行間,他的才華展露無遺。
十曲歌里面,除卻重金屬風格的兩首不太合乎我的口味外,其余的我都很喜歡。我的最愛是《凌晨三點》(我相信這也是大多數龍迷相同的選擇)。這首歌入木三分的刻畫了作者半夜睡不著時的心理活動,那種孤寂感,那種發自肺腑的對親人、友人的思念與呼喚讓聽眾無不為之動容,產生共鳴。每個人在傾聽時都會不自覺地撕掉偽裝,還原自己最溫情、最柔軟的一面。——我一遍遍的聽,一次次的感動其中。聽到后來,小柯、鄭鈞、許巍都成了我的朋友,成了我關注的人。再后來,《凌晨三點》是五音不全的我唱出的第一首不跑調的歌。
漸漸地,我又“聽”會了《四對男女和一個孩子》、《幸福生活》、《就這樣愛吧》,那段時間,這些慢節奏的、我比較偏愛的歌我是張嘴即來,一字不錯。
那盤磁帶一直被我帶在身邊,從高中到去濟南學醫,走到哪帶到哪。李小龍的歌好比陳年好酒,越品越有味,越品越上癮。這就仿佛一個人有了煙癮,一顆接一顆,抽多少都不會嫌煩,只會離不開它。
在省會讀書時,休息日出去玩,我首先想到的事就是到那個盛極一時的音像店去購買李小龍的正版專輯。這種行為的意義,不在于聽,而在于藏。——因為愛。
做李小龍的歌迷,唯一的辛苦是他發新唱片的速度太慢。自他的首張專輯面市,至2003年年底我在“民進”畢業,羽泉都出到第四張了,我卻始終沒有盼來《LI SHAO LONG Ⅱ》。不過這絲毫不能減少我對他的喜愛與牽掛。那兩年里我對原創音樂非常關注,因為我太渴望知道任何與李小龍有關的消息。
在這期間,我從一本雜志中讀到了一篇寫李小龍的文章,里面較為詳盡的介紹了他的成長歷程,對他的首張唱片做出了精彩點評。讀過之后,我如獲至寶。第一反應就是將其“復制”下來,永久珍藏。——多少年了,從濟南到夏津;從孫莊到家具店,那篇手抄文一直不離我左右。每次翻開看,總是被當年那個狂熱的自己所感動。文章中提到了在1996年李小龍與好友出版過一張RAP專輯《盜版》,為了聽到小龍更多的歌曲,我曾輾轉于各大音像店去淘那張年代久遠的唱片。然而最終未能如愿,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2004年,我回到家鄉的人民醫院實習,就業問題成為我生活的重心。我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好醫生”,原創歌曲、娛樂資訊統統遠離了我的世界,除了《LI SHAO LONG》,我對李小龍的關注幾乎為零。
2005年,愛書人音像夏津店開業,我在里面閑逛時無意中瞅見一個封面人物特別像李小龍。我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很想看清楚卻又害怕看清楚。等我終于鼓足勇氣將其拿在手中仔細端詳時,瞬間興奮不已:果然是李小龍!——他終于出新專輯了!竟然是2004年發行的!我居然不知道!一時間我是又興奮又慚愧.....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沖進臥室,關上門去享受只有我和小龍的二人世界。打開錄音機,久違了的聲音像泉水一般流淌出來,我幸福的嘆了口氣:好聽啊!
李小龍第二張專輯《我們的生活就是娛樂》同名主打歌曲對當今濫俗的電視娛樂作秀節目進行了絕妙的諷刺,語言犀利、辛辣。《請你吃飯》則生動形象的描述了各種與“吃飯”有關的現象,幽默詼諧令人捧腹。《哪里還有路》關注的是亂砍亂伐林木的社會問題,從作者和一棵樹的對話展開,以樹的口吻訴說它們可悲可嘆的命運,發人深省。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歌。
后面的歌也都不錯,其中《媽》和《祖國》讓我著實感動了一番。這是兩張溫情牌,樸實的文字,真情的表白,李小龍對媽媽和祖國的愛深深的感動著每一個聽眾,讓我們心中的愛和感恩恣意流淌.....
整張專輯帶給我的感覺相當之好。一個個精彩的故事,超長版的歌詞,辛辣老到的描述,這些無不令我感覺溫暖。——好久不見,小龍,你真棒!
我對于它的喜愛自不必多說,因為它實在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唱片。我想,多少年后,它必定會成為李小龍及至中文RAP的經典。經典中的經典。
接下來時鐘走到了2007年。我們的家具店置辦了電腦后不久,我即在網上查到李小龍在2006年6月推出了他的第三張專輯《我不是Hip Hop MC DJ》。我那個激動啊!握鼠標的手都興奮的直抖!
