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限的旅游最開心
作者:梁耀鮮
八月份的這趟旅游,我們的目的地是西雙版納,在外時間是七天。這是我們兩部車八個人出發前唯一的約定,其他如線路、景點,在哪個地方待多久,我們都沒有設限。這樣,我們走走停停,隨心所欲,放飛的心情,自由的心境,在那棵仰天樹、那個傣族園、那一場大象表演中,得到寄托和疏浚,旅游的開心快樂得到毫無附加條件的享受,一路陽光一路景,微笑和滿足始終陪伴著我們。我覺得,這才是我們追求的品質旅游。
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以前出游的一些事情。
當年,京津城際鐵路剛剛開通,中國大陸第一條高標準的、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成了當時國人的驕傲和向往。為了去體驗人貼著地面飛的感覺,我路過北京時,特地找到了當地一家旅行社,到天津一日游。交了定金,我的心已經飛到了渤海灣,想象中飛馳電擎的刺激和動感,已經在蘊釀生成。
誰知深夜3點多導游來電,要求我凌晨4點10分準時在旅館樓下等候,不得延誤。我想,從北京到天津有多遠,不至于半夜4點出門呀,這是旅游還是折騰人呢!我磨磨蹭蹭,不想起床。導游的電話催了又催,幾次下來,我心里那股怨氣已經變成怒氣。到了樓下,那輛中巴已經坐上了不少人。可以看出來,為了這趟旅游,他們起得比我還要早,心情當然不會比我好多少。那時的我火氣不點自燃,表達不滿已經箭在弦上。我并不急于上車,先在車門前發了幾句牢騷。令我沒有想到的是,車上的人馬上形成統一戰線,一齊向我開火:“等你這么久了,你還有理?!去不去?不去我們走!”司機見狀,也配合著啟動了車輛。
不去是不可能的。人生地不熟,雖然委屈和無奈,我還是帶著一肚子的抱怨,急忙跨上了中巴車,生怕真的被甩了。尷尬的是,我還不可選擇地與剛剛損我罵我的那伙人坐在一起,跟他們從這個酒店到那個酒店,來回接客。導游電催,對方忿懟,在充斥著焦躁和窘迫的氛圍中,那輛車的座位終于坐滿了,天也逐漸放亮了。有一個人4點多堅決不下來,最后接完其他客人后,車子也還過來接他。各自有理,又是互懟一番。
旅游被如此限制,還有哪來好心情?那天,我好像也沒有機會吃上早餐,里面裝的只有一肚子氣。
還有一個跟團游的細節始終存留在我的記憶里未曾忘懷。
那年,我們跟一個據說號稱品質團的旅行團去游華山。為了第二天能盡早上山,他們把我們拉到離華山最近的一個鄉鎮之類安排食宿。晚上,那幾盞昏暗的路燈,映照著一條寂寞的公路,孤單,偏野,荒涼,讓人產生不了多少想象力。其實那樣也挺好,雖然沒地方吃夜宵了,但也換來了難得的那一抹鄉村恬靜,睡個好覺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第二天早餐時,酒店提供的食品只有蛋炒飯和面包兩種,跟我們想象的西安大都市各種口味、各種營養的早餐情形相差甚遠。
出發前傳說的令人流連忘返的風味街在哪呢?那座誘人的美食塔又在哪呢?
當然,這對屬于“母豬型”的我是沒有問題的。我打一碗飯,埋頭苦干幾分鐘,也無需豆漿牛奶,就可以應付了。只是苦了同行的一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看都不看,就轉到街邊去。無奈那地方太小,在挑三揀四中,也找不到什么符合口味的好貨,哪怕是一盒小籠包或者一碗白粥。
那天早上,他們只能空著肚子上山了。
那時,我們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時候,我們能有自己的車,說走就走,愛哪住哪,去追逐自由和愉悅,不受這些窩囊氣,該多好啊!
日子慢慢過,時間慢慢溜。該來的還真的來了。后來,我們也有了私家車,也可以自駕游了。
旅行社的影響還是太深。
剛開始的自駕游,每次我們都會認真攻略,仔細規劃,每天的線路、景點、用時,我們會像旅行社那樣,制成一張表,游哪停哪,表格是神明,我們得依照執行。
那年我們三部車,幾家大小齊出發,自駕游湖南。線路是長沙、岳陽、韶山、衡山等,悠悠車輪,滾滾向前。幾天幾夜,文化之旅、感恩之旅、祈福之旅在我們眼前輪番展現,在每個人的心中滾蕩,風景如畫,收獲滿滿,其樂無窮。我們那張表,清晰明確,真正管住了我們的方向和行動,總體還算順利。
但是從韶山到衡陽途中,突降大雨,高速路因故封閉,我們跟隨車流改走國道。誰知三部車在堵車后走散,各自導航,各走各的路,三部車跋山涉水,最后全部到達衡陽市區時,已是晚上九時左右,途中的驚險和疲勞耗散了我們旅游應有的興奮和激情,我們找一個夜宵攤,匆匆填飽肚子后,趕緊休整,第二天我們還要爬衡山。
現在想來,我們大可不必那么緊張,其實是我們自己制作的那張表套住了自己,限制了自己,我們還有許多方式讓自己游得更輕松、更自由。
話題又回到這次西雙版納之旅。我們出發時原想在玉溪市區過夜,但導航時發現玉溪轄區通海縣有一個叫杞鹿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景色很美,距離合適,就把它設為目的地。到那里一聽介紹,通海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明清兩代有舉人230余人,進士44人,進入翰林院4 人,多了不起的邊陲風水寶地!我們毫不猶豫地下馬解鞍,入駐驛館。
路過普洱時,為了方便,原想在服務區解決午餐,但想到那個美譽為“茶王茶仙”的普洱茶,還有那個飽經風雨的茶馬古鎮,我們又修訂了目的地,拐進了普洱北。
到了西雙版納,那里的熱帶雨林風光、傣族習俗、佛教文化、東南亞風情,更是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光一個湄公河夜市,美食繁多,美女如云,獨具特色的布局和布置,美輪美奐的建筑和裝飾,令人大開眼界,直呼過癮,不虛此行。我們在西雙版納活脫脫地逍遙三天兩晚,還覺得時間太短。
返程的時候,雙胞之城墨江的北回歸線標志園、雙胞胎公園,“一城山水半城湖”的世界錫都個舊的老陰山,蒙自的海關舊址,還有文山、麻栗坡的一些景區,都成了我們放松身心、增長知識、享受慢時光的好地方。
這次旅行,我們不定目標,不趕行程,慢慢吞咽那一碗過橋米線,細細品味那一鍋酸辣牛肉湯。那一籃山菇野菌,入鍋前服務小姐還提醒要不要拍照?我咔嚓一下就發朋友圈,讓遠方的朋友也分享我們的快樂。
在曼聽公園門口對面的小餐廳,來往食客很多,氣氛很好。我們問開朗活潑的點菜小姑娘:
你見過大海嗎?
——我家就在海邊呀!
什么海?
——洱海!
整桌人一片笑聲。
這就是我們最喜歡、最開心的旅游狀態。
2024年8月26日
作者簡介:梁耀鮮,男,壯族,廣西百色田東人,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有散文專著《寫給小城》《詩意煙火》和《故鄉的云》《紅色七里》(合著)等文集。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