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夏夜
作者:何鈴領
華山,五岳之一的西岳。它海拔兩千多米,直插云霄,以險峻著稱,因而吸引著無數人的眼球,更使得登山愛好者不斷前往。三十年前的一個夏夜,我們一行青年男女登上了華山,并領略了它的夜晚風情,也感受到了它卓爾不群的神韻。
華山的險峻。那是一個盛夏的美好夜晚,我們一行男女青年八人汗流浹背地趕到華山腳下,稍作休整,晚十一點便開始向山上進發。大家有說有笑異常興奮,邊走邊討論著到了山上一定會很涼爽,期待到東山頂上觀日出的開心時刻。跨過潺潺小溪翻過幾個小山坡,大家走著走著,才一個多小時的功夫,就有人時不時的將自己身上攜帶的東西往我背的背囊里塞,我本來就替他們背了不少的東西,還要把東西往里塞,都是些什么人嘛!曾哥是領導,我尊重的大哥,沒有什么說的;小李是個好兄弟,就不必提了;小黨是幾個美女當中最可愛的妹子,讓人心疼都來不及,自然也難為情拒絕……
山越來越陡,開始攀爬了。剛開始,大家登山的底氣都很足,顯得很有力氣的樣子,登山的速度也很快。大家手抓著山壁上鑲嵌的鐵鏈子小心翼翼地努力地向上攀登著,我肩上的背囊也越來越重了。我們朝上攀爬,每一個人的身子緊貼著山壁,幾乎聽得見華山心跳的聲音。夜色中透著遠近朦朧的燈光,看到小黨妖嬈的身姿和滿臉的純真,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恨不得將她也裝進背囊里,讓她免受登山之苦。這時候,有人提醒要抓緊鐵鏈子,一個跟一個不要掉隊。突然,有人不經意朝山腳下一望,嚇得她“哎呀,我的媽呀,怎么這么陡啊!”以山下點點燈光為參照物,可以意識到我們已經攀爬得很高了,而且現在的位置很陡。又有人馬上安慰道:“別怕別怕,不要往下看,只顧攀登就是了。”“哎呀”一聲的人嬌滴滴的說這么高,萬一掉下去了怎么辦啊?正在這時,一陣山風吹來,又有人尖叫著說怎么山在搖晃?太嚇人了!還有人說好累啊,全身一點力氣也沒有了,后悔了不想登了……人群里一陣騷亂,出發時大家意氣風發的豪情早已被山風吹到山腳下去了。但小李一直握著小黨的手不離不棄,還承諾有他在就不別害怕,這讓小黨很是感動。好在大家相互鼓勵著、安慰著、幫助著,攀登的腳步雖然明顯的慢了許多,但總的來說還是逐漸穩住了陣腳。看來登華山,光靠著一股子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足夠的體力和膽量才行。
當大家再向上攀過一段峭壁后,遇到了一處燈火輝煌的小廟宇,這才緩解了大家異常緊張的情緒。在后來的行程中也遇見了不少的廟宇,我不理解它們總是被建在險要位置或山峰處,是不是只有這樣才能契合華山險峻的情趣?靠近廟宇,伙伴們停留下來喘喘氣。當我們環顧四周,通過遠近的燈光和微弱的星光可以看出,自己好像被陡峭的山峰和呼啦啦的山風置于一方危險的境地。身邊就是萬丈深淵,而且幾乎無依無靠讓人不寒而栗。但我始終認為,行走在沒有欄桿且又光滑的山石上,只要慢慢的穩穩地走在中間,跟在打手電人的身后,攀爬山壁時牢牢地抓住鐵鏈子就不會有事。當時我確實也沒有了伸頭朝山腳下看的勇氣,害怕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去。大家在稍作片刻休息中,膽子小的人還在忐忑不安,膽子居中的人表情嚴肅不言不語,膽子大的人卻在一旁嬉皮笑臉挑逗膽子小的美女,讓人家小姑娘嚇得一驚一乍的。
在盛夏的夜晚中登華山,雖然還沒有到達頂峰,但大家已經深深地感受到面對刀削斧劈的萬丈絕崖的無奈和身處驚心動魄的陡峭山崖上,唯有鐵鏈子是可以托付的慰籍。“自古華山一條路”上的艱難險阻叫人刻骨銘心。大家因為疲憊和緊張而無暇顧及去好好欣賞華山的夜景,有些惋惜。山頂上那三三兩兩的星星閃爍著小眼睛看著我們登山,并沒有給予多少照顧,也許太遠了,真想伸手摘上一把撒在山道上照亮我們的前行。近處的燈火七零八落地點綴在山澗的各個角落,看上去顯得十分的恬靜。遠處很光亮的地方,便是萬家燈火了。此情此景,我們其實都是在一幅美妙的圖畫之中,腦海里情不自禁地泛起了思念的波瀾,問君是否也想起了我……
西岳的香火。每走一段山路,攀爬幾堵峭壁之后,基本上都能遇到一座廟宇,只是或大或小而已。但不論廟宇大小都造型別致,并總有人群攢動也總是香火不斷。待走近一看有些人手持幾柱點燃的香,跪拜在佛前,很虔誠的三叩首,然后細心地再將幾柱香插入佛像腳下的香爐里。燒香人起身走出幾米開外驀然回首,那香煙繚繞中的佛像一副慈祥的面孔,仿佛應允了自己的愿望,那人便笑容滿面地走了;有的人燒香拜佛之后則是掛著半信半疑的神情消失在夜色里;有的人久跪不起,那一定是遇到什么難事了;還有的人一番操作之后發出一聲長嘆“哎——”,便大踏步走遠,好像在告訴世人,反正香已燒了佛已拜了,成不成信天由命!他們心事重重地專程來到這里都是有所求的,有的雖然是登山路過,也想順便有所求。但不論怎樣,我認為這些人們都應該是善良的。