李小龍在這張全新大碟中加入了很濃重的國際流行“嘻哈”風格,很炫,很酷,動感十足。在快節奏的音樂背景下,李小龍的“嘴皮子功夫”顯得格外帥:語速超快,卻是字字發音準確,沒有一句含混不清。
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李小龍“說”的少了,“唱”的多了。伴奏很多,且很頻繁,甚至有些嘈雜。這讓我有些不太適應。而且歌迷最為熟悉最為欣賞的李小龍招牌式的超長版故事性的歌詞并沒有這張新專輯中展現并發揚,取而代之的是對于各類事件、現象的評說、嘲諷與調侃,有些玩世不恭的意味。不知道對于李小龍,這是創新還是妥協。反正這類東西我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當然,總體風格的轉型不影響局部的特性,比如《你讓我怎么樣》就是特別精致的一首歌。它特別細致的描繪了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坦然面對現實的勇氣。其中的兩句歌詞我特別喜歡:“我選擇方向不代表方向左右去向,我選擇生活不代表生活左右理想”。——多灑脫!而主打歌以“Hip -Hop ”的方式講述形形色色的人與生活,強烈的表達了自己對RAP的執迷,也是值得稱道的歌。
聽到這些歌不久,我又在網上搜索到了我一度非常渴望的那首《不要讓我死于今夜》填詞版(在小龍的第二張專輯中收入了這首歌的演奏版。那憂傷迷人的曲子早已吊足了所有龍迷得胃口)。聽到之后,我感動的一塌糊涂,久久不能平復自己情緒。這是繼《凌晨三點》后,李小龍寫的最美、最純粹的歌。那種對逝去生命的感傷以及對于生與死的感嘆真是一擊即中,輕而易舉就俘獲了我的心。我認為,這首歌沒有拿到年度最佳原創歌曲絕對是中國樂壇的悲哀!
08、09年沒有聽到小龍有什么動作。今年,李小龍參演了一部電影。影片講述的是RAP歌手“李小龍”的遭遇,最初我以為這是哪位欣賞他的制作人為其量身打造的“傳記”,但是故事內容卻與我的偶像沒有多少關聯。而且李小龍并沒有出演“李小龍”,他扮演的只是一名有著黑色幽默意味的民工。坦率的說,電影不好看。但是由李小龍創作并演唱的主題曲《我的麻袋帶少了》卻帶給了我極大的驚喜。歌曲從電影中的經典臺詞“麻袋帶少了”講起,然后說到了群眾演員的辛酸,直抵人的心坎。——三年了,李小龍的作品比大熊貓還稀少,這首歌真是彌足珍貴!
不過這并不是我在2010年的全部收獲。就在前不久,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在新版的“酷我音樂盒”中意外的見到了小龍最早寫的歌,也就是我曾念念不忘的RAP合輯——《盜版》。
其實在嘗到了網絡的甜頭后,我就花費大量時間去搜尋那張“傳說”中的唱片。然而不知為什么,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我打開的網頁總無一例外的是與我的那篇寶貝手抄文相關的東西,而《盜版》里面的歌我卻是一首也找不到。我不甘心,于是轉而搜索那部老電影。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居然真被我找著了。我對日本片沒有興趣,只是用快進鍵找尋我要的東西。終于我聽到了小龍的聲音。然而由于是背景音樂,聲音很小,再加上日本人在那里哇啦哇啦的叫,我根本聽不清小龍在唱些什么。不過在這個網頁的相關介紹中我看到了這首歌的名字:《我的那個東西》,我忍不住笑了。我心說:“那個時候的小龍還是太年輕啊。呵呵……”
原本對于那張專輯我已經徹底死心,哪里想到它會自己出現在我面前。這無異于天上掉餡餅!我在第一時間將其打包下載到手機里,興奮得像撿了個大元寶。四首歌中,《我的那個東西》是最好聽的,其實它的歌詞很干凈,很有文采,很有韻味,編曲也相當棒。只可惜因為內容特殊,所以不適宜大張旗鼓的宣傳;《現代城市》反映九十年代北京人的快節奏生活;《面的》演繹出租車司機的辛苦;《今日新聞》則調侃各種大事小事閑事正事新鮮事,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縱觀這些舊日作品,歌詞主題明確,內容集中;編曲簡單歡快,悠揚動聽。這樣的陳年佳釀讓每一個癡迷小龍的人都酩酊大醉,恍若飄然入了仙境。
…… ……
十年了,這是我的第二場戀愛,絲毫不遜色于我和老婆的第一次。我對小龍的癡迷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這種無可救藥有時連老婆都會吃醋。她說:你和李小龍過一輩子去吧!我笑。在我的精神世界,我真的會和李小龍廝守一生。
——真的愛你,小龍!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每字每言代表我的心!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