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夏行即景
(外一篇)
作者:王勝弘
1.沿高速公路至恩施
跨江過橋舞青龍,越嶺翻山彎大弓。躍上武陵欲何往?吟嘯珠穆朗瑪風。
7月16日晚夜宿恩施
2.隨團入川夜吟
夜闌入蜀川,金河把酒歡。夢醒小巷里,簾外雨潺潺。遙想草堂近,幽思武侯前。明朝滬定上,能不憶當年?
7月17日夜,作于成都金牛區臥牛巷
3.夏上瀘定橋
當年鐵索寒,今朝黎民歡。勇士槍聲遠,急流奔如前。高山隱古道,小城展新顏。舉頭望貢嗄,飛龍入云端。
7月19日車上
4.巴塘至芒康路上
兩山夾怒江,濁浪激渾響。峭壁騰石浪,白煙繞畫廊。峰回路轉處,峽谷更風光。且問崖邊樹,極頂何蒼茫!
7月20日晚
5.從八宿到魯朗
高山圣雪渾蒼穹,濤聲轟響深谷風。然烏欲留千壑水,古木依依送帕隆。
7月22日車上
6.過帕隆藏布江
不見藍天只見云,依稀偶見雪留痕。高塔越嶺織神網,佛陀轉世亦殊驚。
7月22日晚
7.穿過波密林道
山高林密流急,古道新橋俏立。傍晚忽降大雨,身后多少飛溪。
7月23日車上
西藏幽思
我曾眺望過,也遙想過。
韓紅的天路,李娜的青藏高原,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都曾把我強烈地吸引。容中爾甲的那一抹高原紅,曾幻映出倉央嘉措的詩情。見或不見,西藏就在那里。
西藏,我已去過一次。但好像去過很多回,又仿佛一次也沒有去過。
一
西藏,我想給你安一座無邊無際的天篷,但它即使能裝進一條條山脈,也裝不進你的一座座高峰;即使能裝進數不清的冰川湖泊,也裝不進你大江小河的奔涌;即使這些都能裝下,也裝不下你變幻莫測的天空,更裝不下你億萬年歲月洗禮的杰作、千萬年歷史風雨雕刻的滄桑和沉重。
西藏,我想沿著你的天路,一直走到岡仁波齊、珠穆朗瑪,一直走到瑪旁雍錯、拉姆拉措,一直走到怒江大橋、布達拉宮,但即使我擁有矯健的雙腳,也難以走到盡頭,看清你全部的真容。
西藏,我能轉動無數的經筒,卻轉不動高山的雪龍,天上的云叢,峽谷的鬼雄,山上的飆風;飲不盡的青稞酒、燃不盡的酥油燈,大昭寺前的經幡柱,拉薩廣場的和平解放紀念碑,無山不有的經幡帶,神鷹飛過的影蹤,一切都在群山環抱之中靜默、定格,一切又像是永遠曬不化的磐石雨、冰雪夢。
古老而年輕的西藏啊,你把高原雪,農奴淚,嘉措情,英雄魂,慷慨、雄壯地地攬入懷中。你是祖國在雪域高原鋪展的永恒的立體畫、無與倫比的交響樂,你就是屹立在世界屋脊上神奇的中國布達拉宮……
二
你把上帝的拐杖,插在地球的第三極,用人類最崇高的儀軌,與宇宙星系交流信息。你是高山的世界,你是雪峰的天堂,你是峽谷圣湖的博物館,你是靈魂的教科書。在人類的詞典中,找不到哪些詞語能形容你,哪怕用盡辭海中所有的“最″,也描繪不了你的雄峻磅礴和無盡的神秘;再美麗多情的詩歌,也比不過你的一條小溪。
你把太陽的光輝,月亮的眼淚,佛陀的慈悲和智慧,都措在一個個湖里。風的嘆息,雪的紛飛,原始森林最后的偈語,都在湖中靜靜地回憶。日夜飄動的經幡,時時轉動的經筒,磕長頭在山路的覲見,都在虔誠的信仰中輪回。
如今,你把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鐮刀斧錘,高掛在布達拉宮前。白教、紅教、花教、黃教的寺塔,達賴和班禪活佛轉世的金瓶掣簽,與共產黨的信念和人民軍隊的宗旨,融匯在這歷史的高原。一條條天路,就是古老的吐蕃走向未來的經線。
珠穆朗瑪,也許就是地球的一根發條。你的速度決定了地球的轉速,你的壽命決定著人類的命運。
三
已經走過的路,消失在無邊的夜里。還要前行的路,蜿蜒在無盡的山間。318國道,這是古代無數馬幫踩過的歷史之路,這是無數信徒磕長頭的信仰之路,這是人民子弟兵浴血犧牲的解放之路,這是一條連接古今的天路,也是一條苦樂人生的心路。可隨山勢高,永伴河流長,起點即是終點,終點又成起點,山回路轉,生死輪回,以至無窮……路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路,風景都在路上。走在這條路上,無論我們是誰,都應記住也必須記住:天路不是天生的。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西藏,西藏,是我們神圣的疆土,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寶藏!
四
大山高峰的海拔是天生的,而文化的海拔是積淀的。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當你從出生到死亡,整天面對的除了大山還是大山,除了河谷還是河谷,也許會有牦牛和野花,你會怎樣活下去?人的感情需要依托,心靈需要寄托,精神需要解脫,靈魂需要超脫,于是,宗教誕生了!藏傳佛教,首先是人們生存下去的一種信仰的力量。有信仰的人很可怕,沒有信仰的人更可怕。
旅游總是希望伴隨著失望,失望之后又生希望。所謂景點,尤其是高山大川圣湖,幾乎都是無限想象,有限張望。人生最深度的旅行,其實是在閱讀之中。
寫于2024年7月赴西藏途中
改于同年8月咸寧家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