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岳覓蹤(連載之一)
作者:張雙鎖
關山古稱昆侖山、關隥和小隴山。它從寧夏固原,經甘肅的平涼、天水,到陜西寶雞,全長100公里。其間有六盤山、米缸山、桃木山、五臺山四峰并峙,有頡河、涇河、汭河、千河四水并出。《山海經》稱六盤山為女床山、米缸山為高山、桃木山為龍首山、五臺山為吳山,此即太古四岳①。
《尚書孔傳?周官》曰:“王乃時巡,考制度于四岳?!薄赌绿熳觽鳌芬云鹁幼⒌姆绞?,完整地記載了穆天子先后兩次考制于四岳的情景。作為關山的子民,熟悉關山的路徑。在此,筆者就引領大家重走穆天子當年北巡之路吧!
從穆王十二年(前965年)九月到十三年(前964年)十月,穆天子第一次考制于四岳,歷時一年之久。
五臺山與雞頭山
原文之一:“飲天子于蠲山之上?!?/strong>此為錯簡,當移在原文第二十四之后。古稱汭水之源所在地、桃木山東南麓的甘肅華亭馬峽為弦中谷。蠲與弦通假,故而蠲山當為甘肅莊浪桃木山。原文意為穆天子在蠲山之上宴飲。
原文之二:“戊寅,天子北征,乃絕漳水?!?/strong>北征,為北巡而不是北伐。漳水即姜水,今稱雍水河,在陜西鳳翔。原文意為穆王十二年十月三日戊寅,穆天子從都城鎬京(今西安)出發,往北巡狩,渡過漳水。
原文之三:“庚辰,至于[吳國],觴天子于磐石之上。天子乃奏廣樂?!?/strong>吳國,在吳岳(今甘肅華亭五臺山)之東,為古公亶父長子吳太伯封地。原文意為十月五日庚辰,穆天子到達吳國,其國之君在磐石上宴請穆天子。于是,穆天子令隨行樂隊演奏盛大的樂曲。
原文之四:“載立不舍,至于钘山之下。”钘山,以汧水(今千河)之源為標志,指甘肅華亭五臺山。黃帝時稱吳山,唐堯時稱岳山,殷代稱虞山,西周稱吳岳?!渡胶=洝贩Q吳山,《尚書》稱汧山、岍山。其山腳下有蓮花山,黃帝時所建武畤,秦靈公所建上畤、下畤,均在其山。原文意為穆天子在車上晝夜兼行,并沒有停下來住宿過,就直達钘山腳下。
原文之五:“癸未,雨雪,天子獵于钘山之西阿。于是得絕钘山之隊,北巡虖沱之陽。”钘山之隊,為甘肅華亭麻庵河谷。虖沱為滹沱河,古稱瀍水、芮水、弦中谷水,《山海經》稱苕水,今稱汭河,為西周芮國所在地。《詩經》“虞、芮質其成,文王厥其生”,便指甘肅華亭境內的虞國和芮國。西周弦蒲藪,由弦中谷之水(今汭河)和蒲谷鄉之水(今千河)積聚而成,是與具區(今太湖)、云夢澤等湖泊齊名的“九州之澤”。到西漢時縮小,為西漢王朝在西北的六個牧馬苑之一,稱之為呼池苑、滹沱苑。西漢時曾在此置鹵縣,東漢時改為安民縣。原文意為十月八日癸未,天上飄灑著雪花,穆天子在钘山的西山坡狩獵。然后,他從那里穿過其山之下的蒲谷鄉(今麻庵)河谷,接著又沿著滹沱河北岸向北行進。
原文之六:“乙酉,天子北升于[雞頭山]。”西周時與芮國毗鄰的有個奚國,奚與鷄通假,故而其國治地當在雞頭山,為涇水之源所在地。據《史記》記載,黃帝、秦始皇曾登臨其山。甲骨文《小城墻刻辭》曰:“奚女百六十,內人五百七十?!鞭杉崔蓢瑑燃窜菄?。由此可見,其國與芮國接壤,而且還是個女兒國。原文意為十月十日乙酉,穆天子向北登上雞頭山。
注釋:①詳見筆者《太古四岳》一文,載于2022年5月2日《蘭州晚報》。
(共有17集,現已完成,分期發送)
作者簡介:張雙鎖(1958——),男,漢族,甘肅莊浪人,大學文化,莊浪商務局退休干部。現為莊浪政協文史研究員。作品散見于《甘肅文史》《甘肅政協》《科學?經濟?社會》等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