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城晚秋
作者/池征遙
春季,是人生最燦爛的季節,為一生留下了美好回憶。
夏季,是人生拼搏創造輝煌之時。
秋季,是人生收獲得失成敗之時。
冬季,既是人生冬眠期又是希望的孕期。
人生有四季,既有安逸享受就有生老病死,誰也無法逃脫自然法則。
寫此小文正值晚秋,我所居住的銘城小區更美了,讓我們一同去感悟品賞體會秋天的景色。
赤橙黃綠青藍紫,是秋的色彩。走在銘城小區,就會沉浸在這七色美景中。這是晚秋時節,看見一花一草一樹的變化,都會產生遐想,為之動情,思緒萬千。
人生如同一絲游云,一片落葉。云與天宇的相棲是短暫的,葉與樹相依是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時,才有了特殊的音韻。春華秋實,帶來無盡的喜悅。
果實成熟了,在枝杈間露出了迷人的色澤。但是那美麗的瞬間十分短暫,隨著葉片的墜落,它告別母體的時刻已然來臨。那是一種深情的別離,又飽含幾多期許。
無論是醉紅了臉的高粱,還是白了頭冠的蘆葦,它們從萌芽到吐穗,都會經歷春夏季的風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極致,方到收獲之時。
樹若有知,是感傷的。果實如若有情,也是戀樹的。大自然賜予它們不同的季節,年年歲歲花開花落,歲歲年年收獲夢想。
自然界的別離,無論是游云告別天空,還是果實墜離母樹,在感傷的別離中,都蘊藏著再一次聚會的希望。就像只有播種才有收獲,種下的是理想,收獲的是希望之果。
秋,收獲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春一樣可愛,同夏一樣熱情,同冬一樣迷人。秋天的美是成熟的美,它不像春那么羞澀,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內向。
春天,萬紫千紅,花香四溢,醉人;夏天,烈日炎炎,似火,它催五谷成長,叫人奮進;秋天,樹葉飄落,碩果累累,人人分享豐收的喜悅;冬天,嚴寒,卻孕育著春天的到來。人生也有四季,有過幸福美滿,有過坎坷艱辛。
自然界的生命循環,就如一首童謠所描述:“長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隨風滿天飄;可愛鮮紅大蜜桃,為它送情把核拋?!辈葑驯伙L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們拋向新的地域,它們在秋天雖然死了形體與靈肉,但到來年春時,那桃核又從大地上萌發出樹苗。各種草木歷經枯黃以后,再一次輪回生長,萌芽、拔節、開花,果實便在來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頭。因而那落葉與落果書寫的秋韻,就是一首生生不息,長相思,永不離的戀歌?! ?/p>
我還是要從秋天說起。人類與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平是傾斜的。母親從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著兒女們快快長大,期望著男兒成為挺拔偉岸的山,女兒成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豈不知兒女們長大一天,她們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兒女們像燕子出巢,飛向天南地北的時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們的發鬢。今天的兒女們就是明天的為人父母,不辭辛勞,樂此不疲,循環往復。
秋之過后,再往前走就是又一個寂寞的冬季,這是自然現象,是人類無法改變的規律。冬天白雪覆蓋著荒原,如同是一張無限大的冰床,草木靜靜地休眠在那銀色的夢幻里,咀嚼著往昔春夏秋日的歡樂,期盼春的來臨。它們知道聳立在它們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幾次的美麗輪回,就是生者為悼念死者而樹起的墓碑。
秋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最美的景色,你要用心去調色。要想花兒開得美麗,就要用汗水去灌溉。每一步行走就是一個個音符,碩果滿枝就是一首首生命贊歌。
有詩曰,"寧可抱春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我不敢茍同,常曰,“夕陽無限好還未到黃昏",未到黃昏或已近黃昏時只是距離感而已,都是美的呈現,哪怕是一瞬間。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寫在秋天,但其中的每個音符旋律,都充滿了秋色的悲涼。人生如夢,如流螢般短促,但不能無志向?!?/p>
昔曹孟德當年在江濤滾滾的赤壁橫槊賦詩,抒發“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之豪情,蕩我胸懷。
吾日暮西山,閑居于銘城,與妻相伴,每每穿越樹影,見物情生。時至晚秋,眺望窗外,在秋色迷離中遙見枝頭紅衰翠減,對鏡又視發鬢添霜,便有感而發。
秋天就要走了,留給我的是眷念。因為秋天是浪漫美麗的,多彩的秋色如童話世界,在這個季節里,任人暢想詩和遠方。
我既然逃不出這四季輪回 ,那就選擇迷失在秋天里。我不會因秋天的你將離去而傷感。且行且珍惜。下一個輪回,我在春天等你。
[作者簡介] 池征遙,筆名水也,中管院終身研究員,作家網簽約作家,中國詩歌網藍V詩人,《臨池翰章》文刊總編,入編中國名人錄和世界華人專家名典。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