我們一行幾人原本都沒有什么需要在這里訴求的,有幾個男女隨大流嘻嘻哈哈的裝著前面燒香人虔誠的樣子也叩拜一番。人們燒了香拜了佛之后,廟宇里緊接著還有后續服務,那就是抽簽看相。有的人說這個地方看相可準了,有人就相信了,因為還有人說信則靈,于是乎抽簽看相的人便絡繹不絕,也因此這邊生意獨好。生意好所以香火旺盛。更有老道的人士神秘的告訴你,在這里點燃的是離上天最近的香火,即便菩薩不顯靈,也會得到老天的慈悲。不管靈不靈,人們到這里來一趟,心理或多或少都會得到些許撫慰。
華山的堅韌。登山中,我們一行人里有好幾人打過退堂鼓,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去,登上了山頂。除了大家相互關心鼓勵照顧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激勵著大家,那就是華山的堅韌。我們先后偶遇了兩位殘疾的中年朋友拄著拐杖登山。盡管他們身體殘疾,行走很不方便也很緩慢,更不用說攀爬陡峭的山壁了,但他們登山的氣勢不可阻擋,在陡峭的山峰面前毫不畏懼,充分展現了殘疾人陽光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彰顯了殘疾人堅韌的生活態度。我們作為身體健全的年輕人有什么理由登不上去呢?又有什么資格在困難面前表現出畏縮的樣子呢?那兩位殘疾朋友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有那么一句詩“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很好的詮釋了人生之路的哲理。人生不管路有多長,只要肯邁出腳步就沒有我們到達不了的地方;不管山有多高,只要我們肯攀登,總會站在山的頂上,讓山在自己腳下。
挑山工是登山旅程中的一道別樣風景,這道風景也是華山堅韌的一個重要體現。在登山中小憩的時候,我們多次討論,難以置信他們是怎樣將那么沉重的貨物挑到山上各個驛站的,甚至是各個山峰頂的。我們在攀登陡峭的崖壁中,有多處的坡度幾乎達到垂直九十度,徒手攀爬就很艱難很危險。他們是何等的有體力,何等的有毅力,何等的有智慧,又是何等的有韌性,形同于刀尖上跳舞一般讓人欽佩!正是有了他們,人們在登山途中才能得到各種服務,各種服務才能有保障。多年來,每每想起挑山工一邊堅定地向陡峭的臺階上邁出沉重步伐,一邊擦拭著黑黝黝臉上不斷滾落汗珠的情景,我以為挑山工不僅僅是一種生計,一種職業,更是一種精神,堅韌不拔的精神。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尤其是在當下社會運行艱難的日子里有了這種精神,就能夠應對各種挑戰,就能很大程度上規避各種挑戰帶來的風險,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挑山工在登山過程中并不太引人注目,但他們堅韌不拔的精神對當今社會仍有啟迪意義。還有那么一句詩“盡管很累很疲倦,我卻走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應是對挑山工的真實寫照,更應該送給新時代奮進在新征程上的追夢人。
華山的故事。華山有很多的傳說和故事,我們在登山途中有幸遇見了會講華山故事的人。我們這一隊人馬和另一隊人馬在登山途中無意間相逢,另一隊人馬中有位口才好且熱愛華山的人,他給大家講了很多關于華山的故事。大家都很喜歡聽,他也愛講,于是兩隊登山人馬融為在了一起。華山為什么有這么多生動有趣讓人津津樂道并有人生哲理的故事呢?是因為華山富有文化內涵,這也是它為什么稱之為西岳的重要原因。其中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寫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數不勝數,摩崖石刻也隨處可見。尤其是詩仙李白,在游覽華山時醉了酒,當他站在東峰頂上向遠方眺望時詩興大發。于是,他吟詩一首《西岳云臺歌送丹邱子》。他在詩中吟道“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將華山的高大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聽著這些故事,仿佛疲憊減輕了許多,我的背囊也好像沒有那么沉了。西岳不僅僅有著自然的奇觀,它更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厚重的歷史和文化。華山的每一峰都有個性獨特的風景,每一巨石都有與眾不同的韻味,每一廟宇都有心口相傳的故事。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據考證,“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于華山,因而華山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為此中山先生成為引用“中華”的第一人,創立了“中華民國”,開創了中國革命先河,被譽為革命先行者。
