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
作者:曾文
又到周末,又可以與家人一起吃頓飯了。心倍喜。
陪讀這一年來,往周末,因時間充足,我都是買菜回出租房,自己煮。“老手”,加上熟練工,不一會兒,三菜一湯,三人圍座。撲鼻的芳香與靚麗的色澤纏繞在一起,藏匿在熱氣里,濃濃的,縷縷升騰,彌了整個屋子……彼此無言,卻面帶笑,心歡喜。
今天家長會后,與幾位家長又交流了孩子成長的問題。離開學校時,公路上已經燈火輝煌了……
回到家,于是決定瀟灑吃一回……
兒子說,好久沒吃火鍋了,美女沒意見,我當然也沒得意見了。
選了一家“人丁興旺”的火鍋店。
服務員是一小姑娘,眉清目秀,挺熱情,微笑著領我們進去,尋了一個靠窗,相對安靜的地方。
待我們坐好,
"鴛鴦?紅湯?"服務員很是客氣地詢問。
"紅湯。"我望著兒子說,兒子喜歡辣。
"微辣。"兒子對著服務員說,然后,望了望我家美女。
服務員微微一笑。
"麻煩你介紹一下你們的特色菜。"我對著服務員說。去外面吃飯,我一般都懶得看菜單。
服務員指著菜單一一介紹特色菜。
"水晶毛肚,鮮鮮鴨腸,大刀腰片,……"每一種熟悉的菜都冠上了一個別樣的名字,給人感覺是,突然之間,仿佛從路邊小菜館來到堂皇的大酒店。讓我想起了春晚趙麗蓉老師的小品:"宮廷"白蘿卜……
沒花什么功夫,感覺也沒點幾個菜。小姑娘就提醒:"吃了再點嘛。"
火很旺,沒一會就開了。
燙腸無數,吃肚若干……依然不知道,鴨腸需要在沸水里淹多久,毛肚需要在紅湯里幾起幾落,腰片需要在滾水里游幾圈……每次都擔心沒熟透,吃了會腸胃不好。于是,總感覺不到別人嘴里鴨腸、毛肚的脆,腰片的嫩。每次吃到嘴里的鴨腸和毛肚都如同嚼皮筋,甚至有一回,感覺腸頭都到胃里了,腸尾還在嘴里溜達。
"小姑娘,鴨腸要燙多久?"
……
"小姑娘,毛肚要燙多久?"
……
"小姑娘,腰片要燙多久?"
"大概一分鐘吧。"小姑娘瞪大一對眼睛,驚奇地看著我。
也許,她在奇怪:啥子人哦,一把年紀,還不曉得怎么燙火鍋邁。也許,她沒想到會有人問這個問題,亦或,她也不清楚答案……于是,只是給了我一個模糊的答案。看她不確定的樣子,我也不想為難她,況且,即便她說了,我也不太愿意相信她的話。
開干。
第一根,經驗之下,鴨腸依然沒有脆的感覺,胡亂嚼幾下,牙還行,囫圇吞了下去。
第二根,按聽說的,七上八下法,也許是每一次的上或者是每一次的下,時間沒把握好,依然如故。
第三根,加快了上下的速度,"八上"起水時,最下端卷起的腸,還在空中翻彈了一下,幾滴滾燙的油水還沒來得及回到大家庭里,濺到桌面上,向四周留下了幾條射痕。
我趕緊將鴨腸摁到油碟里,攪幾攪,調料立即就包裹滿了鴨腸。我伸長脖子,張開嘴,迎著筷子頭,一口咬下去,"喳……"居然,我感到了脆,再咬,"碴……"果然!我得好好感受一下,"碴……碴……碴……"如同美妙的音樂在耳邊回響。
"嗯……嗯……嗯……"我趕緊把這經驗分享給美女和兒子,美女斜了一眼,無動于衷。兒子仿佛受了感染,夾起一根鴨腸,按我說的方法:摁下去,提起來,摁下去,提起來……
咬!
"如何?"我盯著兒子,急忙問,就像在課堂上教了一個知識點給學生后,馬上就想像著所有學生都能在做題時嘗到甜頭。
"嚼不動,沒熟吧?"兒子邊說,邊將筷子遠離嘴,筷子上纏著的鴨腸順著一塊出來了。"看嘛,根本就沒熟!吃不了。"
"哦!?沒熟,當然吃不了。"
扔了吧,不可能再放回鍋里煮吧?……
突然,想起小時候大人蒸包子,騰騰蒸汽鉆過蓋子縫,將包子的香毫無保留地送到我們的鼻子里,讓饑腸轆轆的我們情不自禁地將口水吞了又吞,雙眼祈求地望著大人,眼里全是渴望。然而,大人根本不為所動,只是淡淡地說:還有5分鐘……還有3分鐘……還有1分鐘……沒到時間,就沒有熟,沒有熟,就決不能揭開,決不能吃。
現在想來,包子如此,鴨腸如此,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后來,我提醒兒子:菜,還是得燙熟了,再吃。
兒子沒有反駁,津津有味地燙吃自己喜歡的……
重慶市渝北區 曾文。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