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涼面條

涼面條

 

作者:姜興乾

 

我的家鄉地處中原大地的東北方位,從地圖上看,像是一支插入山東腹地的“利劍”,不過歷史告訴我,在早些時期,我們縣城就屬于山東管理,所以從地域文化、飲食文化、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方面來說,河南和山東之間保持有較高的相似度。兩省同為全國舉足輕重的小麥主產區,饅頭和面食自然在飲食習慣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我的記憶當中,讀小學的時候,每當中午放學回家,常會看到家里“賓朋滿座”,當時父親在縣城棉麻公司工作,平時也很喜歡結交朋友,對人熱情好客,他時常會邀請同事朋友到家做客,與他們小酌幾杯談笑風聲,自然而然也就打成一片。令我印象最深的,那是一個夏天的中午,家里像往常一樣來了不少客人,主要是看望我的爺爺,母親和姐姐在廚房忙碌著做飯做菜,父親就在外頭倒茶招呼著,等菜肴端上桌后,大家也都拿上酒盅開始碰杯,酒足盡興之后,父母問道:你們想吃什么主食?大家伙齊聲回答:天氣有點熱,喝點涼面條吧。母親就開始煮面條,順手切了點黃瓜絲和紅蘿卜絲,又炒了西紅柿雞蛋,姐姐就在那用蒜臼搗蒜汁,等熱面條出鍋后,把面條放入涼水中降溫,然后再向每個碗中倒入涼面條、菜、蒜汁和芝麻醬,拌一拌就是一道舌尖上的美味。那個時候就感覺,好像在我們家鄉的夏天,吃上一碗涼面條就是本土飲食文化里的“專利”,少年時的自己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否與自己經歷的一樣,想當然也認為其他地方的人們應該也喜歡吃涼面條吧。很多年以后的今天,父母早已進入頤養天年的年齡,父親和他相仿的同事朋友都過上了退休的生活,甚至有的已經離開了人世,突然想到這些,我就會回憶起小時候父親和他的故友小聚的時刻,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家里賓朋滿座的場景,朋友的情誼不在于山珍海味和海誓山盟,也許一小碗“涼面條”、一盤花生米和一杯濁酒就是他們情誼的最好見證,他們臉上的笑容和無所拘束的交談就是緣分和流年的深深印記,也許他們是因為工作和偶然的機遇結緣,經歷接觸,他們因為投緣感情更加純粹深厚,又因為這碗“涼面條”家味使得交情更加濃郁,長輩和父母的言傳身教告訴我,一生廣結善緣總歸是好事。

等到老家夏天麥收的季節,爺爺、父母、姐姐們都會起個大早,趕在太陽還沒有完全升起,剛露出微微光亮的時候,他們戴上草帽,拿上鐮刀、麻繩和軍用水壺,直奔田間地頭干農活割麥子,我們這些小孩也跟著湊個熱鬧,當走進麥田時,已有不少人在那勞作,大人們忙碌著收割,我們就跟在他們身后拾麥穗頭,眼看快到中午,母親和姐姐們先回家做飯,像這個季節,我們中午最喜歡的主食還是涼面條,一方面比較方便容易做,另一方面還能緩解下勞作后的疲憊和炎熱,最主要的是能滿足我們的味蕾需求,讓我們忙碌的同時學會享受生活,與在縣城生活不同的是,在老家,爺爺和姐姐專門用老式小水缸腌制了芥菜、黃瓜、紅蘿卜、白菜幫子等咸菜,吃涼面條的時候,拿出來咸菜切成絲,同樣在碗中倒入蒜汁和芝麻醬,都說“酒”雖好,可不要貪杯,但是面對家鄉這樣的食味,我這樣的小孩都能吃上一大碗半,立即 又充滿了能量和勁頭,為下午的勞作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手工割麥畢竟還是慢,為了趕時間及早收割,夕陽雖已落下,肉眼可見月明,但并沒有感覺到大家要停下歇息的意思,有的家庭干到很晚才收工回家,辛勤的勞作和滿臉的汗珠才換來了顆粒歸倉,看到大人的辛苦,一切都像是無言的教育,我們馬上又會想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篇流傳極廣的詩篇,千千萬萬的父老鄉親是中原糧倉名副其實的鑄就者,扛穩國家糧食安全大旗,滋養著中華大地兒女,直到后來大型聯合收割機的使用大面積鋪開,大大提高了麥子等農作物的生產效率,減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可以說深刻推動著農業現代化進程。

