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
作者:楊偉澤
曹操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壯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動著巨大的波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來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也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海風輕輕刮在他的臉上,不禁讓他回想起烏桓之戰。大將郭嘉當時身負重傷,曹操勸他回長安養傷,可他一心隨曹操上戰場。曹操心中傷痛,但還是狠心地轉身離去。郭嘉摔下擔架,一直朝曹操的方向喊著:“主公、主公……”曹操眼含淚水,轉身走向郭嘉。郭嘉用虛弱的聲音說:“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曹操心疼地點點頭。然而沒多久,郭嘉因傷逝過重,永遠離開了曹操。
曹操督軍急進,很快抵達目的地。時值初夏多雨,濱海低洼之地“濘滯不通”,而且諸多要塞關口都有烏桓兵駐守,軍隊很難通過,于是曹操問計于田疇。田疇認為:“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為難久矣。舊北平郡治在平岡,道出盧龍,達于柳城;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絕,垂二百載,而尚有微徑可從。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之首可不戰而禽也。”曹操十分贊賞并采納了田疇的建議。
曹操命令軍士在水側路旁扎下木樁,上面寫有“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另一方面,讓田疇率部下為向導,出盧龍,歷平岡,直趨柳城。烏桓在曹操軍隊距離柳城只有二百多里的時候才發現,急忙命令袁尚、袁熙與蹋頓及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烏延等率數萬騎倉促迎戰,曹軍大獲全勝。
同年九月,為免遭大軍征討的公孫康斬殺蘇仆延與袁尚、袁熙等,獻首級給曹操,曹操大喜。從此曹操順利實現了消滅袁紹殘余勢力、征服烏桓的目的,統一北方指日可待。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豪邁之情溢于言表,高山大海,日月星辰,與自己的志向如此貼合,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吧,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吧。
但是,也再沒有像郭嘉那樣的人了。
作者簡介:楊偉澤,山東青島七年級學生。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