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你為啥嘆息(外一篇)
作者/池征遙
七夕,這個古老的節日,本應是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人間情侶共度良宵的美好時刻。然而,在這個特別的夜晚,我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
昨夜,我像往年一樣,坐在重病中的植物人妻子的身旁。她的身體雖然無法動彈,但我知道,她的心靈仍然與我們同在。我給她講述了我們曾經一起度過的七夕往事,那些甜蜜而美好的回憶仿佛就在昨天。我讀給她新寫的三首詩歌,那是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盡管她現在無法親口表達。
我送上了鮮花和祝福,希望這束“萬年青”能夠帶給妻子一絲生機和活力,希望我的祝福能夠穿越時空,傳遞給她內心的安寧與力量。然后,我陪著她靜靜地坐在窗前,等待著月亮的出現。
然而,天際始終一片漆黑,沒有月亮的蹤影。就在這時,我聽到了妻子的一聲長嘆。那聲音很清晰,只見她的表情索然,然后她慢慢閉上了眼睛似乎睡去。這聲嘆息,像一把鋒利的刀子刺入了我的心房。我知道,她的心中一定充滿了無奈和遺憾。
我輕輕地握住她的手,溫柔地撫摸著她的頭發。我想用我的愛和溫暖去驅散她心中的陰霾,讓她感受到我的陪伴和關懷。我輕聲地對她說:“親愛的,我知道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話想說。雖然你現在不能說話,但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傾聽你的心聲。”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妻子長嘆的原因。往年的七夕夜,我們是幸福的、快樂的。她病倒后十二年了,我們每年共同欣賞著美麗的星空和皎潔的月光,共同分享著彼此的愛意和憧憬。而今年的七夕夜,出乎意外,等不來月亮,它究竟到哪兒去了呢?十二年了,雖多有奇跡發生,但她至今還沒能康復,無法與我們共度這個特殊的時刻,肯定是因為這些讓她發出了長嘆。
我想起了泰戈爾的一句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對于妻子來說,她雖然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感情,但她往昔的眼神和微笑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我知道,她愛我,就像我愛她一樣深沉而堅定。
在這個特別的七夕夜,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我感慨萬分,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悲傷,但又很快的清醒起來。我知道,我不能被悲傷所擊倒,我要堅強地面對生活,為了妻子,也為了我自己。于是,我重新振作起了精神。
今天早晨的陽光明媚,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溫暖和安慰。我和往日一樣給她吃喝洗涮,忙完了那些日常護理工作,然后繼續陪伴在她的身邊寫下了這段文字,同時又寫下了一首感嘆詩:《七夕夜的守望》。
七夕夜,星光藏匿,
月兒失約未至。
我在你身旁靜默,
聽到你一聲長嘆。
往昔笑語盈盈處,
今朝只剩思念綿長。
你說不了的話語,
但我懂得,都記在心上。
鮮花表達我的祈愿,
詩歌流淌著對你的眷戀。
你閉眼沉睡的模樣,
是我心中最深的柔軟。
天際雖無月亮相伴,
但愛意已化作光芒。
照亮你前行的路途,
溫暖你的心房。
七夕夜的守望,
是我對你不變的承諾。
無論風雨如何飄搖,
我都會緊緊握住你的手。
愛如潮水永不退,
心似磐石永不移。
只待春暖花開時,
再與你共賞那片燦爛的星空。
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愛,就會有希望,就像昨夜今晨所遇,那些黑暗總會過去,黎明終將到來,把我們帶向詩和遠方。
猶記那輪明月
我叫墨池,她叫鶯劍。自小相識,我們就像那并蒂蓮般,緊緊相依,共同度過了無數個春夏秋冬。無論是在青澀的少年時光,還是在忙碌的工作歲月,我們始終形影不離,彼此間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友情與愛情。
還記得,三十年前的那個七夕夜,羌塘草原上的月光格外皎潔。我們相約來到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在月光的見證下,許下了終身。
“鶯劍,你知道嗎?我一直覺得我們是注定要在一起的。”我深情地看著她,眼中滿是堅定與執著。
她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幸福的淚花:“我也是這么想的,墨池。從我們第一次見面,我就有了感覺,你就是我的命中人。”
那一刻,我們感受到了彼此心靈深處的共鳴與契合。
看著那輪明月高懸在上空,似乎它也懂得此時我們的心情,將滿天的月輝灑落在我們的身上,從里到外都在閃光。它在第一時間向我們祝福,讓我感動不已,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鷓鴣天贊美詞,送給月亮也送給我最愛的她。
玉兔歡騰躍碧天,嫦娥輕舞伴嬋娟。
清輝流溢千山遠,皎皎光華四海連。
星點點,夜無眠,長空萬里樂無前。
人間天上皆如畫,一片祥和月老言。
我們緊緊相擁,在月光下誓言:無論將來遇到什么困難和挑戰,都要攜手共進,永不分離。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愛在不斷升華,三年后我們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生活中有歡笑有淚水,有成功有挫折。但無論遇到什么困境,我們始終相互扶持、共同面對。我們的感情歷經歲月的洗禮愈發深厚,彼此間的信任和依賴也愈發堅定。
當我的工作陷入了困境,心情低落時,鶯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聽我傾訴,幫我出謀劃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重新找回自信和勇氣。
我對她也是這樣,面臨人生重大抉擇時,我會毫不猶豫地站在她的身邊,給予她最大的支持和鼓勵。我們彼此信任和依賴,打牢感情根基,也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的存在。
時光如白駒過隙,我們已經走過了人生的大半旅程。每當回想起那個許下誓言的夜晚,我的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對過去的懷念,也是對未來的期待。
三十年后,我們站在黃河之畔金城的中山鐵橋上,一起度過了第三十一個七夕之夜。
看著橋頂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在閃爍,橋下的流水一路向東奔去,把我們的思緒又帶向了羌塘。我問鶯劍:“你還記得第一個七夕之夜嗎?”
鶯劍回過頭來認真地看著我,微笑著點點頭:“當然記得。那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個夜晚。我還記得你當年寫下的那首詩呢!今天這么美好,你再吟誦一首新詩好嗎?”我說:“那當然可以呀,就再寫一首鷓鴣天感謝月老吧!”
夜靜更深月似鉤,清風拂面意悠悠。
星辰閃爍銀河轉,端坐山前任緒游。
思往事,憶從頭,情投意愿將緣酬。
舉杯邀月來旁證,相愛今生誓不休!
鶯劍緊緊拉住我的手:“真的謝謝你與我一路同行幾十年,你給我帶來那么多的幸福快樂!”我說:“那是應該的,你為我和我們這個家付出了那么多,我們應該加倍回報你。” 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念。
天有不測風云,就在我們分享幸福美好的生活時,十二年前的那個噩耗打破了這份寧靜——鶯劍突然病倒,成了植物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我心如刀絞。我沒有放棄,知道作為一個大丈夫應該怎樣去做。我放棄了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她,從各方面為她康復治療創造條件提供保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的堅持終于有了回報。九年前的一天,當我在和她耳語時,發現她的眼角突然流下了一行淚水。那一刻,我心中非常激動,充滿了喜悅——鶯劍有了潛意識。經過不斷地鞏固治療,鶯劍的病情逐漸好轉,已經能用簡單的表情來回應我們的話語了。雖然她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但她的心靈已經重新煥發了生機。
七夕來臨,我給她講人間故事。每夜將她推向窗前仰望星空,讓她感知這個世界的溫暖。那輪明月依舊如初,希望我們的愛情再創奇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