在讀大學期間,這應該算是長期出門在外獨立成長的開始,翻開人生篇章新的一頁,我們求學的同時也在尋找自己的定位,今后我要走向哪,我真正的興趣又是什么,最終又會從事什么,也許給了自己很多假設,不知有多少人會把培養思維、提升人格、修養德行、增長智慧放在首位,我自己也沒有完全做到,還好沒有虛度象牙塔的時光,而是更多把時間放在專業技能學習、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和學歷提升上,當時的自己眼光無非局限于找份好工作,最起碼也能讓父母抬頭挺胸。接觸到國學后,我才逐漸明白,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和使命才最重要,當然首位還是健全思想和人格,以修養德行為前提和基礎,才能更好去發掘人生潛能和所長,更好去服務家庭、社會和國家。平日大學讀書中,我認為自己也在努力追逐心中的那道光,周末閑暇時間,作為一個“吃貨”,自己坐上公交車就奔向城市的步行街,在那里我既然吃到了家鄉味道的炸雞架,更讓我驚喜地是,在我們校園小吃街中,一個阿姨做的涼面條更是有愛和味道,和父母的做法是如此接近,還常問我面食能不能吃飽,想想本就是河南兩個相距不遠的城市,并且也是以農業為主,飲食習慣接近也實為正常,人生中有很多奇妙緣分,可以瞬間喚醒你最初的記憶,讓你仿佛有種到家的感覺,離開那座城市這么多年,時常還會記起母校、市區小吃步行街、校園家常飯店和那位慈眉善目的阿姨,那里有我生命成長的痕跡。

多年后,我從事了比較理想的工作,從河南的東北角來到省內最西部,又一次告別故鄉,時間轉眼即逝,從之前二十剛出頭的小伙子瞬間進入到了而立之年,怎樣才能活出精彩的自己,工作和生活經歷讓我收獲很多,在命運的齒輪上覺悟人生。這座包容的城市本土擁有著純樸的民風,我逐漸也融入了這個美麗宜居的地方,當然有些地域文化、民俗習慣與家鄉還是略有不同,有段時間,我尤其喜歡《舌尖上的中國》和《鄉愁》紀錄片,磁性的配音、唯美的視頻、地方的小吃畫面總會讓人想起家的味道,對于孜身一人在外工作的我來說,能夠吃上一碗故鄉的涼面條就不孤單,因為我又想起青春年少時爺爺、父母、長輩和姐姐勞作的場景,我又看到家里招待客人時的熱鬧場面,但是工作的城市卻看不到這種面條做法,想吃的時候就變成了“鄉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總能解決片刻的食欲。隨著鄉村改革越來越深入,我們的村子被列入縣產業集聚區發展范圍,原有耕地不再是農作物的生長“棲息”場所,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企業、房地產開發商、學校等陸續入駐,這的確也改變了家鄉人們的生活面貌,但總感覺失去了些什么,一切都在發生變化又如夢似幻,就像年輪帶動著歲月的變遷,歲月掩蓋不住人的容顏改變,無論時代和周圍的人事物如何變換,一碗“涼面條”的意義卻還是從前。

 

作者簡介:姜興乾,男,河南臺前人,供職于河南三門峽市,出生于1990年,中共黨員,本科工科學士,在中國作家網、河南大河網、三門峽日報、千江月文藝等媒體網站發表過作品。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的j进女人视频| 国产免费插插插|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男生被男生到爽动漫| 嫩小xxxxx性bbbbb孕妇|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你懂的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小小影视日本动漫观看免费|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h肉3d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色婷婷亚洲综合| 日韩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午夜不卡av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欧美性bbwbbw|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疯狂的欧美乱大交|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中文字幕35页|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李美静大战黑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avtt天堂网手机版亚洲| 欧美高清性XXXXHDVIDEOSEX|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