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和賈平凹的一段文字緣
作者:羅里寧
中國文壇上,孫犁和賈平凹有過一段令人羨慕的文字緣,很值得一說。
孫犁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賈平凹則是陜西文學的一個重要的代表,他們原本并不認識,孫犁在那兒讀到賈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樹》后,給予高度的評價,賈平凹因此更為廣大讀者所關注。
以后賈平凹在文壇上,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越來越有名氣,孫犁也時不時地給予他一些關注,對他的為文和為人給予正面的評價,說他“是一位誠篤的人,是一位勤勤懇懇的人。他的產量很高,簡直使我驚異”。上個世紀九〇年代,賈平凹創辦一本叫《美文》的雜志,孫犁給他寫信給予了鼓勵,對美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賈平凹對孫犁似乎也很有感情,還去拜訪過他,孫犁也成為他唯一拜訪過的一位前輩作家。
賈平凹寫過五篇文章來談論孫犁:《一匹駱駝》和《我見到的孫犁》,講述他拜訪的經過。《一匹駱駝》重在拜訪的過程和拜訪的心境;《我見到的孫犁》,則對孫犁的住所,有了一些細節上的描寫,也透露出一點他對孫犁的感情:“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到天津去領一個文學獎,出版社的人領我去見孫犁。天津我至今就去那一次,孫犁也是我唯一登門拜訪的作家。孫犁的家是個大房子,沒有隔間,幾個書架子也不高,后邊有張床,前面有張桌子,他就坐在藤椅上。……那時候,文壇有著孫犁的許多傳言,這些傳言都是有關他的性情的,見過他,倒覺得他對我愛護有加,但我也仍是怕他,就像我父親直到去世前我還一直怕他。”在《孫犁論》里,他說“讀孫犁的文章,如讀《石門銘》的書帖,其一筆一畫,令人舒服,也能想見到書家書時的自在,是沒有任何病疾的自在。……而世上最難得的就是清正。孫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場,也不往熱鬧地去,卻沒有仙風道骨氣,還是一個儒,一個大儒。……他是什么都能寫,寫出來的又都是文學。……孫犁雖然未大紅大紫過,作品卻始終被人學習且活到老,寫到老,筆力未曾絲毫減弱,可見他創作的能量多大!”在《孫犁的意義》里,他說“孫犁敢把一生中寫過的所有文字都收入書中,這是別人所不能的。……如果還有人再寫現當代文學史,我相信,孫犁這個名字是燦爛的,神當歸其位。”在《高山仰止》里,他說“孫犁這個名字是不朽的,他留下的豐厚遺產將永存于中國現當代文學之庫。”——這五篇文章,無不流露出賈平凹對孫犁的崇敬之情,也未嘗不是賈平凹為孫犁所作出的最客觀的評價。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