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和周毅之前輩共事點滴

和周毅之前輩共事點滴

 

作者:何加正

 

周毅之顯然沒有付冬那樣有名氣。75年前,作為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之女的付冬(原名傅冬菊),因在說服父親,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得到完整保存,200萬北京市民生命財產免遭兵燹,做出過積極貢獻而廣受關注。在不少電影和電視劇中,人們都看到過付冬的身影。作為付冬丈夫的周毅之,則基本未受關注。這很正常。不過,作為一對年輕共產黨員夫婦,在付冬促成父親傅作義起義時,周毅之不少事情應該是有參與的,至少是個比較完整的知情者。通過一些史料可以看出這些來。我因沒有研究,就不多說了。年輕時的付冬和周毅之(圖片選自網絡)

我和周毅之前輩相識,源于人民日報經濟部農村組。

大約在70年代中期,一天,部門干事找我商量,問我能不能搬到后邊一張寫字臺?說部門來了位老同志,靠窗的桌子光線好些,讓給他。我二話沒說就搬后邊了。

這是位于王府井人民日報編輯部二樓的辦公室,一小間。共三張寫字臺,都很舊,也很大,應該是當年華北日報的繼承品。靠窗兩邊各放一張寫字臺,右邊坐的是鐘立群老前輩,左邊則是我。現在,我坐到左后。

老周來了,五十開外,個子不高,清瘦。為人和氣,南方口音,不太善言談。稍作寒暄后,他一頭扎進了工作。

很快,我便知道,老周很有些來歷,他不光是傅作義的女婿,付冬的丈夫,還傳說曾經是越南領導人胡志明的翻譯,等等。

說實話,從形象上說,還真有點對不上的感覺。老周不太講究儀表,一件穿舊了的那個年代北京老年人常穿的藍色咔嘰布人民裝,頭上一頂那個年代常有的藍色舊帽子,經常一雙布鞋后跟踩下去當著拖鞋穿,走起路來踢踢踏踏。

老周態度和藹,聽取別人意見時,眼鏡后邊的雙眼炯炯有神并總是滿帶笑意地盯著你,偶爾會提出些問題和你討論。讓你感覺有股特別認真的勁。

組里分工老周跑口農業機械化,他便迅速進入狀態,全身心投入研究。

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代。具有“分水嶺”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沒有召開。當時的黨中央決定召開第三次全國農業機械化會議。這絕對是一件大事,重要性和它的重大意義被提得很高,人們能明顯感受到“大干快上”的氛圍。人民日報報道任務自然很重,少不了要準備一篇社論,而這個任務就落到了跑口編輯的肩上。李克林老主任和老周商量后,決定讓他先下去搞點調查研究,掌握更多第一手資料,做到心中有數。

很快部門通知我,讓我陪同老周去農業機械化走在全國前列的黑龍江省調研。我非常高興,年輕又單身,方便出行。這是一次既輕松又沉重的采訪。輕松,是因為沒有寫稿任務,主要是調查研究,掌握農村農業機械化的實情。沉重,是因為有壓力,這不,有篇社論的任務。不過,壓力不在我身上,我還年輕,當時還沒有寫社論的資格,更沒有寫社論的能力。我是配角,必要時提供些意見即可。

省里安排我們先到綏化地區。一位陪同人員加一輛北京212吉普,開啟了我們的調研行程。那個年頭,坑坑洼洼的公路,顛顛簸簸,讓坐在后座的我不斷頭撞車頂,因而終身難忘。老周坐前排副駕駛座稍好一點,但也不斷上下跳躍。

一路過去,記得最清楚的是在望奎縣,時間相對較長。老周工作起來極其認真,白天晚上連軸轉,似乎不想錯過任何情況。不停地開座談會,不斷地找人。不停地問,不停地記。事后,有不清楚的問題還和我探討。那種工作精神和工作態度,著實深深感染和教育了我。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我們對黑龍江農業機械化歷史、現狀,以及面臨的問題有了基本了解。不過,我看老周總是沒有滿足的感覺,走路、吃飯也在盤算著什么。由于他的執著,耽誤點時間,原打算順道去大慶的行程,后因天氣轉冷而不得不放棄,打道回京了。這也成了我的一個長期遺憾。

1977年底,第三次全國農業機械化會議召開前夕,800多名會議代表在余秋里副總理的帶領下赴山東參觀、考察。從濟南一路東行,走淄博市,經昌濰、煙臺兩地區(按當時的行政區劃),幾乎走遍了膠東半島,行程千余里。觀看了為農業機械化服務的原材料工業、農機制造、配件生產、農機修理、農機使用和管理,以及農業機械化試點等共十七個單位。人民日報也派出一支多人報道隊伍,包括著名老記者紀希晨、周毅之等,在副總編輯安崗的帶領下,隨行采訪。考察快結束時,安崗對我說:“小何,給你個題目:濰坊能成為中國的動力之鄉嗎?”并要我回報社查查美國的底特律,英國的曼徹斯特的資料。回來后,我寫了一篇約4000字稿,他看后讓我請著名老編輯郭龍春把下關。正待上版時,因批“洋躍進”這一政治大氣候變化而未能發表。這是后話。

