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站在草原的夜里
作者:王軍
歲月總在意想不到中,有種不期而遇的生活景象。是夜,我卻在難得的美妙里,身臨著草原的夜色,仰望在友情的身旁。
那是京城的蒙古大營里,那個公園的一角,那個草原一樣的圓頂,流蕩著蒙古包的琴聲。
我站在昏黃的路燈下,望著一個個氈房的情景,那不斷的歌唱,有著草原的馬鳴與鏘訇的鐵蹄聲。
作家網(wǎng)總編冰峰說:“這一塊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氈房的帷帳,每一個草原上的風土情調(diào),都滴淌著自己的汗水,都有著青春歲月的夢想。”難怪那塊紅暈的玉石上有著他的名字、他的詩歌。
“誰的心中沒有一片草原/誰的草原上沒有放飛的夢想/在高樓大廈的叢林里/泥土的芳香,已經(jīng)遠去/親人的目光,散落在遙遠的故鄉(xiāng)……”我瞅著它,眼睛一亮,那種芬芳,那個草原上雄鷹的翱翔,在靜靜的夜里有著史詩般的耀眼,在京城的路旁飄蕩著大青山的清香。
冰峰,這個出生在一望無垠的草地上,那個千里冰雪孕育而來的詩人。他的胸懷有著草原一樣的寬廣,他的詩情有著藍天一樣的奔放。他滋吮著大青山的厚實,聞著九曲黃河的花香。他在九原城里,哼著兒歌,趕著牛羊的肥壯,沐浴著敕勒川的光芒。
他帶著兒時的夢想,身懷著草原人民的希望。一頭扎進《人民文學》這個國家頂級的文學殿堂。從此,精美的作品有了草原雄鷹的翅膀。他在那里默默地穿梭在讀與編的情懷上,徜徉在優(yōu)美的行字間。他撥燈點蠟,他又披衣御寒。他總是那樣,不知疲憊地潛心在文學的故事里,篤志在新人成長的路上;他總是那樣,在編者的耕耘中,讓讀者耳目一新,讓文字奇異光彩。
魯迅說:“家鄉(xiāng)是人的心靈港灣,也是一個人永遠不變的歸宿。無論走到哪里,家鄉(xiāng)始終是我們內(nèi)心的依托。”我想,無論富貴或貧窶,任何人都有著故鄉(xiāng)的情結(jié),故土的成長,都有一種家鄉(xiāng)山水難以離棄的情懷。以至于冰峰在他的詩中寫道:“我倦了累了/情感已被城市的風吹干/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我終于找到一片森林,一塊草地/一個灑滿月光的故鄉(xiāng)……”
那是詩人最動人的情深之處,在東四環(huán)那個輔路邊上,那個蒙古包里,能聞見他年少撲噠的艱辛汗水和萬馬奔騰的嘶鳴在夜空中回蕩。
那是他心靈的一處寄托的種子,像蒲公英一樣,落在哪里,就在哪里開花結(jié)果;吹到哪里,哪里就放飛著故鄉(xiāng)的情絲和心結(jié)……
是夜,我站在那里,望著那一行行發(fā)光的字跡泛起的心潮,那金碗銀碗舉起的歌舞。那是草原啊,讓人情不自禁地依偎在這個不眠的夜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