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岳覓蹤(連載之三)
作者:張雙鎖
弦蒲藪、頡河和汭河
原文之十二:“癸酉,天子舍于漆澤,乃西釣于河,以觀[于]智之[境]。”漆與滲通假,漆澤即滲澤,為甘肅華亭弦蒲藪。智的本字為知,故而所釣之河當為頡河,所觀之境當為禺知國之境,其地在甘肅崆峒和寧夏涇源接壤處。原文意為十一月二十八日癸酉,穆天子住在滲澤,又西行在頡河釣魚,并巡視了禺知國境內的情況。
原文之十三:“甲辰,天子獵于滲澤,于是得白狐玄貈焉,以祭于河宗。”貈即貉。河宗,為水神馮夷。據《竹書紀年》記載,為舜代帝芬麾下的部落首領,封地在甘肅華亭馬峽之南。原文意為十二月二十九日甲辰,穆天子到滲澤狩獵,在那里捕獲了白狐黑貉,又以此來祭祀水神馮夷。
原文之十四:“丙午,天子飲于河水之阿。天子屬六師之人于?邦之南,滲澤之上。”此河當為芮水(今汭河),為滲澤(弦蒲藪)水源之一。?,西周方國,在甘肅華亭馬峽之南。原文意為正月一日丙午,穆天子在汭河之灣宴飲,并令他的隨行部隊在?國之南、滲澤岸邊集合。
作者簡介:張雙鎖(1958——),男,漢族,甘肅莊浪人,大學文化,莊浪商務局退休干部。現為莊浪政協文史研究員。作品散見于《甘肅文史》《甘肅政協》《科學?經濟?社會》等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