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岳覓蹤(連載之四)
作者:張雙鎖
陽紆山、燕然山和胭脂河
原文之十五:“戊寅,天子西征。鶩行,至于陽紆之山。河伯無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勞用束帛加璧。先白[圭],天子使祭父受之。”陽紆山,在甘肅華亭馬峽之南。燕然山,在崆峒山后峽。無夷即馮夷,為?柏絮、伯夭的先祖。原文意為二月四日戊寅,穆天子向西巡狩。其車駕奔馳前行,到達了陽紆山。這里曾經是河伯馮夷建都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河宗氏的國都。在此之前,河宗氏國君伯夭曾前往燕然山迎接穆天子,用五匹帛和玉璧慰勞。先奉上白圭作為覲見之禮,穆天子令祭父收下了這些禮物。
原文之十六:“癸丑,天子大朝于燕[然]之山、河水之阿。乃命井利、梁固聿將六師。”河水,為胭脂河。聿,語氣助詞,無實義。原文意為三月九日癸丑,穆天子在燕然山下、胭脂河之灣舉行大朝會。令井利、梁固兩位大臣統帥六師。
原文之十七:“天子命吉日戊午。天子大服:冕袆、帗帶、搢曶、夾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原文意為穆天子選定吉日為三月十四日戊午。這一天,穆天子穿戴莊重:頭戴王冠,身穿袆衣,腰系蔽膝帗服和紳帶,紳帶上插著笏板,左右兩邊掛著玉佩,雙手捧著玉璧,面朝南對著胭脂河,站在河神馮夷木柱之下。
原文之十八:“曾祝佐之,官人陳牲,全五[牲]具。”原文意為太祝主持祭祀,官吏陳列祭品,有色純體全的牛、馬、豬、羊、犬五牲。
原文之十九:“天子授河宗璧。河宗伯夭受璧,西向沉璧于河,再拜稽首。祝沉牛、馬、豕、羊。”原文意為穆天子將玉璧交給河宗伯夭。河宗伯夭接受玉璧后,面向西將玉璧沉入胭脂河,又叩頭至地,拜了再拜。太祝又將牛、馬、豬、羊沉入胭脂河。
作者簡介:張雙鎖(1958——),男,漢族,甘肅莊浪人,大學文化,莊浪商務局退休干部。現為莊浪政協文史研究員。作品散見于《甘肅文史》《甘肅政協》《科學?經濟?社會》等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