還記得講故事的人說華山這里還是歷朝歷代的封建帝王們封禪祭祀的地方,象征著帝王權利的合法性和天命的所歸。因此這里的廟宇不斷得到修繕和擴建,以至于歷經幾千年也能保持它的延續不間斷。后來主要為道、佛兩家所運用,因而這里便成了道教和佛教比較盛行的地方,承載著深厚的道教佛教文化,故稱道教圣地和佛教圣地,吸引著海內外道佛教弟子們不遠千萬里前來膜拜。同時也演繹著許多生動活潑的民間傳說故事,如蕭史在這里因縱情吹簫而無意之中娶了秦穆公之女弄玉,如隋唐孫思邈中醫學問很深而經常樂于翻山越嶺來這里采藥,又如歷史上有不少皇帝愛帶著寵妃到華山巡獵和停車坐愛楓林晚等等讓人百聽不厭。
但大家都能耳熟能詳的故事,就莫過于《智取華山》了。那人講得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大家聽著聽著便一同走進了那個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里。1949年6月,我人民解放軍對大西北采取了強大攻勢,來不及南逃的國民黨殘部潰竄到華山,在山口險要處埋下重兵,企圖憑借天險負隅頑抗。我某小分隊潛入山中,讓當地藥農帶路從后山上一路攀懸崖登峭壁,飛渡天橋險境,趁著夜色摸上北峰突襲頑敵。隨即展開政治攻勢,咽喉要道千尺幢上的守敵不戰而降。爾后又控制了北峰與西峰之間的通道蒼龍嶺。我小分隊面對重敵反撲,沉著應戰堅守陣地。正在危急關頭,大部隊火速趕到與小分隊合力攻破西峰,全殲守山之敵。在此次戰斗中,再次凸顯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驚險,又一次彰顯了我人民解放軍的英雄本色,精彩而又傳奇般的演繹了現實版本的“華山論劍”。
華山的秀麗。從夜晚的十一時出發,至第二天凌晨五點半,我們經過剛開始行走的談笑風生,一路走走停停的疲倦,峭壁攀爬的緊張和大家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以及相當長一段時間關于華山故事的聆聽,歷時六個半小時終于到達了東峰峰頂。隨著天剛剛亮,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來了朝陽般的笑容,那是勝利者的喜悅。登上來的人很多,大家紛紛選擇各自的最佳位置,準備迎接東方日出。有的靜靜觀賞紅日冉冉升起的雄姿,有的伸出雙手讓照相機記錄下“捧日”的美好瞬間,有的歡呼著讓手舞足蹈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更多的人則是發自內心的感嘆“好美啊!”
隨著紅日東升,朝霞灑滿華山,我們這才看清華山秀麗的容顏。華山有東南西北中五峰,東峰即我們正站立的地方朝陽峰,是觀日出最理想的位置;南峰即落雁峰,是華山的最高峰;西峰即蓮花峰,山峰狀如蓮花,是華山風景最秀麗的山峰;另外還有中峰即玉女峰和北峰即云臺峰也各有千秋。華山五峰,峰峰雄姿挺拔,每一山峰都飽含神韻。望著身后起伏的群山我們激動不已,幾乎不敢相信,自己怎么走過這么長的路,登上這么高的山。
華山的秀麗來自華山山脈的雄姿和山脈中茂盛的植被。華山植被品種繁多,其特性與它的氣候和山體形態緊密相連,這些植被仿佛是上天專為華山量體定制的,非常吻合華山的氣質和內涵。華山山體倚天挺拔,四面如削,象極了一個頂天立地的中華漢子。它的名勝古跡和風景點眾多,讓人目不暇接,忙著從一個風景點趕往另一個風景點,直叫人感覺時間走得太快了。
當我們的視線由近至遠,由山峰到山腳,都無不感嘆華山又因險峻而秀麗,“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歌倘若在這里唱響就非常的應景。我們的目光和贊美特別聚焦到半山腰那絕壁上長勢旺盛的幾顆植物來,它們完全沒有土壤和雨露的滋養,卻能生長得如此激情四射而隨風舞動,這么頑強的生命力又給了人們怎樣的人生啟迪呢?很值得思考與探究。華山的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不僅僅是因為它有天生的自然外表,更因它有著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作為它秀麗的內核支撐,讓它自信地綻放自己的風采。
2024.8.18
作者簡介:何鈴領 湖北隨州人,曾在中國空軍20余載,寶雞市作協會員、寶雞市音協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發表作品400余篇(首),發布歌曲20余首,作品先后5次榮獲國際、全國、全軍大獎,著有音樂文學集《中國夢 絲路情》、散文集《和愛一起奔跑》等。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