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八篇(二)
作者/池征遙
1.《中秋賦》
月掛中天,秋意漸濃。此時此刻,無論天涯海角,皆共賞一輪明月,同慶團圓之佳節。吾輩雖不能與古人共飲,然心隨月光,亦能領略其中之美妙。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銀輝灑滿大地。萬籟俱寂,唯聞蟋蟀鳴聲,似在訴說秋夜之幽情。舉頭望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月圓人未圓,此情此景,令人感慨萬千。
憶往昔,古人常寄情于月,以之為友,以之為伴。月下獨酌,詩酒趁年華;對月吟詠,抒發胸中之豪情。今人雖不及古人那般多情,然心中亦有所寄。月,仍是那輪月,情,卻已不同。
中秋佳節,亦是團圓之時。無論身在何處,人們皆期盼能與家人團聚,共度此良宵。月圓之夜,家人圍坐一堂,品嘗月餅之香甜,暢談生活之瑣事。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此乃人間至美之事也。
然人生無常,團圓難得。有時,我們只能在遠方默默祝福,愿家人安康,愿歲月靜好。此時此刻,讓我們借月光之力,傳遞思念之情,讓愛穿越時空,抵達彼此心中。
中秋之美,不僅在于月圓之夜的寧靜與美好,更在于人們對團圓的渴望與追求。讓我們珍惜每一個中秋之夜,用心感受其中的溫馨與幸福。愿天下所有人,皆能如愿以償,共度團圓佳節。
月已西沉,秋風漸起。吾輩收拾心情,繼續前行。然心中那份對月的眷戀,對團圓的期盼,將永遠伴隨著我們,走過每一個中秋之夜。
2.《蟬之賦》
吾乃蟬也,生于泥土,長于枝頭。夏末之際,破土而出,羽化成仙。此刻,我站在這高枝之上,俯瞰世間萬物,心中涌起對生命的無盡感悟。
生命之初,我在黑暗的土壤中蟄伏,歷經數載,方能破土而出。這漫長的等待,讓我學會了耐心與堅韌。當我終于掙脫束縛,展翅飛翔,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能量。
夏日的陽光,溫暖了我的翅膀,也照亮了我的世界。我在枝頭高歌,盡情地揮灑著生命的熱血。這一刻,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在于如花綻放,無論生命多么短暫,都要勇敢地去追求夢想。
然而,生命總是無常。秋風起時,我的歌聲將漸漸消失在這金色的世界里。我知道,我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但我并不悲傷,因為我已經盡情地活過,不留遺憾。
回首過往,我感慨萬千。生命雖短暫,卻充滿了奇跡與美好。我曾沐浴陽光,感受風雨,品味世間的酸甜苦辣。這一切,都讓我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蟬之生命,雖短暫卻絢爛。我愿以我的生命為喻,激勵世人珍惜時光,勇敢追求夢想。讓我們在這有限的生命里,綻放出無限的光彩!
3.《蟬賦》
夫蟬者,天地之靈秀,山川之清音也。盛夏時節,烈日炎炎,群蟬并起,鳴于高枝,其聲悠揚,若斷若續,如泣如訴,聞之令人心曠神怡。
觀其形態,蟬之身形修長,翠羽金翼,披堅執銳,凌風傲霜。其頭戴高冠,狀如皇冠,威武不屈,氣宇軒昂。其目炯炯有神,洞察秋毫,見微知著。其口微張,歌聲婉轉,悠揚動聽,感人至深。
論其品性,蟬之生活簡樸,不羨繁華,不慕富貴。居高枝之上,餐風飲露,清心寡欲,超然物外。其鳴聲高亢激昂,如正氣浩然,又如悲天憫人。
然吾觀蟬,亦有所思。蟬之生命雖短,卻矢志不渝,執著追求,永不言棄,不留遺憾。人生亦如此,短暫而寶貴,應珍惜時光,追求夢想,不畏艱難,勇往直前。蟬之居高枝,餐風飲露,清心寡欲,乃人生之境界也。當世事紛擾,人心浮動,吾輩宜效蟬之清高,保持本心,不為外物所累。
賦蟬以寓意,愿吾輩人生如蟬鳴。當生命之樹凋零,回首往事,無悔于心,無愧于行。夫蟬者,非徒一昆蟲也,乃人生之導師也。愿諸君共勉之!