1978年1月4日,大會在北京正式隆重開幕。我被借到大會宣傳組負責媒體的服務工作,在宣傳組負責人高尚全同志領導下,為參會的各新聞單位提供服務,離開了報道一線。其實,當時服務最多的還是人民日報的人員,包括紀希晨、周毅之等老同志。這樣,具體報道工作就沒有參與。

會議開幕第二天,人民日報在一版發表了《奪取三年決戰的勝利——祝第三次全國農業機械化會議的召開》的社論。社論開宗明義,說明“決戰三年”,是根據毛主席一九六六年關于農業機械化的一封信提出的目標而設定的。指出,“在全國掀起一個大辦農業、大辦農業機械化的高潮,大干三年,奪取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勝利。這對于本世紀內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那個年代,大會開的時間都比較長,20多天,直到1月27日才結束。閉幕第二天,人民日報在一版又發表《做農業機械化大干快上的促進派》的閉幕社論,重點闡述了抓工作落實的重要性。指出,“落實黨中央關于農業機械化的指示,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會議上大家舉手贊成了,可是執行起來就不那么簡單。有些事情原則上能夠贊成,遇到具體問題就有可能后退。有些地方,如果不下很大的決心去促進,很可能剛剛往前走幾步,遇到困難,又停下來” 。“三年決戰能不能取勝,關鍵在領導,特別是省、市、自治區黨委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領導。”“機械化不是一口氣吹出來的,要經過一番艱苦奮戰才能成功。”社論強調加強班子建設的重要性,指出,“要在斗爭中注意整頓各級領導班子。一個“軟、懶、散”的領導班子,是挑不起這副重擔的”。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這顯然有著明確針對性。

說實話,兩篇社論,誰是起草者、執筆者?我沒有參與,不知道。它應該是集體的創作。但能肯定的是,這里面一定有周毅之前輩的心血。社論帶有那個時代的明顯烙印,是那個大環境下難以擺脫的宿命,不是撰稿者的問題。周毅之前輩在那個重要時刻的付出,是不該磨滅的。雖然沒有任何記載,看不到任何他付出的痕跡,但我總覺得歷史應該留下這一筆。

周毅之出身于越南華僑家庭,在越南長大,抗戰期間就讀于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和同學傅冬相識,進而建立了戀愛關系。據本報錢江老友文章介紹:“1948年秋,遼沈戰役結束,解放軍即將入關進行平津戰役。為了做國民黨北平守軍統帥傅作義將軍的工作,王漢斌即作出安排,由天津“南系”地下黨發展傅冬和周毅之入黨。王漢斌還親自為周毅之主持了入黨宣誓儀式”。

錢江還介紹:1951年3月,陳賡被任命為志愿軍副司令員,陳賡決定帶周毅之一同前往,傅冬菊得知消息,也想前往抗美援朝戰場,繼續當自己的戰地記者。

在北京,陳賡和時任中組部部長安子文、副部長帥孟奇一起吃飯,席間談到了傅冬菊和周毅之的事情,安、帥二人馬上對陳賡說:“這件事應該再考慮一下。”安子文說:朝鮮戰場不比別處,美軍有制空權,飛機說來就來,沒有前線和后方的區別。傅作義將軍是有功之臣,對他的家庭,應該有更周全的考慮才是。

在帥孟奇副部長的建議下,傅冬菊和周毅之便都留在了北京,傅冬菊轉入《人民日報》記者部,并在這里長期工作。看資料,周毅之應該先是去了中聯部,后來再次進入人民日報。

1982年,付冬被借調到新華社香港分社擔任編輯部副主任,周毅之也一同去了香港。老周在這之前已經離開我們經濟部了。

我和付冬只見過一面,也是在那個年代。一天,我正伏案編稿。進來一個人:“小何吧,我是付冬。”說實話,我一下子很驚訝。付冬短發,50開外,看上去干練、爽快。幾句話的功夫,就讓你解除了陌生感。我們聊了會家常。后來她說有事先走了。時間雖不長,卻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她的形象一直印在腦子里。一對優秀夫婦,如今都已離開我們。但我們不能忘記他們。共和國也不能忘記他們。

 

2024,8于北京。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教师系列5|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wwwxxx国产|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中文字幕三级久久久久久| 高清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亚洲一级|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eeuss影院www新天堂|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www|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 91色视频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高清6|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4hu四虎最新免费地址|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在线日韩理论午夜中文电影| 人妻内射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另类专区欧美制服|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3d玉蒲团之极乐宝鉴|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久久久久999| 美女扒开胸罩露出奶了无遮挡免费 |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 最新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