4.《牛賦》
牛,乃六畜之首,力大無窮。其形魁梧,皮毛厚實,眼神堅定,神態從容。耕田耙地,負重致遠,勤勞忠厚,深得世人贊譽。
春耕時節,牛蹄翻泥,耕耘播種,為豐收奠定基石。夏日炎炎,牛喘息吁吁,仍堅守崗位
無怨無悔。秋收之際,牛拉車運送,助力農民收獲喜悅。冬日嚴寒,牛蜷縮一角,默默承受寒冷與饑餓。
牛之精神,堅韌不拔,任勞任怨。其負重前行,不畏艱辛,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品質。牛之奉獻,無私付出,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牛亦有其悲哀之處。昔日耕牛地位崇高,受人尊敬;今朝機械化普及,牛之角色逐漸淡化。愿人們銘記牛之功績,勿忘初心,珍惜眼前美好時光。
牛啊牛,你是我心中永恒的傳奇!愿你的精神永存于世,激勵后人勇往直前。
5.《凡人賦》
天下之大,何其廣也;人間紛擾,何其多也。吾輩凡人,踽踽獨行其間,如沙礫之于瀚海,微不足道。然吾輩亦有其獨特之光輝,雖不耀眼,卻足以照亮前行之路。
觀古今之變幻,凡人如恒河沙數,匆匆過客。朝露暮靄,生死輪回,皆在其中。然吾輩亦能于塵世中尋得一絲慰藉,以詩酒自娛,以山水為伴。
曾聞先賢言:“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吾輩雖渺小,卻亦懷壯志。或登高望遠,抒發豪情;或臨水自照,感慨時光。雖不能與天地同壽,卻可于有限之生,追求無限之可能。
世間萬物,皆有其道。吾輩凡人,亦當遵循天道,行善積德。雖不能如圣賢般明理達道,卻可于日常生活中,修身齊家,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
嗟乎!吾輩凡人,雖渺小如塵埃,卻亦有其獨特之價值。愿吾輩皆能于塵世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天空,綻放出最絢爛的光彩。
6.《蘭亭新賦》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春意盎然之時,群賢畢至,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此地依舊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然歲月如梭,昔人已逝,今日之蘭亭,又添新韻。
是日也,陽光明媚,微風拂面。仰望蒼穹之廣袤,俯瞰萬物之繁多,游目騁懷,心曠神怡。一觴一詠,暢敘幽情,古今交融,感慨萬分。
夫人之相與,猶如云聚云散。或執手共度風雨,或揮手告別江湖。雖人生百態,心境各異,但皆有其美好瞬間。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當情隨事遷,感慨系之,亦能體會。
遙想當年,王羲之揮毫潑墨,蘭亭序成,千古流傳。今人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然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觀今日之蘭亭,雖人事已非,風景猶存。吾輩當繼往開來,傳承文化,弘揚精神。讓蘭亭之美,永載史冊,激勵后人。
夫天下之事,無常中有常。得失之際,感慨良多。然人生如夢,歲月如歌。吾輩當以豁達之心,面對世事變幻;以堅韌之志,追求人生理想。
嗟乎!蘭亭之美,永存于世。吾輩當以此為鑒,珍惜時光,把握當下,書寫人生新篇章。
7.《人生賦》
夫人生者,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春華秋實,夏繁冬往,四時更迭,歲月如梭。此皆人生之常態,不足為奇。
然人生之奇妙,亦在于其變幻莫測。或得意之時,如春花爛漫;或失意之際,如秋葉凋零。人生之起伏,猶如山川之高低,波瀾壯闊。正是這種變化無常,使得人生充滿了未知與驚喜。
夫人之相與,亦如人生之起伏。或結伴同行,共度風雨;或分道揚鑣,各自追求。雖人生路途坎坷,但總有那些溫暖的瞬間,讓我們忘卻疲憊,重燃希望。
遙想古人,或登高望遠,抒發豪情壯志;或臨水自照,感慨人生無常。古人云:“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此言雖簡,卻道出了人生之真諦。
然人生之意義,非在于長短,而在于如何度過。當以豁達之心,面對世事變幻;以堅韌之志,追求人生理想。無論得失成敗,皆能從中汲取經驗,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嗟乎!人生如夢,歲月如歌。吾輩當珍惜時光,把握當下,以積極之態度,面對人生之種種挑戰。愿吾輩皆能領悟之真諦,書寫出人生的精彩。
8.《親人賦》
親人,血脈相連,骨肉至親。他們是我們生命中最親密的伙伴,陪伴著我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共同譜寫著親情的華章。
親人之間,有著一種無法割舍的情感紐帶。他們彼此牽掛,相互關心,無論身處何方,都會為對方的幸福而感到欣慰。在親人的陪伴下,我們感受到無比的溫暖。
親人的形象,因人而異,卻都散發著獨特的光芒。他們或許平凡普通,但卻有著無盡的愛和關懷。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感受到了親人的付出和犧牲,從而更加珍惜彼此。
親人的性格,或許會有差異和摩擦,但正是這些差異讓我們更加了解對方,也讓親情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在相互扶持的生活中,我們學會了理解和包容,讓親情在磨合中愈發深厚。
親人的韻味,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它是一種感覺,一種心境,一種只有在親人身旁才能體會到的幸福和滿足。每當想起親人,我們的心中都會涌起一股暖流,感受到無限幸福。
親人啊親人,你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寶藏!愿我們能夠珍惜彼此的陪伴,共同創造屬于我們的幸福和美好!
[作者簡介] 池征遙,筆名水也,中管院終身研究員,作家網簽約作家,中國詩歌網藍V詩人,《臨池翰章》文刊總編,入編中國名人錄和世界華人專家名典。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